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情感教育与学习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者情感教育与学习效果研究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对于其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为学习本身是一种情感
化的过程,而且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往往会影响其态度、意愿、注意力、认知、记忆、理解和应用等多方面,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学习者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的作用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通常包括情绪、态度和动机等三个方面。

情绪是指学习者在
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如喜悦、愉快、焦虑、恐惧、沮丧、挫折等。

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的倾向和评价,如积极、消极、适应、反感等。

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这些情感状态不仅交织在一起,而且会随着学习任务的性质和目标的变化而不同。

因此,学习者的情感教育必须具体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情绪作为一种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对于学习的影响非常
重要。

情绪可以调节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思维过程,促进或抑制其信息的输入、处理和存储。

目前有很多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例如,郭敏博士等人研究发现,采用情感教育课程可以显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其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另外,一些科学家还认为,情绪的调节是学习者社会情感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态度对学习的影响:态度是学习者对待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的反映和表现。

其中,积极的态度可以促进学习者努力学习、兴趣爱好、自我反思、评价和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等;消极的态度则会减弱学习者的信心、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满意度等。

因此,对于培养学习者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者消极的态度和价值观,是情感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

目前,有学者和教育家通过情境教育、
体验教育、协作学习、社会实践、思维训练和现代技术手段等多种方式,激发学习者积极的态度和情感,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效果。

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动机是学习者行为的驱动力和引导力。

在不同情境中,学
习者的动机有所不同,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自己希望获得的满足感、兴趣和探索的乐趣等,外在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获得某种奖励或避免某种惩罚而进行的行为。

在学习中,内在动机是更加有利的,因为它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而且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探究性和合作性。

因此,情感教育中要尽力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动机和需求,通过情境引导、价值认知、目标制定、反馈赞扬等方式,让学习者感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二、情感教育的策略和实践
学习者情感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实践和策略,主要是怎样引导学生积极情感,如
何处理消极情感,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

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注重教育个性化,以
人为本,让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平等、开放和互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发现其情感问题和挑战,及时进行干预和支持。

2.营造温馨、和谐和愉悦的教育氛围。

要让学校和教室成为学生学习、交流和
协作的理想场所,营造愉悦和积极的氛围,让学生感到有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

例如,可以通过班会、校园文化、课外活动、庆祝活动和网路空间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和谐和美好体验。

3.运用多种情感教育策略和工具。

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多种策略和工具进行实践
和推广。

例如,通过培训教师,建立情境教育、协作学习和主题活动等情感教育课程和项目,采用反思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和创新式教学等多元教学策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4.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学习者情感教育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师生之间需要建立信任、理解和关注的关联,才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好各种情感问题
和困惑。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和需求,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三、结语
学习者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
进展。

在教育实践中,要积极发挥情感教育的主动作用,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建立积极情感、和谐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教育的针对性和差异化,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实现教育目标和效果的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