湖北师范学院2010年专升本《动物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师范学院2010年“专升本”招生考试
《动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海胆的内骨骼由下列哪种结构分泌而成?()
A.外胚层与内胚层
B.中胶层
C. 外胚层
D.中胚层
2.能形成赤潮的原生动物是()
A.草履虫
B.绿眼虫
C.痢疾内变形虫
D.腰鞭毛虫
3.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
A.与生殖有关
B.营养与代谢
C.纵二分裂D横二分裂
4.通过河蚌的心脏做一横切面,可见心脏周围有一腔,此腔为()
A.肠腔
B.初生体腔
C.次生体腔
D.混合体腔
5.蚯蚓常须保持体表湿润,以利于()
A.运动
B.摄食
C.排泄
D.呼吸
6.经皮肤感染人体的寄生虫是()
A.日本血吸虫
B. 华支睾吸虫
C.姜片虫
D.肺吸虫
7.苍蝇能形成物象的视觉器官是()
A.单眼
B.集合眼
C.复眼
D. 单眼和集合眼
8.甲壳纲区别于节肢动物其他各纲的某一特征是()
A.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B.用腮呼吸
C.全部水生
D.有两对触角
9.水管系统这一特殊的结构存在于()
A.棘皮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海绵动物
10.无齿河蚌的肾口开口于()
A.围心腔
B.身体腹面
C.内鳃瓣的鳃上腔
D.口附近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上皮组织的特点是,。

2.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形成中胚层的方法依次是,和。

3.腔肠动物中,内外胚层均具有刺细胞的类群是,。

4.雌雄线虫的生殖系统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前者一般为型,后者一般为型。

5.现存的圆口纲动物约70多种,分属目和目。

6.现存的两栖动物的体型大致可分为、、和。

7.蛙蟾类在产卵前常有现象。

8.犀牛角为的特化产物。

9.龟甲是由表皮形成的与真皮来源的共同愈合而成的。

10.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洄游
2.卵胎生
3.吞咽式呼吸
4.新脑皮
5.开放式骨盆
6.真体腔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
后打“√”,错误的打“×”)
1.节肢动物的混合体腔,又称为血体腔。

()2.昆虫的血液主要是运送氧气和养分。

()3.节肢动物具有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平滑肌。

()4.田螺为卵胎生,属腹足纲。

()
5.鲍是一种闻名的海产鱼,味极鲜美。

()6.所有的软体动物的循环均属开放式循环。

()7.鱼类和两栖类的皮肤都富有腺体。

()8.绝大多数鱼类的鼻孔与口腔相通。

()9.爬行动物营体内受精,雄性均有交配器。

()10.鸟类的枕骨大孔在背面。

()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羽衣(羽毛)的主要功能。

2.简述鱼类出现上下颌的意义。

3.中国动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六、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呼吸系统的演变。

2.爬行类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主要成功地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湖北师范学院2010年“专升本”招生考试
《动物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D 3.B 4.C 5.D 6.A 7.C 8.D 9.A 10.A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具有极性
2.端细胞法;体腔囊法
3.钵水母纲;珊瑚纲
4.双管;单管
5.七腮鳗;盲鳗
6.引螈型;鲵螈型;蛙蟾型
7.抱对
8.毛
9.角质盾;骨板
10.脊索;咽腮裂;背神经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洄游:指有些鱼类在一定的时期,依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向一定的繁殖场、越冬场或肥育场做周期性的迁游,如大、小黄鱼等。

2.卵胎生:某些鱼类和爬行类,受精卵留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发育,直至胚胎完成发育成为幼体时才产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

3.吞咽式呼吸: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造成空气吸入和呼出肺的动力来完成呼吸,这种方式称为吞咽式呼吸。

4.新脑皮:大脑表层的锥体细胞聚集成神经细胞层。

5.开放式骨盆:鸟类的腰带与综荐骨愈合形成骨盆,而左、右耻骨在腹中线处未愈合,构成开放式骨盆,与产带硬壳的大型卵有关。

6.真体腔:中胚层之间形成的体腔成为真体腔。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羽衣(羽毛)的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
(1)保持体温,形成隔热层;
(2)构成飞翔器官的一部分(飞羽及尾羽);
(3)使外廓更易成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4)保护皮肤不受损伤;
(5)羽色可成为一些鸟类的保护色。

2.简述鱼类出现上下颌的意义。

答案要点:
(1)变被动摄食为主动摄食,增加获得食物的机会;
(2)通过颌上下牙齿的撕割和研磨,使原来不能利用的食物变为可利用的食物;(3)有利于进攻和防御;
(4)有利于营巢、钻洞、求偶、育雏等活动;
(5)带动了动物身体结构和功能的相应改变,如动物的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得到相应发展。

因此,颌的出现带动了动物体制结构的全面提高。

3.中国动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一般特点是动物种类丰富,特有属、种多,区系起源古老,家养及野生亲缘的种类资源丰富,生态系统丰富多彩。

六、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呼吸系统的演变。

答案要点:
(1)水生脊椎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位于咽部的两侧,软骨鱼在两个相邻的鳃裂中间有发达的鳃间隔,由鳃弧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鳃裂外露。

在硬骨鱼类,鳃区有鳃盖保护,呼吸作用主要由鳃盖的启闭来完成;
(2)低等的两栖类和蝌蚪也用鳃呼吸;
(3)爬行类肺的内面积由于有很多隔层而大为增加,并开始出现了支气管和胸廓;(4)鸟类的肺非常致密,除内腔隔膜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之外,还形成了特殊的支气管网。

同时,肺还与发达的气囊系统连通,能进行特殊的“双重呼吸”;
(5)哺乳动物的肺结构最为复杂,与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等组成标准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

2.爬行类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主要成功地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答案要点:
(1)爬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具有陆上繁殖的能力;
(2)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外被角质鳞片,皮肤干燥缺乏腺体,有效地防止了体内水分的蒸发;
(3)肺的结构比两栖类复杂,胸廓的出现使肺呼吸机能加强;
(4)四肢较两栖类强健,指(趾)端具爪,适于陆上爬行,后肢通过腰带与2枚荐椎相连,构成牢固支架,有利于承受体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