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拟青霉多糖对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合集下载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 姚磊,王静,赵海田.香菇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甜菜糖业,2004,3:27-30.[2] 赵和平,张心团,马振声,等.抗肿瘤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30(4):462-465.[3] 唐省三,朱晓琴.复合真菌多糖的抗肿瘤及免疫增强作用初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5):599-600.[4] K.Noel Masihi, Katja Madaj, Henny Hintelmann,et al.Down-regul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moderate reduction of interleukin-1β,but not interleukin-6 or interleukin-10,by glucan immunomodulators curdlan sulfate and lentinan[J].Int J Immunopharmac,1997,19(9/10):463-468.[5] Schepetkin IA, Faulkner C L, Nelson-Overton L K,et al. Macrophage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Juniperus scopolorum[J]. Int Immunopharmacol, 2005,5(13-14):1783-1799.[6]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医学出版分社,2004: 171.[7] 陈秀芳,金丽琴,吕建新,等.蝉拟青霉对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 18(6): 694-697.[8] 金丽琴,吕建新,袁谦,等.蝉拟青霉对大鼠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1, 31(6): 344-346.[9] 陈秀芳,金丽琴,吕建新,等.蝉拟青霉减轻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2, 32(6): 351-353.[10] Schepetkin IA,Quinn MT.Botanical polysaccharides:macrophage immunomodulation and therapeuticpotential[J].IntImmunopharma-col,2006,6(3):317.[11] 段博文,李运,刘昕,等.柳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杂志, 2010, 35(11): 1467-1468.[12] 沈新蛾,龚珊,蒋量红,等.复方虫草精华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13(4):327-330.[13] 张劲松,贾薇,邢增涛,等.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提取物及其各纯化组分生物活性的比较.菌物学报,2004,23(1):85一92.[14] Kim GY,Lee JY,Lee JO,et al.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m-munostimulatory effect of a novel 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 extracted from Phellinuslinteus[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06, 70(5):1218.[15] Raveendran N,Sonia R,Reshma R,et al.Immune stimulatingprop-erties of a novelpolysaccharide from the medicinal plant Tinospora cordifolia[J].Int Immunopharmacol,2004,4(13):1645.[16] 董永杰,单铁英,岳峰,等.枸杞多糖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362.[17] Popov SV,Golovchenko VV,Ovodova RG,et al.Characterisation of the oral adjuvanteffect oflemnan,a pectic polysaccharide ofLemna minor L[J].Vaccine,2006,24(26):5413.[18] WangD,Li X,Xu L,et al.Immunologic synergismwith IL-2 and ef-fects of cCHMIs onmRNA expression of IL-2 and IFN-gamma in chickenperipheral Tlymphocyte[J].Vaccine,2006,24(49-50):7109.[19] 陈西广,张冀伸,李润秋.鬼毛针中水溶性多糖的研究[J].真菌学报,1990,9(2):155-160.[20] 徐秋萍.中药药理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4,10(2):280-331.[21] 朵存莲.浅淡中药在兽医临床的双向调节作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5):115-116.[22] 曲章义,郭彩玲,凌秋,等.香芪口服液增强非特异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1,32(10): 908-910.[23] Sun JL,Hu YL,Wang DY,etal.Immunologic enhancement ofcom-pound Chinese herbalmedicinal ingredients and their efficacy comparison with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J].Vaccine,2006,24(13):2343.[24] Kong XF,Hu YL,Yin YL,et al.Chinese herbal ingredients are ef-fective immunestimulators for chickens infected with the Newcastle disease virus[J].PoultSci,2006,85(12):169.[25] WuY,SunH,QinF,etal.Effectofvariousextractsand a polysaccha-ride from theedible mycelia of Cordyceps sinensis on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gainstovalbumin in mice[J].Phytother Res,2006,20(8):646.[26] Siegell,LinTL,Gieicher.Theredeell immune system(J).Lancer,1981,2(8246):556.[27] 杨运高,陈先明,傅江南,等.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44.[28] 应自忠,张慧,韩志红.壳多糖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9):831.[29] 廉宜君,谷新利,李炳奇.从中药方剂中提取的复合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7,39(10):50-52.[30] 单俊杰,王顺春,刘涤,等.黄芪多糖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3):61-65.[31] Cold spring harbor.Signal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immune sys-tem[M].New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1999(sympo- sium64):71-78.[32] 陆德源.现代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0(15):65.[33] YangT,Jia M,Meng J,et al.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Angelica sinensis[J].Int J Biol Macromol,2006,39(4-5):179.[34] Chen X,Hu ZP,Yang XX,et al.Monitoring of immune responses to a herbal immuno-modulator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Int Immunopharmacol,2006,6(3):499.[35] Zhao L.Changchun Zhongyiyao Daxue Xuebao 2006;22(3):67-68赵雷.中药多糖类物质的应用研究与现状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67-68.[36] Balachandran P,Pugh ND,Ma G,et al.Toll-like receptor 2-depen-dent activation of monocytes by Spirulina polysaccharide and its immune enhancing action in mice[J].Int Immunopharmacol,2006,6(12):18.[37] 徐军发,侯敢,黄迪南,等.酵母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2, 23(2): 67-68.[38] Chen X,Hu ZP,Yang XX,etal.Monitoring of immune responses to a herbal immuno-modulator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Int Immunopharmacol,2006,6(308):499.[39] LimTS, Na K, Choi E M,etal. Immunomodulating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Panax ginseng[J]. J Med Food,2004,7(1): 1-6.[40] Kim K A, Choi S K, Choi H S. Corn silk induces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murine macrophages [J]. ExpMol Med, 2004,36(6):545-550.[41]Schepetkin IA, Quinn MT. Botanical polysaccharides: macrophage immunomodulation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J]. Int Immunopharmacol, 2006,6(3): 317-333.[42] Kim GY, Oh YH, Park YM. Acidic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Phellinus linteus induces nitric oxide-mediated tumoricidal activity of macrophages through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nd protein kinase C[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3,309(2):339-407.[43]Chanq CL,Liao JC,Kuo L.Macrophage arginase promotes tumor cell growth and suppresses nitric oxide-mediated tumor cytotoxicity[J].Cancer Res,2001,61(3):1100-1106.[44] Soini Y,KalosK,Puhakka A,et al.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healthy pleura and in malignant mesothelioma[J].BrJ Cancer,2000,83(7):880-886. [45] GiYK, Gap SC, SangHL, eta.l Acidic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Phellinus linteus enhances through the up-regulation of nitric oxid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from peritoneal macrophages [J]. J Ethnopharmaco,l 2004, 95(1): 69-76.[46] Kun YL,Young JJ. Macrophage activation by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Astragalusmembranaceus [J]. Int Im-munopharmaco,l 2005, 5(7-8): 1225-1233.[47] Nose M,Terawaki K,Oguri K,et al.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 by crude polysaccharide fraction obtained from shoots of Glycyrrhiza glabra and hairyroots ofGlycyrrhiza uralensis in vivo[J].Biol Pharm Bull,1998,21(10):1110.[48] 张劲松,李卫军.肿瘤免疫抑制与治疗[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24(1):50-53.[49] 米蕊芳,张宏冰.雷帕霉素在免疫抑制和肿瘤抑制中的双重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12):1329-1331.[50] 张艳,梁华平.黄芪多糖对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理探讨[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5,7(2):41.[51] 石焱,弓小雪,那婕.牛大力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4):530-532.[52] 许爱华,任莉,郑媛媛,等.银杏外种皮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8,22(1):69-72.[53] 王惠珍.盐酸左旋咪唑搽剂可安全方便地提高机体免疫力[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13):16.[54] 董兰凤,刘京生,苗智慧,等.附子多糖对H22和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9):14-17.[55] 刘建东.赤雹果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2): 40.[56] XU L,CHEN H,XU H,et al.Anti-tumour and immuno-modulation effects of triptolide-loaded polymeric micelles[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2008,70(3):741-748.[57] 陈秀芳,金丽琴,吕建新,等.蝉拟青霉减轻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2, 32(6): 351-353.[58] 邵树军,刘彩玉,刘雄伯,等.牛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2,9(1):57.[59] 宋春华,金明,陈京,等.保元汤醇提取物不同途径给药对小鼠体重及免疫器官的影[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8,10(3):39-41.[60] 于丽萍,邹碧珍,李新玉,等.真菌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生物技术,1998,8(2):38-40.[61] 吴小丽,蔡云清,赵岩,等.蒲公英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163-165.[62] 王莉,何赟绵,姚全胜.毛蚶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9,24(4):340-342.[63] 张艳,梁华平.黄芪多糖对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理探讨[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5,7(2):41.[64] 吴宪瑞,孔令员、淦洪.黑木耳多糖的医疗保健价值.林业科技,1996,21(3):32-33.[65] 甘勇,吕作丹.阿魏蘑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研究.菌物系统,200l,20(2):228-232.[66] 于敏,沈业寿,梅一德,等.蜜环菌菌索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生物学杂志,2001,18(4):16-19.[67] 贺新怀,席孝贤.中医药免疫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9)406-409.[68]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7-88.[69] 赵玉珍,陶上乘,王英华,等.小叶黑柴胡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J].中药材, 1998,21(6):307.[70] 李映丽,吴万兴, 鲍德虎,等 .魔芋甘露聚糖免疫作用的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1999,28(4):68-70.[71] 徐月清,曹志然,李立萍,等.灵芝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9,16(1):18-20.。

Orai1和STIM1在衰老大鼠平滑肌细胞中的变化及对血管收缩的调节作用

Orai1和STIM1在衰老大鼠平滑肌细胞中的变化及对血管收缩的调节作用

KH2 O41 2 mmof P . l L,Mg O ・7 O 1 2 mmo/ S 4 H2 . l L,
N HC 3 5 2m ]L和 g c s 1 . m lL 。 a O . mo 2 / l oe 1m o ) u 1 f 13 方法 .
13 1 血 管环 的制 备 ..
白表达减少有关。
11 实验 动 物 .
雄性 S D大 鼠 , 洁 级 , 轻 大 鼠 清 年
l 0只 , 4月龄 , 3— 老年 大 鼠 8只 ,6~1 l 8月龄 , 自 购 安徽 省实 验动 物 中心 。 自由进 食饮水 , 自然采 光 , 室 温 维持在 (4 ± 1 ℃ 。 2 ) 12 药 品 与 试 剂 S I 1抗 体 购 自 Ao oe公 . TM lm n

mmo / L L,Mg O4・ H2 . S 7 O 1 2 mmo l fL,Na O3 5 2 HC . 2
m o L和 g cs 11m o L ; 钾 溶 液 ( a1 ml / l oe1. m l ) 高 u / N C
58 mmo/L, KC1 6 mmo/L, Ca 2 2. mmofL, l 0 l C1 5 l
与年轻 大 鼠相 比 , 年大 鼠颈 老
总动脉 V MC中 S C S O E显著减 弱 , 可能与 O a 1和 S I 蛋 ri TM 1 关键词 颈总动脉 ; 血管平滑肌 ; 钙库操纵 的钙 内流 ; 基质相
Q4 9 1
司; r 抗体购 自Poc 公司 ; Oa 1 i r i S 荧光二抗 D ne. oky
主要离子通道类型是瞬时受体 电位(r s n r e- t ni te p a e c t o n a, R ) o pt tl T P 超家族 。近几 年, r ei J 有研 究 J

多吃蘑菇更健康?漫谈真菌多糖的营养保健功能

多吃蘑菇更健康?漫谈真菌多糖的营养保健功能

一条腿的蘑菇更健康?漫谈真菌多糖的营养保健功能提到食物营养,现代营养学认为: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不如吃一条腿,这里所指“一条腿””是指蘑菇等食用菌类食品。

蘑菇别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等,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的统称,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理想的天然食品及功能食品原料。

食用菌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七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其营养素的比例符合现代健康食品的要求: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矿物质丰富、富含维生素等,适合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人群及慢病人群对食物营养的需求。

故营养专家推荐的健康饮食的标准是“荤素搭配,菇类必备”。

食用菌还含有丰富的真菌多糖,目前已知的天然多糖化合物约300多种,如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藻类多糖、细菌多糖等,其中关于真菌多糖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之一。

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具有抗病毒、抗凝血、降血脂、抗肿瘤、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现已被开发成多种药物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真菌多糖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真菌的细胞壁中,是由醛基和酮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的高分子聚合物。

有螺旋状的三维立体结构,其构型近似于DNA,是一种β型的多糖。

也是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

因其进入体内后不会被消化、分解、吸收,能够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能发生药理活性。

因此,是一类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功效十分显著的活性物质。

真菌多糖一般分为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高等真菌多糖主要是胞内多糖,它主要存在于菌丝体的细胞壁或细胞间质中.通过普通粉碎不能提高其含量的是胞外多糖,反之则是胞内多糖。

真菌多糖主要分布于真菌的菌丝、子实体及其发酵液中。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王思芦;汪开毓;陈德芳【摘要】食用真菌多糖是一种从食用真菌中提取获得的安全无毒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国内外学者对食用真菌多糖在医学、药理学、食品科学等领域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许多食用真菌最为显著的生物学活性是其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影响免疫细胞信号Ca2+、NO、cAMP和cGMPd的转导与活化等.部分食用菌多糖如香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已被用于辅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肿瘤以及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综述了食用真菌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食用菌资源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2(033)011【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作者】王思芦;汪开毓;陈德芳【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4真菌多糖(fungus polysaccharide)一般指从真菌的子实体、菌丝体及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单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它能够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是多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

现代研究表明,真菌多糖生物活性复杂多样,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照、抗溃疡等。

目前对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最为广泛,报道最多的是它的免疫调节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已从高等担子菌中筛选到200余种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物质,我国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食用真菌多糖近30种[1]。

六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比较_马兴铭

六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比较_马兴铭

六种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比较马兴铭 赵进昌(兰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兰州 730000) 提 要 目的:比较枸杞多糖、猪苓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六味中药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巨噬细胞吞噬试验、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计数AN AE+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判断B细胞功能。

结果:六种中药多糖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提高小鼠血液ANA E+T淋巴细胞百分率,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但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能力不同。

结论:枸杞多糖加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最强,灵芝多糖显著提高小鼠外周血中A NA E+T淋巴细胞数量而上调T细胞功能,茯苓多糖增强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最强。

关键词 中药多糖;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细胞 多数补益中药多糖具有上调免疫功能的活性,那一种中药多糖增强免疫作用最强,文献报道甚少,为此筛选出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大的枸杞子多糖(Lycium Bararum Po lysaccharide, LBP)、猪苓多糖(Polyporus Umbella tus Polysaccharide,P U P)、茯苓多糖(Po riacocos Poly saccharide,PPS)、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 saccharide,G LP)、黄芪多糖(A strugus Polysaccha-ride,APS)、当归多糖(Am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六味中药多糖,通过研究其对小鼠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的影响,比较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强弱,以筛选增强免疫功能最强的中药多糖。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六种中药多糖均由兰州医药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所提供,剂量为100mg/kg。

1.2 动物 健康普通级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g~22g,由兰州医学院实验动物室提供。

1.3 方法 小鼠随机分7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与枸杞多糖、猪苓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6个实验组。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

第一章绪论功能性食品:强调其成分能对人体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必须符合的4个方面:1、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2、功能必须明确、具体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须营养素的需求;3、功能性食品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机能的特定人群研制生产的。

4、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分类:1、消费对象:日常功能(婴儿日常功能食品、学生、老年人)、特种功能2:科技含量: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

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不是中间产品或加药产品:功能性食品药品目的保健康复治病毒副作用基本无毒或无毒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剂量按机体正常需要自由摄取按医生的处方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经人体、动物实验证明其有某种生理功能,且应具有这种功能功能因子及改因子结构、含量、作用机理和在食品中的稳定形态。

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1、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2、基础研究不够,3、主要研究非传统的食品形态、价格较高,4、监督管理难度大,5、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

功能因子:功能性食品中起生理作用的成分,也称生理活性成分、有效成分和功效成分。

分类: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糖类),功能性脂类,氨基酸、活性肽与活性Pr,vit和其类似物,矿物元素,植物活性成分、皂苷、生物碱、有机硫酸物,益生菌、双歧杆菌。

活性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等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糖。

真菌多糖功效:1免疫调节功能、2抑制肿瘤、3延缓衰老、4抗放射作用、5降血糖、降脂、抗疲劳。

植物多糖功效:1降血糖、2抑制肿瘤、3延缓衰老、4抗疲劳作用、5调节免疫功能。

来源:人身多糖、车前草粘多糖、山药粘多糖。

膳食纤维:人体消化酶不能消化、不被小肠吸收、在大肠内部分或全部发酵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类似物。

种类及化学组成:1、膳食纤维及其衍生物:吡喃葡萄糖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连多糖。

多糖对人体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多糖对人体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多糖对人体抗衰老作用的研究XiXi1.前言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六七十岁就衰老死亡,其实是一种早衰。

虽然没有人能长生不老,但克服早衰,延缓衰老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到目前为止,对衰老发生的机理有众多的学说,如遗传学说、自由基学说、交联学说以及免疫功能下降学说等等[1]。

衰老过程主要是指生物体健康状态下的生理性老化改变,因此应该将其与生物体的病理损伤区别开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整体衰老又有一个累积性的内涵,包括生理的、病理的、甚至生物体外伤的积累。

应该指出的是,衰老不是一种疾病。

衰老死亡可以是无疾而终的生理逐渐衍变过程。

当然,衰老与疾病却又是不能分割的:衰老会引起免疫能力下降,体质下降而诱发疾病;反过来种种疾病也会加速机体的衰老,尤其是加速某一个或是某几个身体系统(器官)的相对独立的衰老。

多糖作为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中,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基本物质之一,在控制细胞分裂、调节细胞生长及维持有机体正常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在生物体中不仅是作为能量资源和构成材料,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于一切细胞膜结构中,参与生命现象中细胞的各种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多糖与免疫功能的调节、细胞与细胞的识别、细胞间物质的运输、癌症的诊断与治疗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它还能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3],从而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衰老等作用。

因此,对多糖与人体免疫及衰老的关系的研究在近年来越来越广泛。

2.有关衰老的学说2.1自由基伤害衰老理论1956年Harman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向科学界正式提出了自由基伤害衰老假说。

支持这个假说的证据来自于在X-射线照射情况下,可以在种种实验模型内观察到因辐射而引起的能够造成生物体系损伤的氧自由基的产生。

因此认为衰老很可能是由于以氧自由基为主的种种生物化学自由基给生物组织带来的伤害性影响的积累。

多糖的功能

多糖的功能

多糖功能学院:食品学院班级:2010级研究生二班组员:杨春宇张瑞红田雪娇李佩然刘玉帝魏连会安月齐佳朱琪1.植物多糖的概况多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多种生物体中,尤其是动物细胞膜、植物细胞壁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一类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是构成生命体的分子基础之一。

多糖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主要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以及微生物多糖3类。

自1960年以来,人们陆续发现多糖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它不仅可以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还可以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抗辐射等方面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

迄今为止,已有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其中从植物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

因为它药理活性强,来源广泛,细胞毒性低,安全性强,毒副作用较小,已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

2.植物来源多糖的组成多糖以多种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根据它的存在部位,可将之分为4类:细胞内多糖、细胞壁多糖和细胞外多糖。

前者除淀粉形成颗粒外,其他以溶液或高度水合状态存在于液泡中,这些主要为果聚糖和甘露聚糖;细胞壁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其他基质多糖,同时含有非糖聚合物如蛋白质、木质素等,细胞壁多糖主指半纤维素和果胶类,半纤维素为可被碱溶的植物多糖,果胶则多为半乳糖醛酸聚糖;细胞外多糖主指树胶和粘胶,成分复杂,有半乳聚糖、半乳糖醛酸鼠李聚糖、葡聚糖醛酸甘露聚糖、木聚糖、木葡糖和其他型多糖。

植物来源多糖大多为植物的渗出液,如阿拉伯胶、黄源胶,可做食品、药品及工业原料[2]。

2.1 降血糖功能植物多糖能够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影响糖代谢酶的活性,促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作用,从而抑制糖异生。

其降血糖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肝糖原、促进外周组织器官对糖的利用;促进降糖激素和抑制升糖激素作用;保护胰岛细胞;以及调节糖代谢酶活性等方面[2]。

南瓜多糖南瓜降糖作用的类型不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南瓜高碳水化合物的降血糖作用不显着,而南瓜的低碳水化合物的降血糖作用明显 [23]。

中药调节免疫功能及延缓大脑衰老实验研究概况

中药调节免疫功能及延缓大脑衰老实验研究概况
源自1 中药对免疫 功隧的调节
随着年龄 的增 长 . 机体 的免疫功能逐 渐下 降, 这是 引起 人体衰老 的原 固之一 . 中药 通过延 缓免疫器官 的衰退 . 高 提 机体 免疫 功能而 延缓 衰老 对中药调 节免疫功能 的研 究主要
表 现 在 E 下几 个 方 面 : ^
率最低 . 至安 全区所用时 间昂长 . 跑 与青年组 比较差异 有非 常显著性 , 各绪对 组能提高 老年大 鼠的记忆 能力 . 短跑 至 缩
照 组 胸腺 呈 明 显 退化 。 。成 方 养 生 抗 衰 合剂 ( 出黄 芪 、 归、 当
2 2 对瞄 内神经递质 的影 响 橱秀伟用实验证 明何首乌 醇 提取物能够抑制 易老化 小鼠脑 MAO 的活性。。MAO 为去 甲肾上腺素 ( NA) 和多 巴胺 ( DAb 约灭 活酶 . O 活性陆低 . MA
淋巴细胞增殖 反应 . 可轻 度增强 L S诱 导的 脾脏 B淋 巴 也 P
细胞 增 殖 反 应 . 时 还 能 提 高 正 常 小 鼠 脾 脏 抗 体 形 成 细胞 同 数 。 2 延 缓 大 脑 衰老 作 用
开心散对大 鼠脑中 DA能神经元 夏 5 T 能神经元可 能有 一H
激 活 作用 。 综上 所 述 . 药调 节 免 疫 功 能 及延 缓 大 脑 衰 老 作 用 是 多 中
哈 尔 滨 市 第 六 医院 (5 0 0 黑龙江省 育达 药业公 司 10 3 )
摘要
近年 来 中药调 节免疫 功能及 延缓 大 脑衰老 的 实验 研 究 , 现 中药的 作用 表现 在 以下 几 发
个 方 面 : 节 免 疫 ( 加 免 疫 器 官 重 量 、 高机 体 细 胞 和 体 液 免 疫 琦 能 ) 延 缓 大 脑 衰 老 ( 高 老 年 大 调 增 提 ; 提 鼠 的 记 忆 能 力 、 响 脑 内神 经 递 质 的含 量 ) 。 影 等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植物多糖是普遍存在于自然植物界中的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

植物源的多糖类化合物拥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活性以及降血糖、降血脂活性和抗氧化等的独特功能,而且大多数毒性较小,在预防疾病上优于其他化合物,因此其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此外,由于多糖本身在质量标准、表征鉴定等方面有自身研究难度和特殊性,有待于深入研究。

现对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多糖(polysaccharides)又称多聚糖,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由单糖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基本物质之一。

其中植物多糖是普遍存在于自然植物界中的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大部分植物多糖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呈粘液状,遇乙醇能沉淀。

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数百万,是构成生命活动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与维持生命功能密切相关[1]。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糖除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生物学效应外,还有抗衰老、降血糖、抗凝血等作用,且对机体毒副作用小,因此,对多糖研究已成为食品行业热门领域。

我国对多糖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由于生物学、化学等学科飞速发展,我国对多糖及其复合物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研究越来越深入。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多糖生物活性与其结构、分子量溶解度、粘度等因素有关,其高级结构比一级结构在活性决定方面起更大作用。

由于上述因素差异性,决定多糖具有丰富多彩生物活性。

1 植物中多糖的测定1.1 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多糖的分离纯化是指多糖研究中获取研究对象的过程。

一般这一过程包括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3步。

其中分离纯化是多糖研究的关键,其成功与否、效果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后续研究的可行性与可信度。

所谓分离就是将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多糖解离出来的过程。

从植物中提取多糖,一般先用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提取除去脂溶性杂质,然后根据不同的溶解度选择一种溶剂进行萃取[2]。

组胺对老龄大鼠肠黏膜分泌型IgA分泌调节的影响

组胺对老龄大鼠肠黏膜分泌型IgA分泌调节的影响

组胺对老龄大鼠肠黏膜分泌型IgA分泌调节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小肠引流液中分泌型IgA(sIgA)的含量,观察组胺对老龄大鼠肠黏膜sIgA的分泌调节。

方法将20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

制模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立即给予小肠内100 ng/ml浓度组胺灌注,对照组大鼠用同样方法向小肠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4 h后将肠引流液放入超低温冰箱保存待检。

结果对照组大鼠肠引流液中sIgA平均含量为(26.38±12.24)mg/L,实验组大鼠肠引流液中sIgA平均含量为(38.26±15.18)mg/L,对照组大鼠肠引流液中sIgA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

结论给予小剂量组胺肠内灌注,可促进老龄大鼠肠黏膜sIgA的分泌,增加肠液中sIgA的含量。

【关键词】组胺;老龄大鼠;肠黏膜免疫;分泌型IgA肠黏膜免疫是由肠相关淋巴组织的细胞群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免疫防御体系,可有效地阻挡肠道内上百种寄生菌及其毒素向肠腔外组织、器官易位〔1〕。

Walser〔2〕等报道,组胺受体阻断剂可降低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容易导致肠道细菌易位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而肠道给予小剂量组胺有保护肠黏膜屏障和抑制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3,4〕。

目前,虽有许多组胺对肠黏膜免疫屏障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但未见组胺对老龄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保护作用方面的报道。

本实验旨在通过小剂量、低浓度的组胺肠道内灌注对老龄大鼠肠黏膜分泌型IgA(sIgA)分泌的调节,探索组胺在老龄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保护中的作用,为保护老年人肠黏膜屏障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雄性24月龄SD大鼠20只,体重260~280 g,购于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实验前进行适应性饲养48 h,均未发现异常。

蝉花

蝉花

蝉花蝉花(Isaria cicadae Miquel)俗称大虫草,属于虫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经发现的530多种虫草中,金蝉花、冬虫夏草仅仅是其中的两种;是一种外形具有“动物”和“植物”形态特征的奇妙生物,根是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分枝开花,花粉为乳黄色也称为”蝉花孢子粉“,简单地说就是”种子“,具有繁殖功能。

其形成过程是蝉的幼虫在蝉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具而只剩下一个躯壳。

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逐渐转化为有性阶段具有繁殖功能的”蝉花孢子粉“,渐从顶端分枝”发芽“形似花朵,故而称为蝉花。

其中以江苏茅山、江苏溧水的金蝉花品质最佳。

中文学名蝉花拉丁学名Isaria cicadae Miquel[1]别称蝉蛹草、蝉茸、冠蝉、胡蝉、蜩、螗蜩、唐蜩界真菌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ion)亚门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纲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目肉座菌目(Hypocreales)科虫草科(Cordycipitaceae)属棒束孢属(Isasia)种蝉花分布区域我国长江以南、欧美、日本等国[1]目录1历史记载2形态结构▪菌核▪孢梗束▪孢子粉3成分特征4药理作用5性状6功能▪滋补▪抗疲劳▪催眠▪镇痛▪免疫▪其它7吃法▪金蝉花泡水▪金蝉花老鸭汤▪金蝉花土鸡汤▪金蝉花神仙粥8相关药物9物种分布10生长习性11易被混淆为商品蝉花的一些虫草▪奇异弯颈霉▪屋久岛线虫草12金蝉花1历史记载南北朝(公元五世纪)雷斆《雷公炮炙论》记载:“凡使,要白花全者。

收得后于屋下东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细用之。

”隋唐甄权的《药性论》记载:“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冠状,谓之蝉花,最佳。

味甘寒,无毒。

主小儿天吊,惊痫瘈,夜啼心悸。

”宋朝苏颂《图经本草》中有“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

多糖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多糖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细胞 外还 能提 高 C L的活性 ,但不 能增 加 N T K的活
性。
—曼曼曹簟簟
1 I 对 淋 巴 细胞 的作 用 .
淋 巴细胞 是 人体 内数 量较 多 的细胞群 之一 ,在 免疫 应答过 程 中起 着 核心的作用 。K i 等( 9 7 研 ei 19 ) j
Sn (98发现 ,在去除 T细胞 和 巨噬细胞 ag等 19 ) 后 ,当归 多糖 (ne n 还 能增 进 B细 胞 的有 丝 分 agl ) a 裂 ,同时增加 体液 中 I g的含量 。 因此 他们认 为 当归
翻= 辞博览
20 02年碧 i 期
2 8—
维普资讯
多糖 能直接作 用 于 B细 胞 ,而非 通过其他 细胞 因子 的激活作用 。T细胞 不受当归多糖 的直接影 响 ,但 有 次级调 控作 用 。研究还 发现 当归多糖能 增强 B细 胞
细 胞 因 杀伤 和溶 解细 茁或靶 细 胞 、中和病 毒 以外 .还
具有对 免疫 复合物 的调理 作州 、趋 化功 能以 及调节 T 、B细胞免疫 功能等作 用 ,不 同多糖 可对补体 产牛
不 同 的作 用
人参 活性 多糖 s一Ⅱ A能 提 高 吞 噬 细 胞恬 , Y sio (9 7 认 为人参多糖 能直接激 活人 的单核 ohk 等 19 ) 细胞 ,并分 泌 出白细胞介素 一 (L一8 。I 8I ) L一8是 一 种较强 的趋 化 因子 .隧趋化 并激 活 中性 粒 细胞 .促 进其 溶酶体酶 活性 和吞 噬作用 ,对 嗜碱性糕细胞和 T 细 胞 也 有 一 定 的趋 化作 用 :此 时 I L一】也 会 随 着 I 一8 量的升 高而增 加 ,I I 含 L一】 一种 具有众 多生 是 物 活性 的炎性 细 胞因子 ,能促 使 B淋 巴细 胞产 生抗 体。体外 试验 还表 明 s l —I A不会诱 导 T一淋 巴细胞 产生 I L一2 ,因此可 以认 为 s A主要 是通 过激 活 一Ⅱ 人单 桉巨噬细胞来发挥其免疫作 用的 S r v 19 ) 验 表 明 .从 Sl evl r eg (9 9 试 e i n u ai 取 e g s提 的果胶 多糖 P 、P 、P l 2 3和角质 多糖 C 能提 高外 围 1

一种抗辐射作用蝉花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一种抗辐射作用蝉花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抗辐射作用蝉花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柴一秋,金轶伟,厉晓腊,陈官菊,刘又高,王根锷申请号:CN202111561238.8
申请日:20211216
公开号:CN114057906A
公开日:
20220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辐射作用蝉花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涉及抗辐射技术领域。

本发明研究蝉拟青霉多糖分离提取的最佳条件,以及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组分的抗紫外辐射作用,并根据CFU确定蝉拟青霉多糖抗辐射作用的活性物质的大致分子量范围,为进一步分离提取抗辐射物质的分离提纯提供实验基础。

一定分子量范围的蝉拟青霉多糖具有抗紫外辐射的作用,以多糖分子量范围为300000~1000000的蝉拟青霉多糖的抗辐射效果最好,并且人工栽培蝉花会产生大量培养残基,利用培养残基分离提取活性多糖,具有资源循环利用,延伸蝉花栽培产业链,增加收入。

申请人: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地址:325088 浙江省温州市锦山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田灵菲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三七多糖功效与作用

三七多糖功效与作用

三七多糖功效与作用三七多糖,又称三七糖、糖芪、草黄冠糖,是从三七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丰富多糖。

它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保健品、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七多糖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氧化功效氧化是人体新陈代谢中不可避免的过程,但过度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对人体细胞造成损伤。

三七多糖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反应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研究表明,三七多糖对心血管系统、肝脏、肺部和胃肠道等重要器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二、免疫调节功效三七多糖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白细胞生成及增殖,提高抗体水平,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增加NK细胞的活性等,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三七多糖还能够调节免疫反应的平衡,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导致的炎症等疾病。

三、抗肿瘤功效三七多糖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多糖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等,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此外,三七多糖还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四、抗菌功效三七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病毒的复制。

研究表明,三七多糖可以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抗体的产生等方式,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缓解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功效外,三七多糖还具有调节血糖、降脂、抗衰老、促进肠道蠕动等作用。

其中,调节血糖、降脂作用是三七多糖应用于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中的常见功效。

研究发现,三七多糖可以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三七多糖还可以促进脂肪酸的氧化代谢,减少脂肪合成,降低血脂水平。

此外,三七多糖还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多糖能够延缓老年大鼠的衰老进程,提高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老年大鼠的纤维化病变等。

虫草粉金蝉花主要成份简介

虫草粉金蝉花主要成份简介

虫草、金蝉花的主要成份简介虫草和金蝉花的有效药用成份共有感觉三千多种,这里介绍主要的几种。

金蝉花是虫草中的一种,是蝉所产的卵掉到地上,经过孵化变成若虫。

然后钻到地下,吸食树根汁液,经过七至八年时间逐渐长大后,到每年七月左右气候变暖,便爬出地面,爬到树上脱壳变成蝉。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幼虫会感染各种病菌在脱壳前死去,只有少部分能够爬到地面。

其中更少一部分在快要到达地面时也会死去。

这一部分死在了快要出土的位置。

它们中凡感染了蝉拟青霉菌死亡的,便会在其头部长出一蔟白色子实体,这便是金蝉花。

金蝉花既是虫草中的一个品种,当然也具有虫草所含各种药用成份。

所不同的是,经过许多生物学界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金蝉花含有3900多种人体必须的物质。

许多宝贵的药用成份都比冬虫夏草高得多。

可见用金蝉花来替代冬虫夏草,其效果要比冬虫夏草好得多。

然而因为金蝉花现在可以人工繁殖,所以金蝉花的价格比冬虫夏草要便宜得多。

科学家们的研究还发现,金蝉花菌丝体粉的药用成份,比金蝉花的药用成份含量还要高。

所以现在的商家们销售的,几乎全是金蝉花的菌丝体粉。

同样网上也有销售冬虫夏草菌丝体粉的厂家,其价格大约是五千多元一公斤。

如果自己生产,无论金蝉花菌丝体粉还是冬虫夏草菌丝体粉,其成本价每公斤都只需几元钱而已。

看看一件商品的成本价与销售价相差多少!这就是本人要借助平台向大家传授金蝉花菌丝体粉和冬虫夏草菌丝体粉制作技术的道理所在。

金蝉花菌丝体粉和冬虫夏草菌丝体粉为什么能够治病,而且是能够治疗如肾衰竭这样的大病,那是因为它含有许多特别宝贵的天然药用成份的缘故。

请大家继续往下看完各种资料。

虫草粉金蝉花的药用成份。

一.腺苷。

脂肪加蛋白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转换成葡萄糖。

葡萄糖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生成腺苷,其中辅酶Q十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腺苷与三个磷酸根结合形成三磷酸腺苷ATP,它是直接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

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研究结果表明:腺苷对人体心脏有着独特专一的作用。

宁夏枸杞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宁夏枸杞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枸杞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枸杞多糖枸杞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肾养肝、润肺明目等功效,所以一直受到中外医学家与食疗专家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了枸杞子的药理与成分的研究。

近年来,国外专家通过大量药理研究,又发现枸杞具有调节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延缓衰老及抗脂肪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同时还发现枸杞中的枸杞多糖是上述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因子。

在枸杞干果中枸杞多糖含量大于6%,枸杞鲜果原汁中枸杞多糖含量大于1.5%,枸杞鲜果浓缩汁中枸杞多糖含量大于4.5%。

枸杞多糖(LBP)是由六个中性单糖一阿拉伯糖(ARA)、分子式(CH20H(CHOH)3CHO ;半乳糖(GAL) 、分子式C24H42O21 ;鼠糖(RHA)、分子式C6H12O5 ;木糖(XYL)、分子式C5H10O5 ;甘露糖(MAN)、分子式(C5H11O5CHO ;葡萄糖(GLU) 、分子式(C6H12O6 等糖链与肽链以共价键形式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

枸杞多糖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外对它的药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且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现将枸杞多糖在药理及临床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一、免疫调节作用在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方面:枸杞多糖(LBP) 对处于不同功能状态的巨噬细胞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LBP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是通过激活了细胞产生巨噬细胞活化因子介导的[1] 。

巨噬细胞活化后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蛋白水解酶活性氧及其他各种介质,并发挥抗感染、抗肿瘤及抗衰老等作用[2] 。

在特异性免疫作用方面:LBP 能增加总T 细胞及TH 亚群百分比,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白介素2(IL 一2)和肿瘤坏死因子仅基因表达水平[3]。

LBP 可增强小鼠对TD 抗原刺激的抗体反应,增强溶血空斑数并增强巨噬细胞和NK 细胞活性[4] 。

枸杞子能明显促进ConA 活化的脾淋巴细胞DNA 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对DNA 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IL-2 产生的影响基本是相平行的[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蝉拟青霉多糖对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杨介钻1,卓 佳2,陈柏坤2,金丽琴3,吕建新2,李兰娟13(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3;2.温州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3;3.温州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浙江温州325023)[摘要] 目的:研究蝉拟青霉水提物多糖对老龄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以生理盐水处理的10~12周龄S D 青年大鼠、18月龄S D 老龄大鼠为对照组,实验组以不同剂量蝉拟青霉水提物多糖(50,100,200mg ・kg-1・d -1)处理老龄大鼠3周,观察对照组、实验组大鼠腹腔、肺泡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作用;以MTT 法检测大鼠脾组织细胞分别在刀豆蛋白A (Con A ),磷酸脂多糖(LPS )诱导下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同时检测大鼠脾组织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P ),乳酸脱氢酶(LDH ),精氨酸酶(ARG )等酶活力,并于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脾组织超微结构。

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龄组大鼠巨噬细胞的噬菌能力及脾组织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显著降低(P <0101),脾细胞内ACP,LDH,ARG 等酶活力也显著低下(P <0101)。

各种剂量蝉拟青霉多糖作用3周后老龄大鼠的这些指标均有改善,脾组织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内质网结构明显且数量增多。

结论:蝉拟青霉水提物多糖能提高老龄大鼠腹腔、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细胞免疫功能及增殖反应能力,使老龄大鼠低下的免疫功能得以改善,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关键词] 蝉拟青霉;多糖;巨噬细胞;增殖反应;免疫功能[中图分类号]R 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302(2008)0320292205[收稿日期] 2007203210[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020471);国家973计划(2003CB515506)[通讯作者] 3李兰娟,Tel:(0571)87236756,E 2mail:ljli@zj w 2st .gov .cn 蝉拟青霉Paecilo m yces cicadae (M iquel )Sa m s on 是麦角菌科Clavici p itaceae 真菌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复合体,又称蝉花P .cicadae 。

医学家们认为蝉花是一种与冬虫夏草相近(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同属)的珍贵药材。

有关文献记载[1],蝉花性寒味甘,具散风热、定惊、镇痛解痉等功效。

蝉拟青霉水提物之一蝉拟青霉多糖(paecil omyces cicadae polysaccharide,PCPS )能改善大鼠的营养状况并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2,3];同时对老龄大鼠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外周血脂含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4,5]。

本实验拟就PCPS 对老龄大鼠的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 ophages,AM φ)、腹腔巨噬细胞(perit oneal macr ophages,P Mφ)的吞噬功能,对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进行检测,同时研究了PCPS 对大鼠脾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 phatase,ACP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 ogen 2ase,LDH )、精氨酸酶(arginase,ARG )等酶活力及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1.1 主要试剂 刀豆蛋白A (Con A )、脂多糖(LPS )及四噻唑盐(MTT )均购自美国Sig ma 公司;RP M I 21640培养基(GI B CO BRL 公司);DT NB S witz 2erland 分装;TEP SI G MA 公司产品;对硝基苯酚磷酸酯为德国MERCK 公司产品;LDH 测试盒(批号041017)由宁波慈城生化试剂厂生产;ACP 测试试剂由本室配制;胎牛血清为杭州四季清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蝉拟青霉及其水提物多糖制备 蝉拟青霉菌丝体(fer mented mycelia of P 1cicadae )由陈祝安研究员(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提供。

其水提物的制备方法见文献[5],所得多糖溶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得淡褐色多糖粉末(苯酚2硫酸法测定含糖量为84113%)。

取多糖粉末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50mg ・mL -1溶液,经巴氏法消毒灭菌后,分装于10mL 抗生素瓶冷冻保存备用。

1.3 动物 清洁级雄性10~12周龄青年S D 大鼠6只,体重(205±25)g,18月龄老龄S D 大鼠24只,・292・体重(536±29)g,均由温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浙医动字第2203002号)提供。

2 方法2.1 大鼠的分组与处理 老龄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笼饲养,即老年对照组(给生理盐水,2mL ・kg -1),老年+PCPS 高、中、低剂量组(50,100,200mg ・kg -1)。

青年S D 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处理方法同老年对照组。

大鼠于同一饲养室内经适应性饲养1周后开始给药,每天在规定时间内于背部皮下注射(sc )给药1次,5组大鼠在同等条件下持续给药3周。

2.2 P M φ和AM φ灌洗与培养 末次给药后5~15m in,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常规消毒后于无菌室内进行灌洗,获得的P Mφ和AM φ用完全培养基(RP 2M I 21640+10%胎牛血清)培养备用,详见文献[6]。

2.3 P M φ和AM φ吞噬试验 操作参见文献[7]并作改进。

取2.2项备用细胞(P Mφ和AM φ)用0125%胰酶消化,消化细胞用Hank ’s 液洗2遍后计数,取一定量细胞滴入玻片培养小室内,加入经煮沸处死的葡萄球菌,细胞与细菌的数量比约为1∶20。

混匀后将小室置于37℃,5%CO 2湿度条件下孵育1h 后取出,用Hank ’s 液洗后,用2%戊二醛固定3m in,瑞氏染色,油镜下计数100~200个巨噬细胞,分别计算吞噬率[吞噬率(%)=吞噬细菌的巨噬细胞数/计数的巨噬细胞总数×100%]和吞噬指数(吞噬指数=被吞噬的细菌总数/吞噬细菌的巨噬细胞数)。

2.4 MTT 法测定脾T,B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操作参见文献[8]并作改进。

无菌取处死后大鼠脾脏组织,研磨后制成单细胞悬液,以0183%NH 4Cl 溶解红细胞,台盼蓝拒染法测定活细胞数为>95%,用完全培养基调整脾细胞悬液的细胞密度为2×1010个/L 。

于96孔细胞培养板测试孔加入ConA 或LPS 溶液各50μL,然后每孔加入100μL 脾细胞悬液,最后补充完全培养液使每孔的终体积为200μL,混匀。

Con A 和LPS 的终质量浓度分别为715,718mg・L -1。

培养板置于5%CO 2,37℃饱和湿度下培养。

48h 后取出,每孔分别加入新鲜配制的MTT 液20μL (5mg ・mL -1),继续培养,4h 后取出离心(200×g ,5m 弃净孔内液体后每孔加入DMS O 100μL,置培养箱10m in,取出振荡5m in,静置后于酶标仪570nm 波长测吸光度(A )值,以100μL /孔的蒸馏水调零点。

2.5 大鼠脾细胞胞内酶活力测定 取灌洗完毕后的大鼠,剥取大鼠脾脏,并剔除干净脏器表面的脂肪块和结缔组织,组织块研磨后以双试剂终点法、速率法和鸟氨酸的生成分别测定ACP,LDH,ARG 等酶活力,参见文献[4]。

2.6 透射电镜观察脾组织超微结构 脾组织经215%戊二醛前固定,电镜前处理后,于透射电镜下观察。

2.7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方差分析或t 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实验数据用 x ±s 表示。

3 结果3.1 蝉拟青霉多糖对P Mφ,AM φ吞噬细菌能力的影响 P Mφ,AM φ吞噬功能的变化用其对葡萄球菌的吞噬率与吞噬指数表示,与青年大鼠相比,老龄大鼠的吞噬率、吞噬指数显著低下(P <0101);而PCPS 能使老龄大鼠P M φ,AM φ吞噬率、吞噬指数得到显著提高(P <0105),且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见表1。

表1 蝉拟青霉多糖对老年大鼠P M φ,AM φ吞噬功能的影响( x ±s,n =6)组别剂量/mg ・kg -1P Mφ吞噬率/%吞噬指数AMφ吞噬率/%吞噬指数青年对照-64137±316312162±019751182±41269193±1100老年对照-44128±31761)8190±01831)37158±11761)6172±01741)PCPS5047153±21989157±013739157±21132)7187±01833) 10050128±31283)11107±11543)43127±21412)8125±11003) 20053128±31292)10185±01912)45128±21872)8133±01883) 注:与青年对照组比较1)P <01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2)P <0101,3)P <01053.2 蝉拟青霉多糖对ConA 或LPS 诱导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能力用A 570表示。

与青年组比较,在Con A 或LPS 诱导后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显著降低(P <0101),而一定浓度的PCPS 作用后,经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显著提高(P <0101),见表2。

・392・表2 蝉拟青霉多糖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x ±s,n =6)组别剂量/mg ・kg -1A 570ConA LPS 青年对照-0153±01050165±0103老年对照-0123±01031)0130±01031)PCPS500137±01032)0141±01022) 1000145±01042)0148±01032) 2000147±01022)0148±01022) 注:与青年对照组比较1)P <01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2)P <01013.3 蝉拟青霉多糖对老龄大鼠脾组织胞内酶活性的影响 与老龄对照组比较,老龄大鼠给药PCPS 3周后,其脾组织胞内ACP,LDH,ARG 等酶的活力均有显著提高(P <0101),并且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见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