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2.6导体的电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灯泡内钨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灯泡正常 工作时电阻要明显大于不工作时的电阻,所以不工作时电阻小于 484 Ω,A 正确.
【答案】 A
2.将截面均匀、长为 l、电阻为 R 的金属导线截去nl ,再拉长至 l,
则导线电阻变为( )
n-1 A. n R
1 B.nR
n C.n-1R
质量之比为
2,加上相同的电压后,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A. :1
B. :1
C.
:1,长度之比为 :
)
:1
D. :4
【解析】 同种材料的导线体积之比等于质量之比,故 V1 :V2 = :1,面积之比为SS12=VV12//LL12=21×21=41,由 R=ρLS可得RR21=LL12·SS12= 12×14=18,加上相同电压,由 I=UR可得II12=RR21=81.
【答案】 D 【方法归纳】 导体的电阻由 ρ、l、S 共同决定,而 ρ 是由导体 的材料和温度决定的.
跟踪练习 2.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 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 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的灯丝电阻 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的灯丝电阻 D.由于不知道正常工作时灯丝的温度,无法确定电阻大小关系
知识点二 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聚焦
电阻 R
电阻率 ρ
描述对象
导体
材料
物理意义
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 小,R 大,阻碍作用大
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ρ 大, 导电性能差
决定因素
由材料、温度和导体形状决定
由材料、温度决定,与导体形状 无关
单位
欧姆(Ω)
欧姆·米(Ω·m)
联系 R=ρSl .ρ 大,R 不一定大,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不一定大;R 大,
【答案】 C
3.金属的电阻值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所以可以利用铂的 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制成铂电阻温度计,如图所示的 I—U 图象中能 表示金属铂的电阻情况的图象是( )
【解析】 在 I—U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于铂 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斜率应减小,因此能反映金属铂电 阻情况的图象为 C.故正确答案为 C.
B.由 ρ=RlS可知,ρ 与 R、S 成正比,ρ 与 l 成反比 C.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对某一确定的导体当温度升高时,发现它电阻增大,说明该 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但并不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 A、B、C 错.若导体温度升 高时,电阻增大,其原因就是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产生的,则 D 选项正确.
【解析】 金属钨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白炽灯正 常工作时温度高于未接入电路时的温度,因而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电阻 率大一些,从而电阻也大.
【答案】 B
4 新思维·随堂自测 1.一只“220 V 100 W”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 484 Ω,拿一只同样 的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 ) A.小于 484 Ω B.大于 484 Ω C.等于 484 Ω D.略小于 484 Ω
5 新视点·名师讲座 巧用等效思想解决电阻问题
等效思想是高中物理重要的解题方法,当外界条件相同时,物理 规律也应该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地把本不容易求解的问题转化 成较简单的问题,从而为顺利求解创造条件.
将一块半圆形金属片 P 按图甲所示连接,测得 A、B 间的 电阻为 R,然后将 P 按图乙所示连接在电极 C、D 间,此时 C、D 间 的电阻值为( )
重点聚焦
1.公式 R=ρSl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但其他任何材料都有对应的电阻率).
2.计算出来的电阻是某一特定温度下的电阻,因为电阻率 ρ 随温 度变化而变化.
3.R=ρSl 与 R=UI 的比较
公式
R=ρSl
R=UI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也是电阻的决定式
电阻的定义式
说明了电阻由导体的哪些因素决定,可 提供了测定电阻的手段,并不
【答案】 A
5.
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中,a、b、c、d 是它的四个接线柱,P 是 滑动触片.现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动触片 P 向接线柱 c 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则接入电路中的接线柱可能是( )
A.a 和 b B.a 和 c C.b 和 c D.b 和 d 【解析】 P 向接线柱 c 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增大,说明电阻减 小,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故连入电路的接线柱为 a 和 c 或 a 和 d, 故 B 正确. 【答案】 B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答案】 A 【方法归纳】 利用电阻定律确定两种情况下的电阻关系,再利
用欧姆定律确定电流关系.
跟踪练习
1.如图所示,R1 和 R2 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均为正方形 的导体,R1 边长为 2L,R2 边长为 L,若 R1 的阻值为 8 Ω,则 R2 的阻 值为( )
A.4 Ω B.8 Ω C.16 Ω D.64 Ω 【解析】 设导体材料厚度为 h,根据电阻定律 R=ρSl 得 R1= ρh×2L2L=ρh=8 Ω,R2=ρhLL=ρh=8 Ω,B 正确. 【答案】 B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2 新知识·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通过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会控制变量方法和逻
辑思维方法.
2.了解电阻定律,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计算,深化对电阻的认
识.
3.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4.理解电阻率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新知预习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探究 1.探究方案一——实验法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 的关系. (1)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区别 以说 R 与 l 成正比,与 S 成反比
能说电阻与 U 和 I 有关系
只适用于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 液
适用于纯电阻元件
联系 R=ρSl 对 R=UI 补充说明了导体的电阻不取决于 U 和 I,而是取决于导
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特别提醒 (1)对于每一个物理公式都应理解其物理意义,明确是决定式,还 是定义式,进而判定物理量之间是否有正比或反比的关系. (2)导体的电阻由 ρ、l、S 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U 及电流 I 无 关.在同一段导体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中,导体的横截面积随长度的变 化而变化,但导体的总体积不变.
A.R/2 B.R C.4R D.2R
【解析】 将半圆形金属片从正中分割,设每部分电阻为 R0,则 可以看出,两种情况下两个四分之一圆的两个接触端相同,因此可以
认为甲图等效为两个电阻的并联,R1=R10+R10得 R0=2R;乙图等效为 两个电阻的串联,所以 R′=2R0=4R.
【答案】 C 【点拨】 等效思想运用的关键在于找到与题意相符的模型进行
问题探索 ◆想一想 问题 白炽灯灯丝断了后轻轻摇晃灯泡,断了的灯丝还能搭接上, 把灯泡再接入电路时,会发现比原来更亮了,为什么?
【答案】 灯丝断了又重新搭接上,灯丝长度减小,由 R=ρSl 知,l 减小,R 减小,又由 P=UR2知,U 不变,R 减小,P 增大,所以灯泡变亮.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对导体电阻的理解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12021/11/212021/11/2111/21/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212021/11/21November 21, 2021
典例精析
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 ab=2bc.当将 A 与 B 接
入电压为 U(V)的电路中时,电流为 I;若将 C 与 D 接入电压为 U(V)
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A.4I
B.2I
1 C.2I
1 D.4I
【解析】 设沿 AB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 S1,沿 CD 方向的横截面 积为 S2,则有SS21=12.AB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 R1,CD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 R2,则有RR21=ρρllSSba12bc=41,电流之比II12=RR21=14,I2=4I1=4I.
ρ 不一定大,导电性能不一定差
特别提醒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关于电阻和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根均匀导线等分成等长的两段,则每部分的电阻、电阻率 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12021/11/212021/11/212021/11/21
二、导体的电阻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R 与它的长度 l 成正比,与它 的横截面积 S 成反比,还与构成导体的材料有关.
2.公式:R=ρSl . 3.符号意义:l 表示导体沿电流方向的长度,S 表示垂直于电流 方向的横截面积.ρ 是电阻率,表征材料的导电性能. 4.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金 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半导体和电 介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较大, 常用于制作热敏电阻);有些合金如锰铜、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 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方面,b、c、d 与 a 分别有一个因 素不同. (3)实验原理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测得电压便 知道 b、c、d 与 a 的电阻比,进而了解电阻与三个因素的关系.
2.探究方案二——逻辑推理法 (1)由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分析:导体电阻与它们长度关系是成正比 的. (2)由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分析:导体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是成反比. (3)结合实验探究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替代(如题中的串、并联模型),然后再利用模型的相关公式和特性解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