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八年级物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知道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2.知道频率的定义及单位,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3.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它们的作用
4.知道响度的概念以及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5.知道音色的应用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直尺,音叉,乒乓球
【教学过程】
【导入】激情引入
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学生听,随后播放两首歌曲。
听完之后让学生交流:刚才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讲授】总结
声音有高有低(调子有差别)
有轻有响(有大有小)
还有有特色的声音(不同乐器演奏出的声音不一样)
【讲授】新课
根据学生总结,提出各种声音都有自己的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活动1】音调
演唱:1、2、3、4、5、6、7、i
表演:用相同大小的力,敲不同的音叉
请学生听完后说一说他的感受。
总结:声音有高低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
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活动2】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两个实验:1、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按在桌边的尺子,改变尺
子伸出桌边的长度,注意尺子振动的快慢;2、用相同的力快慢不同的拨动梳子。
归纳: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系
结论: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活动3】频率
(1)频率:表示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次声波和超声波
你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有哪些应用吗?
(3)看图解释:
为什么有时人听到的声音,有些动物却能听到?
为什么人耳听不到蝴蝶振动发出的声音?
【活动4】响度
提出问题:怎样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怎样来证明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你的实验
展示你的实验成果。
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活动5】音色
播放钢琴、笛子、古筝演奏梁祝
结论: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活动6】归纳与小结
声音的三大特征: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总结
【练习】当堂练习
1.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2.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
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3.“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为各人声音的()
A.音量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4.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作业】课后作业
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表演自制的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