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诚信·感恩(王曙摄影散文之7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着·诚信·感恩(王曙摄影散文之789)
王曙摄影散文之789
执着·诚信·感恩
任何一位摄影人的人品德行,不仅仅通过作品的体现和透析能够觉察到,而是通过平时的言与行,所做的事情是否言而有信,心中所惦记和思索问题的纯净,是否做到拍摄风光的心中有美好山河,拍摄人文的心中有普通百姓。
有这样的自觉和担当便让人肃然起敬,那种穿透力极强的正能量,给社会带来温暖。
作品折射作者的人品,作品再华丽但是作者缺乏好人品那也是废品。
有一位摄影人拍摄了一幅春光图,前景是一株盛开的桃花树,画面充实而秀美,这位先生为了别人不再能够拍摄到同样的内容,竟然拿斧头砍去这株桃树。
还恬不知耻地吹嘘自己的作品是“空前绝后”的,这样的人品只能遗臭。
在浙江温州永嘉县有那么一位执着的摄影家。
他一辈子恪守在家乡,拿他的话来说“我的摄影就是守候在家门口”。
从19岁开始从父辈那里继承摄影手艺后就将镜头始终对准永嘉楠溪江迤逦的山山水水,老百姓的生活和大大小小的社会变迁。
今年66岁的他,拥有十几万张的底片,还有大量的数码图像(其中包括相当珍贵的“文化大革命”动乱年代拍摄的图片)。
昨天,他和我商量,打算将所有的这些凝聚了他一辈子心血的记录无私地捐献给国家,让这些极为珍贵的记录楠溪江四季秀丽风光,记录山里老百姓朴实善良和勤劳,记录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一个缩影,极为美丽山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照片找到一个最佳的归属,发挥出社会应有的作用。
他一辈子出版了许许多多(13册)的的画册,昨天我翻阅着刚刚出版的新作《中国楠溪江》,心里泛起一股崇敬之情。
我凝视着这位来自大山里的摄影家,感觉到他那颗纯净的心是如此高尚。
山里人的淳朴一直感染着他,熏陶着他,他几十年来用双脚丈量了楠溪江的土地。
楠溪江一共有四条清澈现底的溪流(菇溪、西溪、楠溪、仁溪),706个行政村,1972个自然村,他都走过拍摄过,几
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和生命的全部。
让他最难忘怀的一件事,在1984年的春天,他凌晨4时赶到偏僻的石染村拍摄。
那里的景象美极了,他疯狂地拍摄着,奔跑着,雨水将浑身浇湿,摔了好几个跟头,弄得如同一个泥猴。
到了下午二时才发现自己早饭和中饭都没有吃,饥饿难忍。
那个山区基本上没有人家,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座茅草屋,住着一位老大娘,说明缘由后,大娘赶紧取来地瓜丝粥,饿极了的他一口气喝五大碗,大娘在一旁看着,又心疼又可笑。
临走时他拿出半斤粮票和五毛钱给大娘,大娘真诚地说:“这么多人都到我这里吃过饭,从来我不收钱的”。
他拗不过大娘,便取出相机给大娘拍照,大娘高兴地接受了,但觉得自己穿的太破旧了,回屋从橱柜里取来结婚时穿过的“的确良”布衫欢天喜地的拍了照。
他回城后将照片冲洗出来放大,请乡长特意给大娘送去。
后来大娘逢人便讲:“这是县里来到摄影师给我拍的,是乡长亲自送给我的”,成了一段佳话。
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小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他一辈子的摄影作品获奖和发表刊登的次数几乎很难数的清,所有的得到的奖金和稿费都原封不动地丢进一个抽屉之中。
直到前1996年他才整理了封尘很久年的奖金和稿费,发现这是一笔可观的费用。
面对这些用心血换来的钱,他想到了那些每次下乡拍摄时的乡亲们,结交的山民朋友不知其数,经常因为拍摄天时已晚,村民就情地为他安排住宿,做饭给他吃,说什么也不收他的钱,如同亲人一般。
几十年来,他心中时时刻刻地惦记着这些善良村民的恩情。
于是他萌发了一个念头,要回到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们那里,力所能及地去感谢他们。
当他与妻子商量后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帮助他筹划如何去感谢,带什么样的礼物。
他背着相机,开始了一个村一个乡的“寻亲访友”的感恩行动。
遗憾的是许许多多的曾经帮助过他拍摄活动的老人们已经离世,有的老人在他到达的前几天刚刚离开人间,这让他伤感不已,抱怨自己来晚了。
于是就加快了回访的步伐,凡是曾经有恩他的,都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后代拍摄全家福照片,然后装裱加框后,带着礼物送到他们家里。
在他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叫执着,并不一定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选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用信仰,用责任一辈子地去恪守,坚持到底,用精力和心血将这一件事干好,个社会留下能够回忆的痕迹;
在他的事迹中我们受益到什么是诚信,诚信是立世之本,做人的底线。
在我们人心比较浮躁的当下,信用匮缺,经常见到一部分摄影人为了拍摄照片,请当地老百姓协助,或者拍摄他们,信誓旦旦地承诺,甚至以“人格担保”说一定会将照片送给他们。
但是以后往往如同泥牛入海,无影无踪,导致老百姓再也不相信摄影人。
而他说到做到,再难也要实现自家的承诺;
在他的行为之中我们感悟到什么是感恩,他是一位平凡的人,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耿耿于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于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却宽宏大量地原谅。
有一段时间因为他拍摄的楠溪江作品的优秀,被大量刊用,引起市里和当地影协的一些俗气的人的妒忌,千方百计地挤压,排斥他,让他失去很多的机会。
现在我们说起这些事,他告诉我们:“应当也要感谢他们,让人在压力和逆境之中学会坚持和拼搏。
”。
他就是,温州市永嘉县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叶新仁先生。
2019.9.7
叶新仁先生的作品(选)
《我的父老乡亲》
《楠溪舴艋舟》
《山里人喜事多》
《老屋》
《楠溪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