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赋存状态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的赋存状态综述
杨芳芳;廖树衡
【摘要】目前,对于可见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从矿物的嵌布特征来对其进行描述.金的嵌布形式主要有粒间、包裹、连生、裂隙四种,相应的金的赋存状态也是这四种,这个认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对于不可见金的赋存状态的则存在较多的争议,当前认为不可见金主要存在类质同象、晶格金、固溶体、超显微纳米级单质金.对于晶格金,还没有找到可信的证据,都只是推测.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13(000)002
【总页数】2页(P25,43)
【关键词】金矿;赋存状态;可见金;不可见金
【作者】杨芳芳;廖树衡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550003贵阳;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
【正文语种】中文
自然界中的金主要有自然金、银金、含银金、蹄化金和金的化合物,他们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在矿床中,总是与其他矿物相伴生。
国内对金矿赋存状态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对于可见金的认识基本一致,而对不可见金的赋存状态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马建秦等学者根据粒径的大小不同将金分为:明金(大于
0.2mm)、显微金(0.2μm~0.2mm)和次显微金(小于0.2μm)三种[ 1],前
三者通常是可见金,后者就是通常说的不可见金;但徐万臣等学者则将金这样进行分类:明金(大于0.2mm)、显微金(0.0005~0.2mm)和超显微金三种[ 2]。
我认为以粒径大小划分的可见金和不可见金比较合理,本文选择马建秦等学者的划分方法对可见金和不可见金的赋存状态进行叙述。
1 可见金的赋存状态
所谓金的赋存状态是指金矿石中金的物理状态和化学态。
依据金的化学态而将金的赋存状态分为4种:金属金、合金、化合物金及晶格金。
“不可见金”是从微粒
尺度大小来考虑的,它也应包括晶格金在内[ 3] 。
对于可见金,上已叙述,主要指粒径大于0.2μm的金。
以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金的赋存状态的描述。
从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角度来说,可见金分为独立金、胶体金、络合物金和吸附金。
独立金主要是自然金;呈胶体状态的金一般颗粒都较小,这种金一般从成矿系统中沉淀出来时往往被吸附于载金矿物的表面,也称为吸附金;络合物金主要是从化学角度来划分的金。
从与其他矿物的嵌布形式来看,可分为裂隙金、粒间金、包裹金、连生金 [4]。
裂隙金一般分布在载金矿物的裂隙中,粒间金分布在矿物颗粒之间,包裹金分布在矿物颗粒之中,连生金一般与其连生的矿物一起形成,与矿物的界限明显。
从粒度的大小上和被分辨的难易程度来划分,金可分为:明金(大于0.2mm)、显微金(0.2μm~0.2mm)和次显微金(小于0.2μm)三种。
上述是最常见的可见金的赋存状态。
2 不可见金
不可见金,主要指粒度小于0.2μm的金,这是需要在扫描电镜下才能看清楚的金。
对这种金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测仪器的分辨能力。
下面我们对不可见金(主要是微细侵染型金矿)的赋存状态进行描述。
目前,对于不可见金的研究,还
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不同的学者在研究时的侧重点不同,也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研究结果也就也就不一样。
从金矿石中金的物理状态和化学态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赋存状态。
(1)超显微纳米级单质金。
朱笑青等学者对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样品进行化学物相分析实验,发现金主要以超显微纳米级单质分布在主要的载金矿物(如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的裂隙、表面、孔洞中。
金粒的大小刚好在胶体相的粒度范围内[ 5],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吸附金或胶体金。
(2)类质同象。
类质同象金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高分辨的透射电镜观测含金硫化物,未能找到质点金,认为金以类质同象替代的原子形势存在。
用矿物溶解试验来确定,在不同的溶解时间里,Fe和Au的含量同步增长,两者溶解曲线
极为近似,说明金以类质同象赋存在黄铁矿晶格中 [6]。
而用质子分析方法对皖中沙溪斑岩铜(金)矿床的研究,认为黄铁矿中没有类质同象的金存在 [7]。
(3)晶格金。
有的学者用二次离子质谱 [8]、穆斯鲍尔谱、XPS分析了载金矿物
中的不可见金,认为存在晶格金。
有的学者根据HRTEM成像原理,若毒砂中的
金以超显微颗粒形式存在,由于自然金或其他金矿物与毒砂具有完全不同的(晶体)结构,应该在毒砂结构背景上,存在结构不同的“异构体”斑点或团块,类似于二次电子图像或二次离子图像中孤立分布的金矿物颗粒的亮斑。
但他们发现毒砂晶体的结构非常完整,所以推测存在晶格金。
胡文宣等学者通过观测晶体网面的变化来推测金是晶格金,还进行了晶胞参数的测定,发现含金毒砂的晶轴长度高于不含金的毒砂的晶轴长度等 [9]。
(4)固溶体。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金与黄铁矿中的砷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说明金在黄铁矿中以固溶体形式存在 [10 ]。
这个只能说明金与砷有密切的地
球化学关系,不能从金-砷-硫络合物的热力学角度来进行解释。
目前,对于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也将会更深入,在以后的研究中,
研究手段和技术将会对金赋存状态的研究起到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建秦,李朝阳,温汉捷.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研究现状[J].矿物学报,1999,19(3)
[2]徐万臣,牛娜,张明仁.辽宁夹山金铜矿区金的赋存状态研究[J].黄金,2011,32(4)
[3]应育浦.略论金的赋存状态[J].黄金科技动态,1992
[4]舒斌,陈柏林,吴淦国.金窝子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矿物特征[J].新疆地
质,2006,1(24)
[5]张复新.秦岭微细浸染型层控锑一金矿床金赋存状态研究[J].地质论评,1996,6(42)
[6]苏欣栋.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某些载体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J].黄金地质科
技,1991(4)
[7]杨晓勇,王奎仁,戴小平,等.质子探针分析方法研究矿石中微细粒金的赋存状态*—以皖中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1998,3(1)(接25页) [8]Greg B.Arehart,Srephen L.Chryssoulis,Stephen E.Kesler.Gold and Arsenic in Iron Sulfide from Sediment-Hosted Dissem inated Go ld Deposits:Im p licational Depositional Processes.Econom ic Geology.1993, 88:171-185 [9]胡文宣,张文兰,胡受奚,等.含金毒砂中晶格金的确定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地质学报,2001,75(3)
[10]朱炳玉,刘家军,朱亿广,等.新疆伊宁金山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J].地质通
报,20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