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优化训练地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配套课件第四章章末整合提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整合(zhěnɡ hé)提升
第一页,共21页。
第二页,共21页。
第三页,共21页。
[真题 1] (2013 年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 之一。图 4-2-19 示意(shìyì)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图 4-2-19
第四页,共21页。
(1)最适宜(shìyí)该模式的是( )
No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图 4-2-24。新疆轮台(位置
见图 4-2-24)盛产小白杏。(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有经验、有技术,可 以保证炒制杏核的质量
Image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有经验、有技术,可以保证炒制杏核的质量。
的经验丰富。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第二十页,共21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章末整合提升(tíshēng)。读图提取信息水稻种植和甘蔗种植,水稻种植主要分布 在秦岭。图 4-2-20。(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4)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第十六页,共21页。
答案:(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fāzhǎn)
平差异
(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sùdù)快;水平高
(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引领苏北腹地(fùdì)的发展
(4)质量(内涵发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页,共21页。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 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 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zuòyòng)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的农(产1)品评之价一。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zìrán)条件。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shuōmíng)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
义乌加工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 的优势条件。
第十九页,共21页。
答案:(1)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
)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C.乙国的就业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答案:(1)A (2)B (3)D
第十一页,共21页。
[真题 4] (2013 年江苏卷)阅读(yuèdú)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
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zhìliàng),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
第八页,共21页。
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zhōuwéi)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
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
条件。
(2)棉花易储存(chǔcún)、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
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jīdì));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
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水
(2)杏核晒干后便于(biànyú)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
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zhǔyào)自然因素。
运往市场。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工人素质高,
(3)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足,市场意识强,发展(fāzhǎn)经济
答案(dáàn):(1)D (2)B
济效益。该模式也利用沼气池提供沼气清洁能源。
第六页,共21页。
பைடு நூலகம்
[真题 2] (2012 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zīliào)并结合所学知识
成下列(xiàliè)各题。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图 4-2-20 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 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 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 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wàidì)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 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 ,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 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 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第九页,共21页。
[真题 3] (2012 年海南卷)自 20 世纪 60 年代,甲国开始在临 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 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yuánliào)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 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图 4-2-21)。据此完成(1)~(3)题。
图 4-2-21
第十页,共21页。
(1)据图文资料推断(tuīduàn),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jiàgé)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zījīn)较雄厚
(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C.研发能力
B.交通运输 D.环境质量
(3)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
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
材料二:图 4-2-22 是2011 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kōngjiān)结
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构规划示意图,图 4-2-23 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第十二页,共21页。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 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五页,共21页。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zhànlüè)。 请将适宜的城镇
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tiánxiě)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dìqū)______苏中地区(dìqū)______苏北地区(dìqū)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huánɡ huái pínɡ yuán)
C(2.)辽循东环丘农陵业对建设美丽乡村D.闽的浙主丘陵要(zhǔyào)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第五页,共21页。
点拨:第(1)题,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生产(shēngchǎn)与气候关系。 读图提取信息水稻种植和甘蔗种植,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 -淮河以南,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福建、第台(湾2)等题热,带本、题亚考热查带循气环候农区业。的结意合义两和者乡可土以地得理出(dì该lǐ)。地该位模式有 于 渔闽业浙养丘殖陵,,种故植选业等D。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化,提高经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
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5)② ③ ①
第十七页,共21页。
[真题 5] (2013 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jiéhé)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xiàliè)要求。
图 4-2-24
第十八页,共21页。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 4-2-24)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 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fǎnfù)试验,研究出炒制此 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 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
图 4-2-22
第十三页,共21页。
图 4-2-23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kōngjiān)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tèdiǎn)主要
____________。
图 4-2-20
第七页,共21页。
(1)推断并说明这些(zhèxiē)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zhèxiē)地区
植优质(yōuzhì)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品(shàngpǐn)棉销售,请解 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第一页,共21页。
第二页,共21页。
第三页,共21页。
[真题 1] (2013 年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 之一。图 4-2-19 示意(shìyì)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图 4-2-19
第四页,共21页。
(1)最适宜(shìyí)该模式的是( )
No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图 4-2-24。新疆轮台(位置
见图 4-2-24)盛产小白杏。(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有经验、有技术,可 以保证炒制杏核的质量
Image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有经验、有技术,可以保证炒制杏核的质量。
的经验丰富。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第二十页,共21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章末整合提升(tíshēng)。读图提取信息水稻种植和甘蔗种植,水稻种植主要分布 在秦岭。图 4-2-20。(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4)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第十六页,共21页。
答案:(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fāzhǎn)
平差异
(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sùdù)快;水平高
(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引领苏北腹地(fùdì)的发展
(4)质量(内涵发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页,共21页。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 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 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zuòyòng)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的农(产1)品评之价一。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zìrán)条件。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shuōmíng)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
义乌加工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 的优势条件。
第十九页,共21页。
答案:(1)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
)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C.乙国的就业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答案:(1)A (2)B (3)D
第十一页,共21页。
[真题 4] (2013 年江苏卷)阅读(yuèdú)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
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zhìliàng),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
第八页,共21页。
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zhōuwéi)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
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
条件。
(2)棉花易储存(chǔcún)、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
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jīdì));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
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水
(2)杏核晒干后便于(biànyú)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
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zhǔyào)自然因素。
运往市场。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工人素质高,
(3)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足,市场意识强,发展(fāzhǎn)经济
答案(dáàn):(1)D (2)B
济效益。该模式也利用沼气池提供沼气清洁能源。
第六页,共21页。
பைடு நூலகம்
[真题 2] (2012 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zīliào)并结合所学知识
成下列(xiàliè)各题。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图 4-2-20 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 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 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 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wàidì)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 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 ,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 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 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第九页,共21页。
[真题 3] (2012 年海南卷)自 20 世纪 60 年代,甲国开始在临 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 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yuánliào)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 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图 4-2-21)。据此完成(1)~(3)题。
图 4-2-21
第十页,共21页。
(1)据图文资料推断(tuīduàn),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jiàgé)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zījīn)较雄厚
(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
C.研发能力
B.交通运输 D.环境质量
(3)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
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
材料二:图 4-2-22 是2011 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kōngjiān)结
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构规划示意图,图 4-2-23 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第十二页,共21页。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 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五页,共21页。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zhànlüè)。 请将适宜的城镇
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tiánxiě)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dìqū)______苏中地区(dìqū)______苏北地区(dìqū)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huánɡ huái pínɡ yuán)
C(2.)辽循东环丘农陵业对建设美丽乡村D.闽的浙主丘陵要(zhǔyào)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第五页,共21页。
点拨:第(1)题,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生产(shēngchǎn)与气候关系。 读图提取信息水稻种植和甘蔗种植,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 -淮河以南,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福建、第台(湾2)等题热,带本、题亚考热查带循气环候农区业。的结意合义两和者乡可土以地得理出(dì该lǐ)。地该位模式有 于 渔闽业浙养丘殖陵,,种故植选业等D。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化,提高经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
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5)② ③ ①
第十七页,共21页。
[真题 5] (2013 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jiéhé)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xiàliè)要求。
图 4-2-24
第十八页,共21页。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 4-2-24)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 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fǎnfù)试验,研究出炒制此 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 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
图 4-2-22
第十三页,共21页。
图 4-2-23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kōngjiān)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tèdiǎn)主要
____________。
图 4-2-20
第七页,共21页。
(1)推断并说明这些(zhèxiē)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zhèxiē)地区
植优质(yōuzhì)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品(shàngpǐn)棉销售,请解 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