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有效处置班级偶发事件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有效处置班级偶发事件浅谈
发布时间:2023-06-25T03:51:00.141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4月总第449期作者:覃蓉
[导读] 班主任有效处置班级偶发事件要做到调查研究,弄清过程。
此类事件因事发突然,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往往为班主任所不知。
湖北省咸丰县清坪镇民族初级中学445612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己与学生接触较多、沟通便利、影响深刻的优势,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尤其是要学会及时和有效处理班级发生的重大突发偶然事件,对促进班级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偶发事件是学生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爆炸性和难以扼制必等特点,它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造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严重对立,影响班级的凝聚力,进而造成班级混乱、是非难分、真假难辨、盲目议论,影响班级正确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损害班集体的形象、声誉和影响力,还打破了肇事者与当事人的心理平衡,也给全班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
班主任有效处置班级偶发事件要做到调查研究,弄清过程。
此类事件因事发突然,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往往为班主任所不知。
为此,班主任应对事件的全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弄清起因和发展的真相,找出问题的根源。
班主任要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和事实,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事件的类别,掌握问题的要害和把握问题的性质,然后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对事件及问题有一个清醒的思路和判断。
班主任要根据事件发生的过程,全面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中的枝末细节和学生思想的微妙变化,使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清晰明了。
班主任既要做好对当事人、肇事人的询问调查,通过交心谈心,使其放下包袱,敞开心扉,讲明情况,深挖思想根源,弄清事情的原因和来龙去脉,又要做好与当事人、肇事人交往密切同学的调查,弄清事件的具体经过,尤其对蓄意已久的偶发事件,要将起因、酝酿、实施的每一个细节都了解清楚,还要做好家庭调查,了解其在家中的表现,尤其在事件发生前后的异样变化,弄清其思想、个性成长及发生变化的外在环境,掌握事件的全过程和背景材料。
与此同时,班主任要通过与老师、在场学生、班干部及团、队组织谈话,交流情况,进一步弄清事件发生的真相。
班主任有效处置班级偶发事件要做到客观分析,弄清真相。
分析原因和把握实质是处理好班级偶发事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班主任要做到客观分析偶发事件的原因,即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材料,实事求是地做出具体分析,判断事件的起因是有意还是无意,是长期积怨还是临时制造,是淘气还是恶意挑逗等。
班主任还要考虑事件发展中的外来因素,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理性的结论。
班主任要及时确定偶发事件的性质,只有把握了事件的性质,才能确定和采取科学的、恰当的处理方式和方法,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对班级偶发事件性质的确定,必须把握事件的起因与性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确定性质的基础,在确定性质之前,必须对事件的起因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对事件性质的确定要客观,不夸大也不缩小。
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性质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班主任有效处置班级偶发事件要做到妥善处理,以理服人。
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事件做出适当处理。
班主任要根据事件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犯了非原则性错误的同学,要以正面疏导为主,进行个别谈话,打通其思想。
对属于道德品质或违法行为者,在弄清事实的情况下,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促其猛醒。
班主任要根据当事人、肇事者的个性进行处理,对初犯或爱面子的同学,要以个别教育为主,不在公开场面点名批评,有些内情还要为其保密。
对脾气暴躁、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要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推心置腹、以情动情,以免出现顶牛或抵触情绪。
对屡说屡犯的学生,则除了严肃批评和严格管教外,还要关心他们,鼓励他们进步,使其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使用不同的方法,针对中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差、遇事爱感情用事和往往不考虑后果的特点应按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进行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使其从心灵深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悬崖勒马、永不再犯。
班主任要做好必要的延时降温,处理问题在学生心平气和时进行处置。
事件初发,学生的激情和冲动正盛,这时用强硬的方法热处理,往往适得其反,会进一步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因此,要延缓解决时间,使其矛盾和情绪缓解之后,再着手处理,可以给学生留有自我反省的机会,也可以给自己腾出调查事件的时间。
在处理学生与学生的冲突时,班主任要让他们各自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鼓励他们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在取得互相谅解之后,握手言好。
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冲突时,老师应对自己的错误做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学生扪心自问,自躬反省,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班主任要加强学生反复教育,防止冲突复发。
对于班主任的处理,当事人、肇事者双方未必都能心服口服,再加上双方的隔阂未能完全消除,冲突复发的隐患仍存。
对此,班主任应紧锣密鼓地继续做好双方工作,通过班集体、团队组织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使他们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总之,班主任有效处置班级偶发事件既能体现班主任水平能力的高下,也能体现班主任处置艺术运用得当与否的问题。
班主任要从处置班级偶发事件中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耐心诚恳的批评教育,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维护班级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形成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全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