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12月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12月份)
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名句默写。

(10 分)
,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9)晏珠《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的千古奇偶句是“,。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进入三月以来,梅花湾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朱砂梅、美人梅、绿萼、垂枝梅等 200 多个品种的梅花竟相开放,娇艳的花朵沿着斗龙港天然河道依次点缀.形成了景区特有的水韵梅花景观。

此时,中国·大丰第三届梅花文化节如火如 tú地进行,梅花花开最盛,姹紫嫣红,美不盛收。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点缀.()如火如 tú()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 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
....时,元宵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B.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尓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

C.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
....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
D.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煞费苦心
....,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

B.再过四年,盐城人出脚就可乘上“复兴号”列车,大约 1 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大上海。

C.2020 年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D.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5.下面语段横线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将是一个古老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故事。

①而今天,我们充满自豪,“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②1894 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一开篇就浩叹“中国积弱,至今极矣”。

③这位革命先行者,终其一生也未能见其心心念念之中国“发奋为雄”,“振兴中华”徒留怅然。

④明天,我们更充满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6.名著阅读。

(10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红岩》中江姐带川北城门口发现丈夫被害,后来从双枪老太婆口中得知,丈夫是因为掩护群众撤退而被捕的。

B.《格列佛游记》中“慧駟”们教育子女学习克制、勤勉以及整洁等课程,还训练子女沿着陡峭山坡上下奔跑,以提高它们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C.《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⑵阅读A、B两段文字,请你回答问题。

(4分)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阿长与<山海经>》)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五猖会》)
①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答:A. B.
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答:A. B.
(3).名著阅读。

(4分)
A轻轻抱起“监狱之花”,把深切的爱意,和那些自己未必能实现的理想,尽情灌注在幼小的花朵上:“孩子,心爱的孩子!你看红旗,这是你爸爸妈妈留下来的……”她连连亲着“监狱之花”的脸,又爱怜地凝视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她似乎觉得幼稚的孩子完全能够听懂她的话:“孩子啊,快点成长吧!叔叔娘娘们将举起这面红旗,去参加战斗,还要亲手将红旗托付给你……”
以上文字选自长篇小说《》,文中A处的人物是。

小说通过、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忠于理想,宁死不屈的女共产党人形象。

7.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5分)
【提信息】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

(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谈理解】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2分)
【言心声】材料四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

(1分)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8-9 题。

(5 分)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8.简述首句中的“不系船”在全诗中的作用。

(2 分)
9.题目中的“事”指什么事?全诗表达诗人怎么样的生活情趣?(3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 10-14 题。

(16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①。

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⑤,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⑥,亦验其辞于王前。

田忌遂走。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说:通‚悦‛,感情和睦。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劝说,说服。

⑤为大事:这里指谋反夺权的事。

⑥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2 分)
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12.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13. 邹忌在甲乙两文中的形象有何不同?(4 分)
14.田忌离开之后,齐国逐渐失去了强国的地位,可见国家的强盛需要哪些条件。

(2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

(14 分)
学会赏识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

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

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

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

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

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

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

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

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

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

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

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

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⑤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

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

两人终
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

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

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

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简要分析说明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4分)
18.说说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9—23 题。

(20 分)
桃花朵朵
葛取兵
①一夜春雨,几场春风,桃花便开了。

②农家村舍的屋前屋后,一株株桃树灿然开放,如乡下朴素的女孩子靥然的笑脸,让刚从冬日里走过来的身心‚唰‛地站在阳光下,温暖清新。

③桃花,最好是开放在乡村的柴扉旁,唐朝节度使崔护的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桃花‛,几乎成了桃的名片了。

只是崔护做梦也没想到,他被后人记住,却是得益于那株唐朝的桃花了。

时光悠悠,那株唐朝的桃随岁月的河水早已飘远,零落成泥,但名不见经传的业余诗人崔护的名字却如季季桃花依旧在春天的时节里光彩夺目。

④而我们对于桃花更多的只是一种口福的渴盼。

桃对于我们的童年,满是遐想,生动而甜蜜。

桃子是我们童年里最好的水果了。

黄灿灿的香蕉、红彤彤的苹果,有我们的眼中,仅仅只是课本的知识,抑或是电影上的一种道具而已,无法勾起我们的口水。

⑤我最喜欢的还是乡下的桃。

乡下的桃是朴实的,正如乡村朴实的泥土、朴实的庄稼、朴实的房子,让我怀恋一生。

在乡村,一树一树的桃安静地蹲在屋前院后,如朴实的乡下妇人,不动声色地拉扯着家常,幸福而从容。

⑥桃,是童年最好的朋友。

桃花开了,每一朵桃花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颗甜美的桃子。

桃花在童年的眼中,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希望。

⑦五月端午时分,阳光已是格外的明媚,如生动活泼的水环绕着村庄。

一树一树的桃子壮实地吊在枝叉间,洇(yīn)红着小脸,咧着小嘴,望着童年在笑。

这是桃李收获的季节。

我们的小肚子常常胀得鼓鼓的。

桃子吃多了,极容易拉肚子。

我们只管嘴巴子过瘾,顾不了这么多了,心甘情愿地一天跑好几次茅房。

⑧桃子们被父母亲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挑到城里去买。

又换成油盐、布匹,有时父母亲也会给我们带来花书包、黄军帽,抑或是小人书。

五月是童年的快乐时光,我们像小狗一样在村庄里嘻戏打闹,爽朗的笑让村庄年轻了许多。

⑨其实,桃并不是村庄的专利。

在山坡上,在小路边,在河岸旁,是谁随意地扔下的一枚桃核,第二年春天,它们竟。

破壳而出,长成了一株小小的桃树,瑟瑟地偎。

在杂草丛中,却让我们惊喜。

⑩我们有时会把它们移植到院落,父亲说,这野生的桃,就让它们在村外‚野‛着吧,那才是它们的天堂。

我们有些不舍,但是很快一株弱小的桃就在鸡的琢食,猫狗的打闹,牛的践踏下,消失了……现在我终于明白,其实,人也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存在就是合理,平安就是幸福,自由就是快乐。

⑪于是,这野生的桃,一株、二株、三株,在田野在山坡在河堤,东零西落地生长,无人问津,自生自灭。

一年,二年,三年,它们努力地生长着,一路磕磕碰碰。

⑫有一年春天,它们突然绽放了,一树桃花,如点燃的小火把,大人们不以为意,却温暖在孩子们的眼中,亮丽在绿意葱茏的田野。

后来有小小的青桃在枝叉间探头探脑,茸茸的,仿佛一群青葱少年,挤着挨着在看我们。

我们也挤着挨着在看它们。

⑬但是他们是怎么也长不大的孩子,当屋前院后的桃长得肥肥美美的时候,它们依旧是桃核般大小,涩且硬,无法让人入口。

大人说,这叫‚狗屎桃‛。

⑭父亲把这些‚狗屎桃‛摘回来,放在谷糠里,不动它,不理它,好象是在较劲似的,足足焐上个把月,再翻出来,这桃便软了,用手轻轻地一扳,桃便成了两半,洇红的桃肉,一枚小小的桃核。

入口,绵软,有些甜,又有些浅浅的酸味。

⑮正是这酸且甜的‚狗屎桃‛,让我的童年、少年在快乐中多了一种滋味。

⑯春日的阳光下,又见桃花朵朵,如一串串的小火把,点燃了我的童年,温暖着我童年的梦。

19.文章第③节引用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什么目的?(3 分)
20.简析第⑨段划线句的作用。

(3 分)
21.根据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6分)
①在乡村,一树一树的桃安静地蹲在屋前院后,如朴实的乡下妇人,不动声色地拉扯着家常,幸福而从容。

(从修辞手法角度)
②第二年春天,它们竟.破壳而出,长成了一株小小的桃树,瑟瑟地偎.在杂草丛中,却让我们惊喜。

(结合加点词语赏析)
22.概括第⑩段主要内容,并说说作者由此感受到的生活哲理。

(4 分)
23.结合全文内容,试评价父亲处理“狗屎桃”的做法。

(4 分)
三、作文( 60 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命中,令人惊喜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愉悦快乐时的意外体验:平淡生活的意外反思,成功时刻的意分领悟:人际变往的意外提醒,处身自然意外警示...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答题纸
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6.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⑵阅读A、B两段文字,请你回答问题。

(4分)
①A.
B.
②A.
B.
(3).名著阅读。

(4分)
《》,A处的人物是。

、。

7.(5分)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

(2分)材料一:
材料二: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2分)
【言心声】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

(1分)
11.(2 分)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12.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
(2)
13.(4 分)
15.(2分)
16.(4分)
17.(4分)
18.(4分)
21.根据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6分)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