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物理题的解法分析与反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柔 软轻绳跨 过光 滑定滑轮 。 绳 两端 各系一小球 a和 b 。 a球
质量 为 m, 静 置于 地面 ; b球 质量 为 3 m, 用手 托住 , 高 度为
h , 此时轻 绳 刚好 拉 紧。 从静止 开始 释放 b后, a可能 达到 的最
大高度 为 ( )
A.h B.1 . 5 ^
物理 思想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而 m。 : , m = 3 m, V a v 6
则代入解方程得: V a = \ /
b球 落地 时 , a球高度 为 h , 之后 a球 向上做 竖 直上 抛 运
动, 过程 中机 械能守 恒 , 有
【 例】 ( 2 0 0 8 年全 国卷 Ⅱ) l 8 . 如 图, 一很长的 、 不可伸长
动, 后面的解题 步骤与上相同。
解得: v = √ g h
B球 落地时 , a球高度为 h , 之 后 a球 向上做 竖直 上抛 运 动, 由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 0 一 v =- 2 , . . . = : 。
则 a球 可能达 到的最大 高度 为h +0 . 5 h = 1 . 5 h , 所 以 b项
和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 教 学中需引导学生 认真学 习牛顿三大 定律 , 奠 定力学基 础 , 同时熟悉 匀变 速直 线运 动的相 关公 式 , 另外 注意学 生易忽略 的思 维难 点 : 两小球 间一根 绳子 的张力大 小相 等。
解法二 : 用 动 能 定 理
【 关键 词 】 牛顿运动定律 动能定律 机 械 能守恒 定律 能量
吉 m g A h 一: 丢 = 兰
所以 a可能达到 的最 大高度为1 . 5 h , b项 正确。
C. 2
D .2. 5
解 法一 : 运用 牛顿运 动定律
且
上 g
《 反思l 应 用这种 方法 解题 , 要求必 须理 解动能 定理 的内
容及 其应 用 。 教学 中可以对 定理 的理解 多做 强调 和训练 , 弄 清
守恒 定 律
【 中图分 类号 】 G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4 5 0 — 9 8 8 9 ( 2 o 1 5 ) 0 7 B - 0 1 2 4 - 0 2
解物 理 题实 际就 是应 用 物理概 念 、规律 等有 关 知识 解答 问题 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其实就是在 有限
学 习。 课 堂教学 结构 将会发 生变革 , 学 生利用 “ 自主学习 + 教 师 个 性化 辅导 ”的方 式 , 更加 有效 地开展 学 习活 动。大数 据信 息 时代 将不断地 改变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 改 变我们对 教育 的认 识 , 同时也将 改变学生 的能力结构 。 ( 四) 寻找 最有效 的教 学方式。现行教 科 书是纸 质 的, 这种
园基 础 上构 建一 个 数 字 空 间, 拓 展现 实 校 园的 时间 和空 间维
, 拉一 m g b a ②
分析 : 用机 械 能守恒 定律解 决 问题 , 首先要 判断 是否满 足 守恒 条件。以 a , b两个 连 接体为系统作为研究 对象 , 如果只有 重力对 它们做 功, 那么系统 的机械能守 恒 。 解析 : 在 b落地前a 和b组 成 的系统机 械能 守恒 , 且 a , b 两物体速度 大小相等 , 根 据机械 能守恒定律可知 :
《 反思l 运用 机械 能守恒 定律解 题 , 需要 准确 地把握 定律
的使 用条件 以及 过程 的选取 , 教学 中重 点要求在 理解定律 内容 的基 础上注 意强调在 什么样 的条 件下才能 运用 , 先 符 合条件 ,
后选择 运 动过程 , 再 注意过 程 的两 个状 态参 量, 引导 学生 从 整 体、 宏观 上把握 和分析 问题 。 ( 下转第1 2 8 页)
的时间内激励 、 启发、 引导学生广开思路, 运用已有 的物理知识去
分析 : a和 b用一绳 子相 连, 为一连 接 体 , 则 它们具 有 沿 绳方 向相 同的速率 。以 a , 6 两个 连接体为研 究对 象 , 在 b落地 前, 分 析外力做功情 况, 如果只有重 力对它们做 功, 则 运用 动能
而a , 6 两连接物体沿绳方向加速度大小相等, 且
由①② 两式得 : g
根据 运动学公 式 : 2 一 O = 2 a h
3 m g h — m g h= ・ ÷ ( + 3 m ) v = y √ g h
b球落地 时, n球 高度为 h , 之 后 a球 向上做 竖 直上 抛运
田
口江苏省泗 洪中学 郑慧玉
【 摘 要l 从・ 道2 0 0 8 年 高考全 国卷的物理试题 出 发, 通 过 应 用多种解法 的讲 解, 培 养学生灵活运 用物理概念 、 定律 解决物
理 问题的能力, 融会贯通地 系统地 学好物理 。
正确 。
《 反思 I 此类 方 法, 要求学 生能够 熟练 掌握牛顿 运 动定律
定理 所列 的方程为 :
h - mo g h= mv + 2 2 v 6
思考, 从中发现知识间的相互联 系, 找出规律 , 并找到解 决问题 的 方法。 在这个过程 中不断地拓展学生思路 ,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下 面以一道高考 问题为例 , 用几种不同方法进行分析, 培养学 生 的
运用 动能定理 解题 的各 个环 节、 步骤 。 关 键是各 个状 态的参 量
分析, 设置 台阶, 由浅入深 , 层层 递进 , 更好地 帮助学生 对物理
规律本 真分析理解 。 解法三 : 用机 械能 守恒定律
分析 : 运用牛顿运 动定律 解题 的关 键是 受力分析 , 在 b落 地前 , 分别对 a , b两物体进行受 力分析。 对a 物体 : 由牛顿第二 定律得 m g 一 =m a ① 同理 对b 物体 有
质量 为 m, 静 置于 地面 ; b球 质量 为 3 m, 用手 托住 , 高 度为
h , 此时轻 绳 刚好 拉 紧。 从静止 开始 释放 b后, a可能 达到 的最
大高度 为 ( )
A.h B.1 . 5 ^
物理 思想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而 m。 : , m = 3 m, V a v 6
则代入解方程得: V a = \ /
b球 落地 时 , a球高度 为 h , 之后 a球 向上做 竖 直上 抛 运
动, 过程 中机 械能守 恒 , 有
【 例】 ( 2 0 0 8 年全 国卷 Ⅱ) l 8 . 如 图, 一很长的 、 不可伸长
动, 后面的解题 步骤与上相同。
解得: v = √ g h
B球 落地时 , a球高度为 h , 之 后 a球 向上做 竖直 上抛 运 动, 由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 0 一 v =- 2 , . . . = : 。
则 a球 可能达 到的最大 高度 为h +0 . 5 h = 1 . 5 h , 所 以 b项
和匀变速 直线运 动规律 。 教 学中需引导学生 认真学 习牛顿三大 定律 , 奠 定力学基 础 , 同时熟悉 匀变 速直 线运 动的相 关公 式 , 另外 注意学 生易忽略 的思 维难 点 : 两小球 间一根 绳子 的张力大 小相 等。
解法二 : 用 动 能 定 理
【 关键 词 】 牛顿运动定律 动能定律 机 械 能守恒 定律 能量
吉 m g A h 一: 丢 = 兰
所以 a可能达到 的最 大高度为1 . 5 h , b项 正确。
C. 2
D .2. 5
解 法一 : 运用 牛顿运 动定律
且
上 g
《 反思l 应 用这种 方法 解题 , 要求必 须理 解动能 定理 的内
容及 其应 用 。 教学 中可以对 定理 的理解 多做 强调 和训练 , 弄 清
守恒 定 律
【 中图分 类号 】 G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4 5 0 — 9 8 8 9 ( 2 o 1 5 ) 0 7 B - 0 1 2 4 - 0 2
解物 理 题实 际就 是应 用 物理概 念 、规律 等有 关 知识 解答 问题 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其实就是在 有限
学 习。 课 堂教学 结构 将会发 生变革 , 学 生利用 “ 自主学习 + 教 师 个 性化 辅导 ”的方 式 , 更加 有效 地开展 学 习活 动。大数 据信 息 时代 将不断地 改变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 改 变我们对 教育 的认 识 , 同时也将 改变学生 的能力结构 。 ( 四) 寻找 最有效 的教 学方式。现行教 科 书是纸 质 的, 这种
园基 础 上构 建一 个 数 字 空 间, 拓 展现 实 校 园的 时间 和空 间维
, 拉一 m g b a ②
分析 : 用机 械 能守恒 定律解 决 问题 , 首先要 判断 是否满 足 守恒 条件。以 a , b两个 连 接体为系统作为研究 对象 , 如果只有 重力对 它们做 功, 那么系统 的机械能守 恒 。 解析 : 在 b落地前a 和b组 成 的系统机 械能 守恒 , 且 a , b 两物体速度 大小相等 , 根 据机械 能守恒定律可知 :
《 反思l 运用 机械 能守恒 定律解 题 , 需要 准确 地把握 定律
的使 用条件 以及 过程 的选取 , 教学 中重 点要求在 理解定律 内容 的基 础上注 意强调在 什么样 的条 件下才能 运用 , 先 符 合条件 ,
后选择 运 动过程 , 再 注意过 程 的两 个状 态参 量, 引导 学生 从 整 体、 宏观 上把握 和分析 问题 。 ( 下转第1 2 8 页)
的时间内激励 、 启发、 引导学生广开思路, 运用已有 的物理知识去
分析 : a和 b用一绳 子相 连, 为一连 接 体 , 则 它们具 有 沿 绳方 向相 同的速率 。以 a , 6 两个 连接体为研 究对 象 , 在 b落地 前, 分 析外力做功情 况, 如果只有重 力对它们做 功, 则 运用 动能
而a , 6 两连接物体沿绳方向加速度大小相等, 且
由①② 两式得 : g
根据 运动学公 式 : 2 一 O = 2 a h
3 m g h — m g h= ・ ÷ ( + 3 m ) v = y √ g h
b球落地 时, n球 高度为 h , 之 后 a球 向上做 竖 直上 抛运
田
口江苏省泗 洪中学 郑慧玉
【 摘 要l 从・ 道2 0 0 8 年 高考全 国卷的物理试题 出 发, 通 过 应 用多种解法 的讲 解, 培 养学生灵活运 用物理概念 、 定律 解决物
理 问题的能力, 融会贯通地 系统地 学好物理 。
正确 。
《 反思 I 此类 方 法, 要求学 生能够 熟练 掌握牛顿 运 动定律
定理 所列 的方程为 :
h - mo g h= mv + 2 2 v 6
思考, 从中发现知识间的相互联 系, 找出规律 , 并找到解 决问题 的 方法。 在这个过程 中不断地拓展学生思路 ,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下 面以一道高考 问题为例 , 用几种不同方法进行分析, 培养学 生 的
运用 动能定理 解题 的各 个环 节、 步骤 。 关 键是各 个状 态的参 量
分析, 设置 台阶, 由浅入深 , 层层 递进 , 更好地 帮助学生 对物理
规律本 真分析理解 。 解法三 : 用机 械能 守恒定律
分析 : 运用牛顿运 动定律 解题 的关 键是 受力分析 , 在 b落 地前 , 分别对 a , b两物体进行受 力分析。 对a 物体 : 由牛顿第二 定律得 m g 一 =m a ① 同理 对b 物体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