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学生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学生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
第一单元成长之歌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围绕“成长之歌”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诗歌、童话寓言故事、童话小说节选。
诗歌《少年》激昂高亢,诗人用火一般的热情讴歌了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充满无限希望的少年。
童话寓言故事《小松树》快乐向上,通过写小松树长得越高看得越远,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小溪流的歌》欢快活泼向前奔跑,感受着成长的快乐,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催人上进。
三篇文章的阅读让孩子们从中感悟到成长的道路,有灿烂的阳光,也有无情的风雨,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奋斗的艰辛,成长的历程犹如一首歌,时而高亢,时而婉转……
古诗《游园不值》用简短的四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游园不遇好友而失望之时,却意外发现伸出墙外来的杏花时的惊喜。
一枝出墙的红杏让人想起满园的春色。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三类练习:一类是练读容易读错的字;第二类是成语积累:成语接龙、成语故事;第三类通过背诵和书写的方式积累格言警句。
“探究与发现”中让学生体会“反复”修辞手法在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
口语交际围绕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大胆、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合理、巧妙、有礼貌地说服别人投自己一票。
习作以“我不……”为题让学生写心里的想法,表达自己真实情感,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相互交流,修改作文,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单元总体目标
1、学会27个字,会认24字。
理解关键词的意思,积累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练习复述。
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关键句的含义,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初步认识“反复”的修饰手法,体会反复出现的内容在句中的作用,感悟其表达效果。
6、感受诗歌、寓言、童话各文体的特点及不同表达方法。
三、具体要求
第二单元为人之道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围绕“为人之道”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书信、记叙文、童话。
书信《给家乡孩子的信》字里行间表达了巴金对家乡孩子们真挚的爱和真诚的希望,并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鼓励孩子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记叙文《万年牢》叙述了父亲做糖葫芦认真、实在,后来被一家大字号请去,由于老板变着法儿赚钱,偷工减料,他毅然辞去了工作,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童话《巨人的花园》描写了巨人离开家,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耍,花园里的景色优美,充满生机,当巨人把孩子们赶走后,花园里一直是冬天。
后来巨人把孩子们留下,春天也跟着来了,花园里鸟语花香,一派生机。
三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积极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学习为人之道。
古诗《泊船瓜洲》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作者眼前所看到的美景,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浓郁的思乡之
情。
“语文乐园”中基础部分安排了两类练习:一类是辨析、积累意思相近的词语或成语,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精美;二类是在背诵、书写名言警句和阅读书信中学习“为人之道”。
“探究与发现”让学生比较概括写与具体写的不同表达效果。
口语交际围绕“给妈妈一个惊喜”的话题,让学生既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又学习如何去孝顺长辈。
习作是编一个童话故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表达。
综合性学习“演课本剧”,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单元总体目标
1、学会28个字,会认15个字。
积累词语名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等方式,体会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比较概括写与具体写的不同表达效果。
6、感受书信文体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三、具体要求
第三单元学习之法
一、单元内容
“学习之法”单元中,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寓言故事、记叙文。
寓言故事《滥竽充数》、《画蛇添足》语言简洁、生动,故事虽浅显,却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学习不能自作聪明,要勤奋踏实,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熟能生巧》是根据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笔记小说《卖油翁》改编的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描写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对话和互相观摩的情景,说明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实践的道理。
《莫泊桑拜师》通过记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的故事,表现了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及福楼拜循循善诱、关心后辈的名师
风范。
三篇文章的阅读能让孩子们领悟到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清明》以通俗、自如之极的语言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茫然若失的心情。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三类练习:一类,积累与“看”有关的词语;二类,积累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或成语故事;三类,背诵抄写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
“探究与发现”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掌握观察的方法。
“习作”学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留心观察的习惯,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掌握 24 个生字,会运用;准确认读21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寓言所表达的深刻寓意。
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学习从多角度留心观察同一事物,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来。
6、学习记叙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具体要求
第四单元英雄赞歌
一、单元内容
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然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小英雄们机智勇敢的形象,却依然让我们肃然起敬。
本单元围绕“英雄赞歌”的话题,安排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现代诗歌、记叙文、中篇小说。
《我站在铁索桥上》是一首现代诗,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高歌英雄土地,英雄人民。
《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一位勇敢坚强的小红军,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拖累别人,最后牺牲了的故事。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
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一个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
三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者的英勇、机智、大无畏的精神,让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心中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祝福之情。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两类练习:一类是正确书写词语,不写别字;二类是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自主阅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探究与发现”学习用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式,尝试改写。
习作以“意想不到的收获”为题,让学生写自己的经历,从中得到有意的启示。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掌握29个生字,会运用;会认1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现代诗歌的节奏,并背诵。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品读感悟,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及蕴含的情感。
5、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6、学习用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式,尝试改写。
三、具体要求
第五单元神奇的世界
一、单元内容
“神奇的世界”这个单元中,虽安排了三篇说明文,但说明方法各不相同:《神奇的机器人》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现代社会千奇百怪的机器人,各种新型机器人已在历史的舞台闪亮登场,并能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秦兵马俑》运用联想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我国古代享誉世界的历史奇迹,走近那藏在地下的百万雄兵,千乘战车,我们一定会被“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宏伟壮观折服,为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而自豪。
《荷兰风车》用拟人化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闻名遐迩的荷兰风车,风车是荷兰发展生产的最大功臣,荷兰人已经把风车当作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
孩子们在潜心阅读本单元时,不仅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而且还能领悟到是“人类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我们这个神奇的世界。
古诗《浪淘沙》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大胆新奇的想象,浪漫地表现了黄河咆哮的磅礴气势。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一类练习:积累成语、名言。
自主阅读短文,从中受到启迪。
“探究与发现”了解引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及用法。
“口语交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巧妙、合理地说服别人,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习作《好吃的水果》,通过学习范例,学会观察、记录、写清楚自己所观察的事物,并在相互交流、互相修改的过程中分享习作的快乐,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掌握30个生字,会运用;会认2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
3、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揣摩说明事物的语言特点,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能感受“同主题,同文体”说明方法的不同;能认识不同语境中引号的不同作用。
三、具体要求
第六单元中国文化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围绕“中国文化”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文体分别为记叙文、散文。
《看戏》记叙的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当年在北京露天劳动剧场演出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动人场景;散文《吆喝》回忆了旧北京街市上令人怀想的不绝于耳的叫卖声;散文《中国结》介绍了近几年流行受宠的饰物中国结,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的浓情。
三篇文章的阅读让孩子们深深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内心对民族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古诗《墨梅》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质朴的语言,赞美墨梅不求人夸的美德,表达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四类练习:一类是积累与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有关的名诗名句;二类是了解中国的建筑名胜及汉字的历史;三类是积累成语。
“探究与发现”让学生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习作《谢谢你》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感恩。
“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能主动采用访谈、上网等多种方式,了解中国的节日习俗。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掌握28个生字,会运用;会认2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品味语言文字,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初步感悟散文的特点。
三、具体要求。
第七单元人与自然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的话题安排了3篇课文,文体分别为科普说明文、童话、散文。
科普说明文《变幻多彩的地球》以朴素自然的语言,介绍了地球不同色彩的衣服,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神奇、美丽和可爱。
童话《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站在儿童的视角,描写了豆花庄美如画卷的自然环境,小动物们快乐幸福的生活。
散文《灰椋鸟》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古诗《题西林壁》是一首理趣诗,作者即景寄意,因物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三类练习,一类是积累气象谚语,二类是了解京九铁路所经过的省市地名,及祖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三类是抄写、诵读名言警句。
自主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探究与发现”学习“运用列表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口语交际《大家一起行动》,要求学生围绕“怎样办好一期关于环境保护的板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习作《假如我是……》,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围绕环保问题开放性地自由习作。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掌握22个生字、新词,会运用;认识26个生字,能读准字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中的精彩片断,积累语言,领悟语言的精妙。
3、能通过朗读和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推敲、品味,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
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学习“运用列表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具体要求
第八单元智慧人生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以“智慧故事”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古代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通过不同的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出人们的聪明才智,说明了智慧在社会生活中作用巨大。
古代历史故事《纪晓岚吟诗》中,纪晓岚借助伟大的认知能力,在极短的时间里,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为人类的文学宝库增添了一枝奇葩。
民间故事《印度王公的大米》(一)、(二)中的婵德拉,年纪虽小,却智慧无穷,她运用数学知识和高明的策略,巧妙地夺回了被王公剥削去的大米,要回了村民的土地,拯救了穷人的生命,使耕者有其田。
三篇文章的阅读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智慧是创造美好事物、创造幸福的原动力,它如灯塔,如金钥匙……
古诗《枫桥夜泊》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地描绘了秋夜景象,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语文乐园”基础部分安排了两类练习,一类是诵读古诗名句,感受汉语语言的丰富多彩;二类是练读顺口溜,训练快速朗读;三类是积累格言警句、成语。
“探究与发现”学习人物对话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符号有相应变化的语言表达方法。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好朋友”,让学生根据文本提供的故事情节,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提高对“好朋友”的认识,懂得怎样做“好朋友”。
以“一次特别的活动”为题习作,写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给学校的建议”。
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掌握30个生字、新词,会运用;能准确认读1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积累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
3、能通过朗读、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结合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特点,并学习人物的美好品格。
4、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5、学习人物对话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符号有相应变化的语言表达方法。
三、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