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诊断肥胖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诊断肥胖的标准
儿童肥胖症的判断主要根据身高和体重。
肥胖是由于每日摄入总能量超过了机体消耗能量的总量,剩余的热能则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体内所致。
国际上对单纯性肥胖还没有统一定义。
从临床诊断的
角度,当全身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或体重指数大于25称为肥
胖症,没有明显发病原因者称为单纯性肥胖。
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儿童体重指数需要根据同龄同性别的50%百分位身高和体脂计算。
超过10%~19%为超重,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重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人体测定中的有些结果反映全身肥胖,有些反映局部脂肪贮积情况。
体重指数与总体脂明显相关。
其他反映体脂的指标还有:腰臀比、腰围、臂周长、皮褶厚度等。
用双能X线吸收法、CT测量、红外线测量等
均可以得到局部或全身的脂肪含量。
儿童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儿童肥胖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性别、
同平龄或同身长健康儿平均体重的二个标准差,或超过平均体重的20%,即为
肥胖。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婴儿期、5岁~6岁和青春期。
患儿食
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油腻食物。
明显肥胖的儿童常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和腿痛。
严重肥胖的儿童由于脂肪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扩展和膈肌运动,使肺换气量减少,造成缺氧、气急、紫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也叫肥胖一换气不良综合征。
肥胖症患儿常腹部膨隆下垂,严重者可因皮下脂肪过多,使胸腹、臀部及大腿皮肤出现白纹或紫纹;因体重过重,走路时两下肢负荷过度可致膝外翻和扁平足。
男性患儿因大腿内侧和会阴部脂肪过多,阴茎可隐匿在脂肪组织中而被误诊为阴茎发育不良。
1.单纯肥胖儿童体脂分布均匀,严重肥胖者才有胸、腹、臀、大腿脂肪过多,
皮肤出现白纹,少数肥胖儿可有扁平足和膝内翻,女性胸部脂肪增多应和真正乳房发育相鉴别,后者可触及乳腺组织硬结。
男孩由于会阴脂肪过多,而显阴茎过小。
2.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1岁以内,5岁-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
峰,患儿食欲极好,喜食油腻、甜食,懒于活动,体态肥胖,皮下脂肪丰厚,分布均匀是与病理性肥胖的不同点,面颊、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积聚明显。
腹部偶尔可见白色或紫色纹。
男孩因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被掩盖,常被误认为是外生殖器发育不良。
3.体重超过同龄小儿,且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小儿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智
力正常,性发育正常或提前。
4.肥胖症小儿常有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等,可作为肥胖的起因或维持肥胖的因素之一。
5.单纯性肥胖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异常。
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
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6.严重肥胖者可因胸壁肥厚、横膈抬高、换气困难,造成二氧化碳潴留、缺
氧,以致气促、紫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肥胖性肺心综合征。
幼儿的肥胖症是因为孩子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体重超过了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这就是肥胖症。
形成孩子肥胖症的原因基本上有四个:①进食过多,营养过剩。
就是指孩子
早晚常在家里加餐,节假日,点心,零食,巧克力,薯片不断,每日摄入的热量超过了他们消耗的热量,造成进食过多,营养过剩。
②运动过少,就跟我们成年人一样,大多数的孩子胖是因为平时不爱运动,饮食与运动不能达到热量的收支平衡。
③遗传,这个就是先天性的,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占32%,父母双方都是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
所以遗传也是很
重要的。
④心理因素这个主要是指孩子受到精神创伤或心里异常的孩子可能会有异常的食欲,从而促使肥胖症。
有肥胖症孩子的有以下表现①食欲旺盛,食量超长,偏食。
②懒动,喜卧,爱睡。
③体格发育比正常孩子快,体重明显超过同龄同身高者,脂肪呈全身性分布,以腹部为主。
如何预防下面我整理了一些:
①孩子在婴儿时期,哺乳量和辅食中谷类不宜过多因为这样会使孩子体内脂肪细胞数目猛增。
②正确判断婴儿的饥饱,避免过食。
哺乳量与辅食量以确保婴儿能安静入睡为准。
夏天应注意孩子可能因口渴而哭闹,不要将渴当做饥饿,应在喂食之间喂些水。
③监测体重,定期测体重,若超重,应及时采取措施。
④孩子不仅要吃好睡足还要有一定的活动量,避免孩子陷入多食少动的坏习惯。
⑤可以让孩子在跑,跳,蹦,攀,爬,钻等活动中找到乐趣,让孩子爱上运动,达到热量的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