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乐器)《唢呐》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乐器)《唢呐》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唢呐》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介绍了我国的
民族乐器——唢呐,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唢呐的特点和魅力。
教材中还提供了唢呐的图片和简单的乐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唢呐。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可能对唢呐这种民族乐器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途径来感受和认识唢呐,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唢呐这种民族乐器,知道唢呐的特点和魅力。
2.学会歌曲《唢呐》,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认识唢呐: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外形、音色和演奏方式。
2.歌曲学唱:学会歌曲《唢呐》,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3.感受节奏:感受歌曲中的强弱节奏,并能准确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唢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外形特点。
2.音频播放:播放唢呐的演奏曲目,让学生感受唢呐的音色和演奏风格。
3.视频观看:观看唢呐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唢呐的演奏方
式。
4.歌曲学唱:采用分组学唱、接龙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歌曲《唢呐》。
5.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等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强弱节奏。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唢呐的演奏曲目,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种乐器,引出本课
的主题《唢呐》。
2.认识唢呐:展示唢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唢呐的外形特点,并简单介
绍唢呐的演奏方式。
3.学习歌曲:播放歌曲《唢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跟随老师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姿势。
4.歌曲练习:分组学唱、接龙等形式,让学生多次演唱歌曲,熟悉歌词
和旋律。
5.节奏练习:让学生拍手、敲击等动作,感受歌曲中的强弱节奏,并能
准确演唱。
6.展示环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歌曲演唱和节奏展示。
7.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唢呐的认识和感受。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歌曲《唢呐》
八. 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对唢呐的认识和了解。
2.歌曲《唢呐》的学唱情况,包括发音、旋律和节奏。
3.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九.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唢呐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歌曲《唢呐》的学唱效果,是否存在发音、旋律和节奏方面的问题。
3.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
4.课堂和纪律情况,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是否较强。
5.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知识点儿整理:
1.唢呐的起源和发展:唢呐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最初被称为“喇叭”,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唢呐”。
唢呐在我国的民
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婚礼、葬礼、庆典等场合中,唢呐演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2.唢呐的构造和演奏方式:唢呐由吹嘴、唢呐身、喇叭口等部分组成。
演奏时,演奏者用气息通过吹嘴吹入唢呐身,使唢呐发出声音。
唢呐的音色高亢、激昂,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演奏技巧包括吹、吸、吞、吐、吟、揉等,其中“吹”和“吸”是唢呐演奏的基本技巧。
3.唢呐的音阶和调性:唢呐的音阶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部分,共有十四个音。
唢呐的调性有徵、羽、商、角、宫五种,分别对应现代音乐的C、
D、E、F、G五个音阶。
4.唢呐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唢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北方民族音乐中,唢呐演奏成为了一种特色。
唢呐常与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合奏,共同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
5.唢呐的民间习俗:在我国的民间习俗中,唢呐演奏具有特殊的寓意。
例如,在婚礼中,唢呐演奏表示喜庆;在葬礼中,唢呐演奏表示哀悼。
此外,唢呐演奏还用于庙会、庆典等场合,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6.唢呐的传承与保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唢呐演奏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唢呐演奏培训、举办唢呐音乐会等,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唢呐音乐。
7.歌曲《唢呐》的特点:歌曲《唢呐》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歌词描绘了唢呐的优美旋律,旋律中融入了唢呐的音阶和调性。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唢呐音乐的魅力。
8.音乐课堂中的唢呐教学: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音频播放、视频观看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唢呐。
此外,教师还可以学生进行唢呐演奏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唢呐的音乐魅力。
9.唢呐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唢呐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产生了许多独特的音乐作品。
例如,唢呐与摇滚乐、电子音乐的融合,使得唢呐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0.唢呐音乐在电影、电视剧中的应用:唢呐音乐在电影、电视剧中具有特殊的氛围效果。
例如,在古装剧、武侠片中,唢呐音乐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古风氛围;在恐怖片、悬疑片中,唢呐音乐可以增强观众的紧张感。
11.唢呐演奏的礼仪:在传统观念中,唢呐演奏具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例如,演奏者在演奏前需净身、净手,以示对音乐的尊重;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保持端庄的姿态,以展示唢呐音乐的魅力。
12.唢呐音乐的营养价值:唢呐音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陶冶情操、调节情绪、增强身心健康。
长期欣赏和演奏唢呐音乐,有助于培养人的耐心、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3.唢呐音乐的教育意义:唢呐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
学习唢呐音乐,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14.唢呐音乐的国际交流:唢呐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也吸引了国际友人的关注。
在国际交流中,唢呐音乐成为了一种展示中国民族文化的窗口,促进了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同步作业练习题:
1.唢呐起源于()时期?
2.唢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主要应用于()?
3.唢呐的音色特点是()?
4.下列哪种乐器与唢呐不属于同类乐器?()
5.唢呐演奏时的基本技巧包括()?
A. 吹、吸、吞、吐
B. 吹、吸、吞、吟
C. 吹、吸、吞、滑
D. 吹、弹、吞、吐
1.唢呐起源于我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2.唢呐由()、唢呐身、喇叭口等部分组成。
3.唢呐的音色()、激昂,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4.我国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唢呐音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等。
答案:开展唢呐演奏培训、举办唢呐音乐会
5.歌曲《唢呐》是一首具有()的歌曲,歌词描绘了唢呐的优美旋律。
答案:民族特色
1.唢呐在我国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
2.唢呐的音阶和调性有五种,分别对应现代音乐的C、D、E、F、G五
个音阶。
()
3.唢呐演奏时的基本技巧包括吹、吸、吞、吐、吟、揉等。
()
4.唢呐音乐在现代音乐创作中与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产生了许多独特
的音乐作品。
()
5.学习唢呐音乐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
音乐素养。
()
6.请简要介绍唢呐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唢呐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最初被称为“喇叭”,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唢呐”。
唢呐在我国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中占有
重要地位,尤其在婚礼、葬礼、庆典等场合中,唢呐演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2.请简要介绍唢呐的构造和演奏方式。
答案:唢呐由吹嘴、唢呐身、喇叭口等部分组成。
演奏时,演奏者用气息通过
吹嘴吹入唢呐身,使唢呐发出声音。
唢呐的音色高亢、激昂,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演奏技巧包括吹、吸、吞、吐、吟、揉等,其中“吹”和“吸”是唢呐演奏的基本技巧。
3.请简要介绍唢呐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
答案:唢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北方民族音乐中,唢呐
演奏成为了一种特色。
唢呐常与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合奏,共同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
4.请简要介绍唢呐的民间习俗。
答案:在我国的民间习俗中,唢呐演奏具有特殊的寓意。
例如,在婚礼中,唢
呐演奏表示喜庆;在葬礼中,唢呐演奏表示哀悼。
此外,唢呐演奏还用于庙会、庆典等场合,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5.请简要介绍唢呐的传承与保护。
答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唢呐演奏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
承这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唢呐演奏培训、举办唢呐音乐会等,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唢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