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学案(新版)新【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复习
一、复习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3)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
2、教材分析
这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 .学习本单元,要加强诵读,熟读背诵名篇名句,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逐步培养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心领悟课文内容,理解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涵,深层体味作品的意蕴。
孟子散文是学习的重点。
3、中招考点
近年来,河南省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古文为考查范围,注重对词、句、篇
的考查。
2006年、2008年河南中招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鱼我所欲也》的考
查点出了实词的解释和句子翻译外,还有文意理解和迁移运用。
4、学情分析
学生文言基础比较薄弱,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基础知识还需要复习强化掌握,对作
品主旨的理解还需通过练习巩固。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朗读复习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梳理和区分本单元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意
义和用法。
2、通过翻译练习,能运用翻译“五字诀”准确翻译重点文言句子,尤其是一些特
殊句式。
3、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说出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说出文章的主旨。
4、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孟子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同桌合作,梳理本单元重点文言词语。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找出每篇课文的主旨句和几个特殊句式,同桌互相翻译。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能说出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说出文章的主旨。
4、针对目标4,设计一个活动,能说出孟子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朗读复习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梳理和区分本单元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意
义和用法。
2、通过翻译练习,能运用翻译“五字诀”准确翻译重点文言句子,尤其是一些特
殊句式。
复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和字音检测
(1)文学常识检测:
关于孟子及《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主张“仁政”。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孟子两章》
七里之郭 ( ) 米粟非不多也 (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亲戚畔之( )
畎()亩:傅说()
曾()益:胶鬲()
拂()士:拂()乱
《鱼我所欲也》
不为.(wéi)苟得也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蹴.(cù)尔不屑.(xiè)
苟.(gǒu)得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二)课堂复习
(三)两类结构(见ppt)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3、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说出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说出文章的主旨。
4、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孟子思想时代意义及《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
复习过程:
(一)课文背诵复习检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背诵。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背诵。
3、《鱼我所欲也》全文背诵。
(二)课堂复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