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性培养:目标、原则与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性培养:目标、原则与策略
庞维国
【期刊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22(40)11
【摘要】创造性包含着创造性潜能、创造性成就、创造性才能等侧面以及微创造、小创造、职业创造和大创造四种水平;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培养,应该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为主要目标,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创造性认知、元认知、个性、动机和
领域内知识的发展。
创造性活动遵循从一般到具体、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顺序,自
主性、生成性是创造性活动的本质特征。
学校教育应该把发展创造性视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目标,把创造性活动纳入日常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生成活动作为创造性发展的载体,遵循从一般领域向具体领域推进的原则。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需要营造支持性的氛围,充分利用生成活动,示范和褒奖创造性,加强创造性元认知训练,设置创造性评价标准,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反馈。
【总页数】16页(P25-40)
【作者】庞维国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3.从目的原则视角下解读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译本为例
4.系统概括40年的研究成果,引领我国创造性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评林崇德教授的《创造性心理学》
5.夏山学校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现象祛魅与本质揭示——基于马斯洛创造性理论的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