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 马 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_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
一、教材分析:
《房兵曹胡马》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这首诗以胡马为题材。
胡马的主人房兵曹,是一位姓房的武官,其生平身世皆不可考。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马,实际上是喻人,用的是所谓的"借物言志"或"托物寓意"。
通过对马的骁腾善驰、可托生死、横行万里、所向无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的英勇气概,并寄托了他对未来前途的坚强信念。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2.能力目标:
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
3.情感目标:
理解诗人借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
难点:结合两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生平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四、教具准备:
电脑,自制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
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二、讲授新课:
(一)《房兵曹胡马》
1、板书:房兵曹胡马理解题目
1)"胡马"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2)知道"房兵曹"是什么意思吗?
3)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读一读
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诗,可以同位读、好朋友读,还可以学着古人的样子来读。
美美地把古诗多读几遍。
3、理解诗句意思
同学之间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的范围内交流。
因本诗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的教导显得分外重要。
要点:
1)篇首直接点题,交代出胡马产地,令人感到它不同寻常。
因为"大宛"一向以出产汗血马而著称于世。
接下来写马的形态:骨相瘦劲,状如锋棱。
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马的审美情趣:他总是重视马的清骨神韵,偏爱瘦马而厌弃肥马。
这种审美情趣在以胖为美的盛唐时期,不能不说是超然脱俗的。
2)颌联写了马的外部形态。
诗人略去胡马的首尾、毛色等不写,只取具有特征性的"双耳"和"四蹄"来写,形容"耳峻",象竹筒削成;夸张"蹄轻",能急速生风。
这是对也的气质、品格的刻划,同时也借以言志,寄托情怀。
3)颈联承接上句,品评之意,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能有这样纵横飞驰、勇往直前的马,主人真是可以与它同生共死、共患难了。
4)尾联更是因马及人,人马合写,表达了对马主人的殷切希望之情。
"骁腾有如此"是对上文的总结,"万里可横行"希望友人能够英勇杀敌,保卫祖国横行于疆场之上,立功于万里之外。
这也是诗人壮阔胸怀的自我写照。
4、体会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1)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同时指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
生平也是理解诗歌情感的方法之一。
2)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
教师做适当补充:这是诗人早期的作品,显示出了健康积极的思想。
这与他后来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
3)学生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5、有感情地读诗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教师泛读
2)指名读一读。
3)带着自己的感情读出这首诗的韵味。
4)配乐朗诵古诗。
5)一起背诵这首诗。
三、小结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枝奇葩,希望大家运用我们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去学习更多的古诗。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自己尝试说一说本诗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