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66474_浅谈布鲁氏菌病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医药健闻
浅谈布鲁氏菌病的护理
刘英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濮阳 457000)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布鲁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可分为六种,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是牛种、猪种和羊种。

其中,羊种布鲁菌流行最广泛,导致的临床症状最严重。

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其症状因不同病程一般呈多器官病变,或局限某一局部,如局部出现脓肿。

临床分型为亚急性及急性期、慢性期感染,不同时期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多呈慢性发病,主要症状为不规则发热、多汗、明显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

布鲁氏菌病潜伏期大概为1~3周,平均2周,最短仅有3天,最长可达一年。

潜伏期一般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进入到临床期才会出现发热症状,而且体温会不断上升,可能高达39℃以上,伴有四肢乏力、寒战、精神萎靡、头晕头痛。

绝大多数布鲁菌病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彻底痊愈,极少数病例会死亡,致死主要是心内膜炎以及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少部分病例痊愈后可留有后遗症,包括骨和关节的器质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布鲁氏菌病的传播方式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杆菌造成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传播渠道有多种,最后会在淋巴管里进行传播、繁殖,随着血液以及淋巴的循环影响到组织器官。

消化系统是布鲁氏菌病的关键传染途径,次之是受损的皮肤、黏膜和生殖系统。

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猪、牛、羊,人与人之间传播病例非常罕见,兽医及畜牧养殖人员是高危职业人
群。

布鲁氏菌病主要包括羊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

其中,羊布鲁氏菌致病性最强。

牧民、有关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屠宰场工作人员可通过吸入含有大量布鲁氏菌的气溶胶而感染布病。

许多患者都是由于去草原、农村等地区与患有布病的动物接触,还包括动物皮毛、粪便和遗骸等。

另外,食用了被布鲁氏菌感染动物制作的食品,如未经消毒的奶制品、未充分烹煮的肉类都有一定概率感染上布病。

布鲁氏菌病的危害
布鲁氏菌病会侵害全身多系统,表现为器官性损害,如骨骼肌肉是最常见的损害部位,表现为大关节损害、关节肿痛、肌腱痉挛等。

神经系统受累会出现周围神经炎、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等。

累及到消化系统,个别急性期患者因肝脏损害比较重,出现尿黄、巩膜黄染、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

累及泌尿生殖系统会出现炎症,男性具体表现为睾
丸炎或附睾炎;女性为卵巢炎、输卵管炎或子宫内
膜炎,非常容易造成不孕症或小产。

急性布鲁氏菌
医药健闻
病没有得到有效及时治疗会迁延成慢性,造成靶器官功能损害,出现长期发热等症状。

大部分布鲁氏菌病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因为特殊职业及不良习惯仍然会有复发,需加强预防才能避免感染。

布鲁氏菌病的治疗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首选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多休息,积极补充营养,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临床主要采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多西环素、利福平,或者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都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

布鲁氏菌病急性期主张积极、规范、足疗程治疗,以免疾病慢性化及出现并发症。

布鲁氏菌病的护理
布鲁氏菌病除了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还要做好隔离措施,加强日常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布鲁氏菌病的护理需要个人和医护人员的有效配合,包括保障休息时间、合理饮食、及时擦汗避免风吹、采取正确的降温方法等。

健康教育
患者如缺乏对布鲁氏菌病的了解往往不重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还可能面临反复发作的问题。

实施健康教育全面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结合该病的发病原因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让患者正确认识到本病的危害并引起重视。

患者对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后,可以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治愈后,随着患者疾病预防意识的增强,在日常生活中会更注意避免受到感染从而减少复发。

心理护理
布鲁氏菌病患者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除了要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还要重视其心理状况。

医护人员和家人应多安慰、鼓励患者,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帮助患者增强治疗信心,勇敢面对疾病。

饮食护理
一般布鲁氏菌病患者体质较差,免疫力也很弱,容易造成继发性的严重并发症。

除了积极应对并发症,布鲁氏菌病患者应加强营养,提供大量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摄入足够多的水分及电解质。

饮食应选择清淡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补充消耗的水分;宜吃具有清热、生津、养阴作用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瓜果;忌吃黏糯滋腻、难以消化及油煎熏烤炒炸的食物。

身体护理
布鲁氏菌病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要下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

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衣裤一次,出汗要及时擦干避免风吹。

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中毒症状重、睾丸肿痛者可用皮质激素;关节痛严重者可用硫酸镁滞敷;头痛失眠者用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

布鲁氏菌病具有传染性,治疗期间需要做好隔离直到痊愈之后才能够撤离。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后应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全面杀菌消毒,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

日常预防
布鲁氏菌病患者治愈后应远离传染源,尽量减少接触致病菌防止再次发生感染。

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应加强个人防护,防止病畜或排泄物污染水源。

对牧场、乳厂和屠宰场的牲畜定期卫生检查,对病畜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禁食病畜肉及乳品。

提高传染源管理质量,从业人员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进行布氏杆菌疫苗接种。

布鲁氏菌病患者要加强自我护理,治愈后仍不能松懈。

尽量避免去牲畜比较多的地方,个人的生活物品要消毒,减少直接接触活的动物。

烹饪肉类一定要熟透以彻底杀灭细菌,防止再次感染的风险。

平时还应加强运动,提高对疾病的防御力。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