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安静乖巧的中等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安静乖巧的中等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我的德育案例
背景:我在网上的教育论坛上看到这样两句话:“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句笑话的大多是‘两头 '的学生,中等生很少”。
“优等生受重视,后进生受关怀,中等生无人理”。
仔细想想,中国的现行教育的确如此。
因为在各种考试中,优等生可以提高各个学科的优分率,在升学中能为学校争几个重点名额;后进生的进步能稳定班级秩序,能成为老师“转化后进生”的德育材料。
而中等生呢?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就是:品行一般、成绩中等、认真值日、按时完成作业、很少让老师操心、也很少为班级争光的学生。
他们在班级中不惹眼、不惹事,对优等生取得的好成绩不嫉妒、不羡慕,对后进生的捣乱也无动于衷。
他们习惯把自己当成是班级的旁观者,对班级的事情抱一种“安安静静,看潮起潮落”的心态。
正是他们的“不为”和“安静”,成了最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的学生,这些学生就像一群灰色的小鸟,行走在教育遗忘的边缘。
中等生就像一块被撂荒的土地,需要老师和班主任去耕耘。
我们在耕耘这块土地时,不仅需要耐心、爱心,还需要找准适合他们的方法。
我们班苏雅茹、刘涛就是典型的中等生,从来不迟到、不旷课、不惹事、不做事。
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长处。
措施:给安静的中等生插上飞翔的翅膀,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一,让中等生懂得:成功不拒绝失败
中等生的性格往往比较内向,这种性格在学校教育上,就表现为:上课不愿举手发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等,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怕失败、怕同学嘲笑。
这时,班主任就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一些或大或小的例子告诉他们:“失败”这个词确实令人讨厌,但“失败”这种现象却离我们很近。
试看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是一帆风顺的?而我们学生: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考试成绩不理想、体育成绩不达标、得不到别人的欣赏,, 都是一种失败。
这说明人
生道路上的失败不可避免,经历失败也是一种学习。
一个人只有经得起失败,在生活中才不会被困难压倒。
班主任就要积极创造机会,给安静的中等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帮助他们起飞。
周一升旗,轮到我们班级上台展示,作为奔学测的领头羊,要展示高二(5)班最优秀的一面,按常理,当然要有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展示。
考虑到优秀生对上台展示这样的机会以后会有很多,而对于默默无闻的中等生来说,可能上了十几年的学,都没有在面对上千人的场合说过话,对他们来说,既是挑战,当然更是机遇,一个挑战自己、展示自己的机遇。
但是要让他们很轻松愉快的去展示,应该是不可能的。
我在众多中等生中选择了刘涛和苏雅茹。
苏雅茹在班级里就像空气,来不来,在不在,有没有人注意到。
刘涛极其安静,在高一时,妈妈把他送进校园,因为找不到教室而回去,如此三番两次才报名入学。
进入高中以来,刘涛安静、不惹事,很少迟到,拖地、扫地也比较好。
但是什么活动也不参加,他说自己什么也不会,不喜欢在大家面前露脸。
当我告诉苏雅茹和刘涛,让他们代表班级发言时,第一反应都是:为什么是我??!!我不去。
再劝说,回答是:“不参加,绝不!” 安静的孩子都有一颗倔强的心,我耐心的和他们分析: 1.你表现非常优秀,可以完美代表我们班级; 2.写好稿子念,不会有问题,你很安全。
3.只是发言,不是演讲比赛,你不会失败。
苏雅茹在得知还有三天准备时间、不用脱稿、念错了也没人注意到的前提下答应了,刘涛有点犹豫,有点动摇,又有点担心,我想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但不想逼孩子太紧,怕给他留下阴影。
让刘涛回去自己想想,再决定。
第二天,苏雅茹很开心又有点羞涩的的告诉我,她已经背熟了!我及时对她的积极准备给予肯定。
刘涛则有点疲惫的告诉我,他还是不想参加,我知道,对于一个安静了十几年的学生,让他突然站在上千人面前,念一大段稿子,是很有压力的。
我退而求其次:你可以不在主席台上介绍,但是你学的那么好,在班级里,给自己班级的学生介绍自己冲学测的秘籍,好吗?挑战下自己,帮助下同学。
最终,刘涛在班级里断断续续的念了两分钟,尽管有同学们的打趣,尽管不是很流畅,看着满脸通红、激动的刘涛,我还是大力表扬了他。
对于苏雅茹,我是背后给了她一个小贴纸:祝贺你,你战胜了那个羞涩的自己!自信的人最美。
第二,让中等生知道:他们的增量很重要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关注中等生,给他们飞翔的翅膀。
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被老师遗忘的学生,老师不仅在关注他们,而且还很重视他们。
同时强调:既然他们是学校和班级的主力军,是学校和班级的中坚力量,那么他们就不能再充当“看客”,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学习和各项活动中。
学校举行艺术节,学校要求每班选送4 幅艺术作品,我对我们班级的要求则是:一幅作品加2 分,上不封顶,多多益善,看质量,更重数量!在重数量的号召下,大批作品收过来,有的同学剪纸左一幅右一幅,越做越漂亮。
很多安静的中等生悄悄的、默默的做了好多作品。
花瓶、剪纸、折纸、我则大力表扬,让这些安静乖巧的中等生有事可做,有展示的平台,又很有安全感。
最后我们班级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这该归功于中等生的大力参与。
第三、让中等生坚信:向前迈一步,还得靠自己
“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解决关键在学生自己。
不管老师告诉他们多少大道理,最后都必须强调: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只是引路人,起引导作用,有时甚至可以与他们同行,但是,要想真正走出中等生的困境,向前迈一步,还得靠自己。
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有可爱之处,虽然他们在班级里都是几十分之一,而在家里却不同,他们代表的是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幸福。
所以,只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才符合如今倡导的“均衡教育”。
班主任在将教育的阳光洒向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那些为数众多的中等生。
只有让中等生也充分享受到教育的阳光,教育才能真正均衡,而中等生们也会朝着优秀生的行列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