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对“外人”一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对“外人”一解
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对“外人”一解
文中有三个“外人”,注释上明确标注都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第一个解释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个才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其理由:
之一:所谓“外人”即是相对于“本人”而言。

第一个“外人”实际是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的村中之人,这对于渔人来说,他们就是“外人”。

而渔人是东晋时期的人,即是当世之人,与之不同的人即为世外之人。

而文中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应该就是当世之人,也就是和渔人一样的人,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而后面两个“外人”,都是相对于桃源人而言。

“遂与外人间隔”是说桃源人与桃源以外的人隔离了;“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是桃源人告诫渔人不要向桃源以外的人说起。

所以,这两个解释为“桃源以外的世人”,完全正确。

之二: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桃源人来此“绝境”是“先世”为“避秦时乱”,而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因此,他们的生活习惯、穿着打扮应该还停留在秦朝时期,而渔人已生活在东晋时代,历经了几百年,这两个朝代的服饰应该有所变化,所以说,“男女衣着”都像桃源以外的世人,肯定不合情理。

再说,据《中国古代服饰》介绍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

显然渔人的穿着与桃源人有所不同。

之三:当渔人来到桃花源,桃源人的`第一反应是“大惊”。

大者非同一般也。

那么,为何桃源人会如此吃惊呢?笔者认为,不仅是面孔陌生,更多的应该是穿着的不同。

试想,在我们的教室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现代人,我们会感到吃惊,但如果突然出现的是一个穿着打扮如同秦朝时期的人,我们的惊讶程度是不是大得多呢?不言而喻。

因此,笔者认为,《桃花源记》中三个“外人”,不能是同义。

第一个释为“世外之人”,第二、第三个才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