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14《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课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天公不作美啊,竟然下起了雷阵雨。这雨下得很大,书上用了哪个词?
形容雨大的成语还有哪些?
7.雨很大,可是却只有一件雨衣,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谁来读这句?
8.评议:你们听出了什么?
1.自读3-8节,文中哪几个人说了话?
2.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是不能分的。萨沙说了几次话?
3.请代萨沙说这三次话,自己想想萨沙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
采用各种形式反复读课题。
学生联系生活实Leabharlann 谈体会。由图到文,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爱花的情感油然而生。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储存。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绪自由飞翔。
学生在品读中学,在诵读中悟。
教师给予引导和恰到好处的评价,融入学生的身心,他们代萨沙说话,体会人物三次讲话时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由“奇怪”到“倔强”,再到“自豪”的心理变化过程;代妈妈说话,体会长辈的语重心长;分角色朗读,同学间分组表演,通过角色转换,进一步体验到人类自身的内在力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1. 读一读:认真练读《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
2.找一找: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揣摩萨沙的心理活动。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 师引导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看蔷薇,赞花美
二、扮角色,悟情思
三、学主题,谈体会。
1.出示多媒体课件。(娇艳的蔷薇花慢慢地绽放)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学生交流感受。
学生回答:萨沙和妈妈。
学生回答:三次。
生自由读。
学生回答。
他们疼爱我们。因为我们弱小,所以要保护我们。
生自由读
学生回答。
学生:萨沙感到很自豪,甚至比父亲还强大。
学生自由读第3~8自然段,小组分角色读,表演。
学生:这是父亲、母亲、托利亚和蔷薇的心声。这也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心声。
4.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这句话时,你是怎么想的?
5.你们的父母、萨沙的父母为什么这样做?
6.(出示句子)妈妈怎样说这句话的?
7.请小朋友们代萨沙说第二次说的话。
8.指名读萨沙第二次说的话:说这句话时,萨沙又是怎么想的?
9.萨沙是怎么做的?表现得怎样?
10.请代作者介绍萨沙是怎么做的。(指名读)这时,萨沙的心情怎样?
11.谁愿意代萨沙说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第9自然段)请连贯地介绍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分角色读,小组表演3~8自然段。
12.这仅仅是萨沙的心声吗?
13.教师引说:这也是父亲、
的心声。
这是我们全班的心声。
14.当蔷薇花受到了萨沙的保护,它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再读题目。
2.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萨沙的做法,将妈妈的话拓展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和物。“
2.欣赏图片:看着这幅画面,你想说什么?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3.指名读文中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蔷薇花的美,读出森林的美好。
4.指名读描写萨沙一家活动的句子:
森林的景色是如此的美好,萨沙的一家在做什么呢?
5.感悟一家人的和谐美好。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指导感情朗读:老师给同学们配上了舒缓的轻音乐,你们想读吗?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说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学生在读书时的联想、对生活的回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不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今后怎样做人,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其实萨沙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小学生,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对蔷薇伸出过援助之手。在现实生活中,你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事物吗?
教师适时点评。
学生欣赏。
学生交流。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再齐读。
学生读描写萨沙一家活动的句子。
学生回答:其乐无穷、和谐美好、幸福美满。
学生练读。
教学目标
1.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能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懂得自信自强。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萨沙的心理活动。
2.在诵读中体会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懂得自信自强。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勇于承担责任。
有效的延伸可以让学生除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外,更能够将语文向生活深处延伸。这也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
爸爸——妈妈——萨沙——蔷薇——弱小者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课案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执教
角斜镇沿口小学李红健
理论支持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实实在在求发展”的教学理念,抓住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学生自读探究,交流讨论为主,教师创设情景,引导点拔为助,师生合作共同感悟课文所蕴含的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形容雨大的成语还有哪些?
7.雨很大,可是却只有一件雨衣,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谁来读这句?
8.评议:你们听出了什么?
1.自读3-8节,文中哪几个人说了话?
2.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是不能分的。萨沙说了几次话?
3.请代萨沙说这三次话,自己想想萨沙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
采用各种形式反复读课题。
学生联系生活实Leabharlann 谈体会。由图到文,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爱花的情感油然而生。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词语,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储存。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绪自由飞翔。
学生在品读中学,在诵读中悟。
教师给予引导和恰到好处的评价,融入学生的身心,他们代萨沙说话,体会人物三次讲话时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由“奇怪”到“倔强”,再到“自豪”的心理变化过程;代妈妈说话,体会长辈的语重心长;分角色朗读,同学间分组表演,通过角色转换,进一步体验到人类自身的内在力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1. 读一读:认真练读《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
2.找一找: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揣摩萨沙的心理活动。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 师引导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看蔷薇,赞花美
二、扮角色,悟情思
三、学主题,谈体会。
1.出示多媒体课件。(娇艳的蔷薇花慢慢地绽放)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学生交流感受。
学生回答:萨沙和妈妈。
学生回答:三次。
生自由读。
学生回答。
他们疼爱我们。因为我们弱小,所以要保护我们。
生自由读
学生回答。
学生:萨沙感到很自豪,甚至比父亲还强大。
学生自由读第3~8自然段,小组分角色读,表演。
学生:这是父亲、母亲、托利亚和蔷薇的心声。这也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心声。
4.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这句话时,你是怎么想的?
5.你们的父母、萨沙的父母为什么这样做?
6.(出示句子)妈妈怎样说这句话的?
7.请小朋友们代萨沙说第二次说的话。
8.指名读萨沙第二次说的话:说这句话时,萨沙又是怎么想的?
9.萨沙是怎么做的?表现得怎样?
10.请代作者介绍萨沙是怎么做的。(指名读)这时,萨沙的心情怎样?
11.谁愿意代萨沙说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第9自然段)请连贯地介绍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分角色读,小组表演3~8自然段。
12.这仅仅是萨沙的心声吗?
13.教师引说:这也是父亲、
的心声。
这是我们全班的心声。
14.当蔷薇花受到了萨沙的保护,它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再读题目。
2.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萨沙的做法,将妈妈的话拓展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和物。“
2.欣赏图片:看着这幅画面,你想说什么?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3.指名读文中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蔷薇花的美,读出森林的美好。
4.指名读描写萨沙一家活动的句子:
森林的景色是如此的美好,萨沙的一家在做什么呢?
5.感悟一家人的和谐美好。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指导感情朗读:老师给同学们配上了舒缓的轻音乐,你们想读吗?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说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学生在读书时的联想、对生活的回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不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今后怎样做人,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其实萨沙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小学生,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对蔷薇伸出过援助之手。在现实生活中,你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事物吗?
教师适时点评。
学生欣赏。
学生交流。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再齐读。
学生读描写萨沙一家活动的句子。
学生回答:其乐无穷、和谐美好、幸福美满。
学生练读。
教学目标
1.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能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懂得自信自强。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萨沙的心理活动。
2.在诵读中体会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懂得自信自强。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勇于承担责任。
有效的延伸可以让学生除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外,更能够将语文向生活深处延伸。这也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
爸爸——妈妈——萨沙——蔷薇——弱小者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课案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执教
角斜镇沿口小学李红健
理论支持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实实在在求发展”的教学理念,抓住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学生自读探究,交流讨论为主,教师创设情景,引导点拔为助,师生合作共同感悟课文所蕴含的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