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跟踪检测1-2024-2025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跟踪检测(一) 物质的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襄阳模拟)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现有CO 2、O 3两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 O ,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 .44 g CO 2和22.4 L CO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
C .1 mol Na 2SO 4熔融时电离产生的离子数为3N A
D .若CO 和C 2H 4(气体)的体积相同、密度相等,则CO 和C 2H 4的原子数之比为1∶3
解析:现有CO 2、O 3两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 O ,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 mol 、13 mol ,物质
的量之比为3∶2,故A 正确;44 g CO 2为1 mol ,但22.4 L CO 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因此含
有的碳原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 错误;1 mol Na 2SO 4熔融时电离产生2 mol Na +、1 mol SO 2-4,离子数为3N A ,故C
正确;若CO 和C 2H 4(气体)的体积相同、密度相等,则二者的质量相同,由于二者的摩尔质量相同,因此物质的量相同,CO 和C 2H 4的原子数之比为2∶6=1∶3,故D 正确。

答案:B
2.(2023河南名校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0.2 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 L
②若1 mol 气体的体积为22.4 L ,则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1 L HCl 和1 L H 2O 的物质的量相同
④标准状况下,1 g H 2和14 g N 2的体积相同
⑤28 g CO 的体积为22.4 L
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⑥⑦⑧
C .⑤⑥⑦⑧
D .④⑦⑧
解析:①标准状况下,0.2 mol 任何气体物质的体积均为4.48 L ,但所有物质并不都是气体,故错误;②若1 mol 气体的体积为22.4 L ,由于温度、压强影响气体摩尔体积,则它可能处于标准状况下,故错误;③标准状况下,HCl
为气体,而H 2O 不是气体,二者体积相等,它们物质的量不相等,故错误;
④1 g H 2物质的量为 1 g 2 g·mol -1=0.5 mol ,14 g N 2的物质的量为14 g 28 g·mol -1=0.5 mol ,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标准状况下,二者体积相等,故正确;⑤28 g CO 为
1 mol ,但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CO 的体积不一定为22.4 L ,故错误;⑥标准状况下,两种物质不一定都是气体,它们物质的量相等,占有的体积不一定相等,故错误;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气体物质
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故正确;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也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即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故正确。

答案:D
3.(2023重庆西北狼教育质检)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12C 18O 和14N 2两种气体。

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
B .分子数和质量都不相等
C .分子数和质量都相等
D .原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所以12C 18O 和14N 2分子数和原子数均相同,每个12C 18O 和14N 2分子中都含14个质子,所以质子数相同;但每个12C 18O 和14N 2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16、14, 故中子数不相等,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质量不同,A 正确。

答案:A
4.(2023辽宁模拟)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60 g SiO 2中含有Si—O 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N A
B .常温下,16.8 g 铁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9N A
C .叠氮化铵(NH 4N 3)可发生爆炸反应:NH 4N 3===2N 2↑+2H 2↑,则每收集标准状况下89.6 L 气体转移电子数为4N A
D .1 L 0.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中H 2CO 3、HCO -3、CO 2-3的粒子总数为0.1N A
解析:1 mol SiO 2中含有4 mol Si—O 极性共价键,60 g SiO 2物质的量为1 mol ,常温下,60 g SiO 2中含有Si—O 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N A ,故A 正确;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钝化,不能继续发生反应,故B 错误;叠氮化铵(NH 4N 3)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生成氢气后化合价变为0价,故生成2 mol H 2时电子转移为4 mol ,则每收集标准状况下89.6 L 气体,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 ,故C 正确;根据物料守恒知,1 L 0.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中H 2CO 3、
HCO -3、CO 2-3的粒子总数为0.1N A ,故D 正确。

答案:B
5.(2023汕头模拟)白磷易自燃,国际上明令禁止使用白磷弹,工业上可用来生产磷酸。

白磷制备反应为2Ca 3(PO 4)2
+6SiO 2+10C=============1 373~1 713 K
6CaSiO 3+P 4+10CO ↑。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62 g P 4()中含P—P 键数目为2N A
B .30 g SiO 2中分子数目为0.5N A
C .1 mol·L -1 Ca 3(PO 4)2溶液中含有PO 3-4数目为2N A
D .上述反应每生成1 mol CO 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解析:62 g P 4物质的量为n =m M =62 g 124 g·mol -1=0.5 mol ,含P—P 键数目为0.5 mol ×6×N A mol -1=3N A ,故A
错误;二氧化硅为共价晶体,不含分子,故B 错误;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磷酸根离子数目,故C 错误;依据2Ca 3(PO 4)2
+6SiO 2+10C============1 373~1 713 K 6CaSiO 3+P 4+10CO ↑,可得10CO ~20e -,每生成1 mol CO 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
故D 正确。

答案:D
6.(2023重庆质检)溶质均为0.1 mol 的H m X 、H n Y 两种酸,H m X 与足量铝反应生成H 2体积为V 1 L(标准状况,下同);H n Y 与足量锌反应生成H 2体积为V 2 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 m X 和H n Y 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V 1V 2
B .H m X 和H n Y 消耗铝和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3V 12V 2
C.m n =V 1V 2
D .由题给条件无法确定m 和n 的具体数值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所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V 1V 2,故A 正确;根据
2Al ~3H 2,消耗Al 的物质的量为2V 13×22.4,再由Zn ~H 2,消耗Zn 的物质的量为V 222.4,则H m X 和H n Y 消耗铝和锌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2V 13V 2,故B 错误;0.1 mol 的H m X 生成H 2为0.1m 2 mol,0.1 mol 的H m Y 生成H 2为0.1n 2 mol ,所以0.1m 2
mol ∶0.1n 2 mol =V 1∶V 2,即m ∶n =V 1∶V 2,故C 、D 正确。

答案:B
7.(2023广东模拟)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1 g K 2S 和K 2O 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3N A
B .标准状况下,4.48 L CCl 4所含的分子数为0.2N A
C .一定条件下,32 g SO 2与足量O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 .0.1 mol·L -1 Na 2SO 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 A
解析:K 2S 和K 2O 2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为110 g·mol -1,K 2S 和K 2O 2的混合物n =m M =11 g 110 g·mol -1=
0.1 mol ,电离方程式为K 2O 2===2K ++O 2-2、K 2S===2K ++S
2-离子数相同,则0.1 mol 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3N A ,A 项正确;标准状况下,CCl 4为液态物质,无法计算,B 项错误;32 g SO 2的物质的量为n =m M =32 g 64 g·mol -1
=0.5 mol ,SO 2与足量O 2反应为可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 A ,C 项错误;n =cV ,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D 项错误。

答案:A
8.(2023福建诊断)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消毒剂需科学使用,84消毒液不能和医用酒精混用的原因是4NaClO +CH 3CH 2OH===CHCl 3+HCOONa +2NaOH +NaCl +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L 0.2 mol·L -1 NaClO 溶液中含有ClO -数目为0.2N A
B .23 g CH 3CH 2OH 中含有σ键数为3.5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 3中含有原子数为0.5N A
D .每生成1 mol HCOONa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N A
解析:ClO -为弱酸酸根离子,会水解生成次氯酸和氢氧根离子,
ClO -数目小于0.2N A ,A 错误;23 g CH 3CH 2OH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则含有σ键数为4N A ,B 错误;标准状况下,CHCl 3不是气态,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C 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元素由-2→+2,转移4个电子,则可得关系为HCOONa ~8e -,则每生成1 mol HCOONa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N A ,D 正确。

答案:D
9.(2023宁波模拟)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H 4与22.4 L Cl 2充分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N A
B .2 g CO 2与
C 3H 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
C .含有3 mol C—C 键的石墨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D .0.1 L 0.1 mol·L -1K 2Cr 2O 7溶液中含有的Cr 2O 2-7离子数为0.01N A
解析: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的反应是连续反应,反应得到的是氯代甲烷的混合物,无法得到纯净的一氯甲烷,
所以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22.4 L 甲烷与22.4 L 氯气充分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分子数,故A 错误;二氧化碳和C 3H 8的摩尔质量都为44 g·mol -1,但二氧化碳的质子数为22、C 3H 8的质子数为26,则无法计算2 g 二氧化碳与C 3H 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故B 错误;石墨中每个碳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共价键被2个碳原子共有,则每个碳
原子形成的碳碳键为3×12=1.5个,则含有3 mol 碳碳键的石墨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 mol ×11.5×N A mol —1=2N A ,
故C 正确;重铬酸钾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可逆反应:Cr 2O 2-7+H 2O 2CrO 2-4+2H +,所以0.1 L 0.1 mol·L
-1重铬酸钾溶液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数小于0.1 mol·L -1×0.1 L ×N A mol —1=0.01N A ,故D 错误。

答案:C
10.(2023大连模拟)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78 g 苯和52 g 苯乙烯混合,混合物中含有π键的个数为5N A
B .向足量FeSO 4溶液中滴加含0.1 molK 3[Fe(CN)6]的铁氰化钾溶液,溶液中含 K +的数目为0.3N A
C .0.1 mol 草酸亚铁晶体(FeC 2O 4·2H 2O)被足量酸性KMnO 4溶液完全氧化,所转移的电子数是0.3N A
D .将0.1 mol 醋酸钠固体溶于一定量稀醋酸中,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CH 3COO -数目小于0.1N A
解析:78 g 苯含有π键数为78 g 78 g·mol -1×1×N A mol -1=N A,52 g 苯乙烯含有π键数为52 g 104 g·mol -1×2×N A mol -1
=N A ,混合物中含有π键的个数为2N A ,故A 错误;由反应可知Fe 2++K 3[Fe(CN)6]===KFe[Fe(CN)6]↓+2K +,向足量FeSO 4溶液中滴加含0.1 molK 3[Fe(CN)6]的铁氰化钾溶液,溶液中含K +的数目为0.2N A ,故B 错误;0.1 mol 草酸亚铁晶体(FeC 2O 4·2H 2O)被足量酸性KMnO 4溶液完全氧化,所转移的电子数是0.1 mol ×3×N A mol -1=0.3N A ,故C 正确;醋酸钠固体溶于一定量稀醋酸中,由电荷守恒可知n (Na +)+n (H +)=n (CH 3COO -)+n (OH -),溶液呈中性,n (H +)=n (OH -),则n (CH 3COO -)=n (Na +)=0.1 mol ,则溶液中CH 3COO -数目等于0.1N A ,故D 错误。

答案:C
11.(2023聊城模拟)某铝热剂由铝粉和铁的某种氧化物组成,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铁单质和氧化铝,将该铝热剂均分成两份,同温同压下,一份直接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放出H 2体积为V 1 L ;另一份在完全发生铝热反应后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H 2体积为V 2 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份生成氢气的质量之比一定为 V 1V 2
B .两份消耗NaOH 和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V 13V 2
C .铝热剂中铝和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V 1V 2
D .铝热剂中氧和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V 1V 2
解析:设铁的氧化物为Fe x O y ,则铝热反应为2y 3Al +Fe x O y =====高温y 3Al 2O 3+x Fe ,取含2y 3 mol Al 的铝热剂分两等份
进行实验,则其中一份铝的物质的量为y 3 mol ,生成Fe 的物质的量为x 2 mol ,铝与NaOH 反应的关系式为2Al ~2NaOH ~3H 2,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 1 L ,则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n (NaOH)=2V 13V m mol ,由n (Al)=n (NaOH)可知y
=2V 1V m ,铁与盐酸反应的关系式为Fe ~2HCl ~H 2,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 2 L ,则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n (HCl)=2V 2V m mol ,
由n (Fe)=12n (HCl)可知,x =2V 2V m ,据此作答。

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公式m =nM 可
知,两份生成氢气的质量之比一定为V 1V 2,故A 正确;两份消耗NaOH 和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V 1
3V m mol 2V 2V m
=V 13V 2,故B
正确;铝热剂中铝和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y 3x 2=13×2V 1
V m 12×2V 2V m =2V 13V 2,故C 错误;铝热剂中氧和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V 1V m 2V 2
V m
=V 1V 2,故D 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2023铜陵模拟)利用相关知识填空。

(1)标准状况下 11.2 L NH 3 中含________个氨分子,含________ mol 氢原子。

(2)等质量的 SO 2 和 SO 3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所含的氧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

(3)4.8 g CH 4中所含氢原子数与________ g 水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4)已知A 是一种金属,82 g A(NO 3)2中含有6.02×1023个硝酸根离子,则该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5)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 N 2与 22.4 L CO 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N 2 的质量是________。

(6)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0.4 mol 某气体的体积为9.8 L ,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

若此时压强为101 kPa ,则温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 ℃。

(7)有一种由Na 2S 、Na 2SO 3、Na 2SO 4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硫25.6%,则混合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1)标准状况下 11.2 L NH 3 的物质的量为11.2 L 22.4 L·mol -1=0.5 mol ,故氨分子为0.5N A ,1 mol 氨分子中含有
3 mol 氢原子,则0.5 mol 氨分子中含有1.5 mol 氢原子。

(2)SO 2 和 SO 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4 g·mol -1和80 g·mol -1,设等质量的SO 2 和 SO 3质量均为m g ,则等质量的
SO 2 和 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m 64∶m 80=5∶4,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之为m 64×2∶m 80×3=5∶6。

(3)4.8 g CH 4中所含氢原子数 4.8 g 16 g·mol -1×4×N A mol -1=1.2N A ,由于1 mol H 2O 中含有2N A 个氢原子,则当氢原
子为1.2N A 时,H 2O 的物质的量为0.6 mol ,质量为0.6 mol ×18 g·mol -1 =10.8 g 。

(4)由于1 mol A(NO 3)2中含有2 mol(即2×6.02×1023个)硝酸根离子,当82 g A(NO 3)2中含有6.02×1023个硝酸根
离子,则此时硝酸根物质的量为1 mol ,A(NO 3)2为0.5 mol ,该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82 g 0.5 mol =164 g·mol -1。

(5)标准状况下,22.4 L CO 为1 mol,1 mol CO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4 mol ,说明此一定量的N 2含有电子总数也为14 mol ,由于1 mol N 2含有14 mol 电子,则N 2 的质量是1 mol ×28 g·mol -1=28 g 。

(6)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0.4 mol 某气体的体积为9.8 L ,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 m =9.8 L 0.4 mol =24.5 L·mol
-1,当物质的量与压强一定时,由于
pV =nRT ,则体积与温度成正比,0 ℃,101 kPa 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 -1,则当此时压强为101 kPa ,温度必定高于0 ℃。

(7)Na 2S 、Na 2SO 3、Na 2SO 4三种物质中,存在Na 与S 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则Na 元素与S 元素的质量比为定值:2×23 g·mol -11×32 g·mol -1=4632,由于硫的质量分数为25.6%,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6%-36.8%=37.6%。

答案:0.5N A 1.5 (2)5∶4 5∶6 (3)10.8
(4)164 g·mol -1 (5)28 g (6)24.5 L·mol -1 高于 (7)37.6%
13.(1)(2023汕头模拟)在空气中煅烧CoCO 3生成钴的氧化物和CO 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 g ,CO 2的体积为6.72 L(标准状况),则该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2023辽阳模拟)测定产品K 3[Fe(C 2O 4)3]·3H 2O 中铁的含量。

步骤ⅰ:称量m g 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稀硫酸,再滴入y mol·L -
1的KMnO 4溶液使其恰好反应完全。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Cu 粉,反应完全后,滤去不溶物,向溶液中滴入酸化的y mol·L -1的KMnO 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 4溶液z mL 。

①步骤ⅰ中,若加入的KMnO 4溶液过量,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步骤ⅱ中不滤去不溶物,则所测的铁元素的含量________。

②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用含m 、y 、z 的代数式表示)
(3)(2023河北模拟)①资料显示,硫酸镍结晶水合物的形态与温度有如表关系。

从442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煅烧”时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中B 段所表示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解析:(1)由碳元素守恒得:n (CoCO 3)=n (CO 2)= 6.72 L 22.4 L·mol -1=0.3 mol ,由Co 元素守恒知氧化物中Co 元素为
0.3 mol ,则氧元素n (O)=24.1 g -59 g·mol -1×0.3 mol
16 g·mol -1
=0.4 mol ,则n (Co)∶n (O)=0.3 mol ∶0.4 mol =3∶4,该氧化物化学式为Co 3O 4。

(2)①步骤ⅰ:加入稀硫酸时,反应为C 2O 2-4+2H +===H 2C 2O 4(强酸制弱酸),加入KMnO 4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2MnO -4+5H 2C 2O 4+6H +===2Mn 2++10CO 2↑+8H 2O ,Fe 3+与KMnO 4溶液不反应,KMnO 4溶液的作用是
把C 2O 2-4氧化除去;若KMnO 4溶液过量,加入的铜粉也会发生反应,若步骤ⅱ中不滤去不溶物,即过量的铜粉也会与KMnO 4溶液反应,最终导致铁元素的含量偏大。

②根据关系式:5Fe 3+~5Fe 2+~MnO -4,则n (Fe 3+)=5n (MnO -4)=5×y mol·L -1×z mL ×10-3L·mL
-1=5yz ×10-3 mol ,所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yz ×10-3 mol ×56 g·mol -1m g
×100%=28yz m %。

(3)②26.3 g NiSO 4·6H 2O 晶体的物质的量为26.3 g 263 g·mol -1=0.1 mol ,由图可知,0.1 mol NiSO 4·6H 2O 晶体中含有
Ni 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其质量为5.9 g ,受热分解失去结晶水,再分解生成Ni x O y ,质量为8.3 g ,其中含有O 的质
量为8.3 g -5.9 g =2.4 g ,所以n (O)= 2.4 g 16 g·mol -1=0.15 mol ,即x ∶y =0.1 mol ∶0.15 mol =2∶3,B 点氧化物的化学
式为Ni 2O 3。

答案:(1)Co3O4(2)①不变偏大②28yz m%
(3)①蒸发浓缩、冷却至30.8~53.8 ℃之间时结晶、过滤、洗涤、干燥②Ni2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