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实践活动
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1da5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f.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语文课程的深入进行,六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针对这一学情,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提升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3.1 活动主题:走近传统文化,感受语文魅力3.2 活动时间:2课时3.3 活动地点:教室3.4 活动对象:六年级下册学生3.5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课堂展示、教师点评四、活动流程4.1 课前准备(教师)1. 收集相关传统文化资料,制作课件。
2. 设计活动评价表,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4.2 课前准备(学生)1. 小组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2. 查阅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3. 准备展示环节的表演内容。
4.3 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课件介绍本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2. 实践环节:a. 小组展示:各小组依次展示本组查阅的传统文化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等。
b.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展示内容进行讨论,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
c. 语文运用:各小组根据所学传统文化知识,创作一篇作文或诗歌,展示语文魅力。
3. 展示环节:各小组展示创作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4. 点评环节: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活动评价本次活动的评价分为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部分。
1. 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 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了解彼此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语文知识的运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表达能力等。
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篇
![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30755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75.png)
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篇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一、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筝”“翩”熟知课文的内容。
2. 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 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二、教学重点: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三、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谈话导入。
介绍作者苏叔阳,回忆他的心灵独白。
2.板书课题,指导生字“筝”的读音和写法。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引发学生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规范的“筝”字,感受汉字的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把握特点,理清文脉。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特点。
2.梳理文章脉络,理清课文中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引导概括四件事 (师相机板书):笑谈残腿、上历史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3.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出示单元训练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特点,明确学习任务,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体会情感,梳理方法。
1.引言导入,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 抓典型事例中的重点语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点句段一:“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
六年级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总结
![六年级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f74c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1.png)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总结
一、活动内容:
1.了解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
2.了解古代著名的文学家的故事。
3.了解古代著名的文学家的作品及作品风格。
二、活动形式:
在每次学科实践活动时,以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和观看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以及不定期让学生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并积累相关知识。
三、收获:
1、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各朝各代的文化历史,并对其产生了兴趣。
2、教师精选的视频,如《唐宋八大家》《中国历史故事》等,情节曲折生动,受到学生的欢迎。
也高效地学到了很多知识。
3、学生的讲故事比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讲好历史的的兴趣,还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
四、感悟:
在以后的学科实践中,我们可以在本学期的优点上,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坚持积累,并定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70e3e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7.png)
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引言概述: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通过参加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包括阅读、写作、演讲、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五个部份。
一、阅读1.1 选择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集中阅读。
1.2 每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读书分享,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鼓励大家互相借鉴和交流。
1.3 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读书报告,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内容和体味。
二、写作2.1 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写作训练,包括写作技巧的学习和实践,如写作结构、修辞手法等。
2.2 每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作文交流,互相批改和提出改进建议,匡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2.3 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作文比赛,鼓励大家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演讲3.1 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演讲技巧,如语言表达、声音控制等,提高演讲能力。
3.2 每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主题演讲,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3 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演讲比赛,评选出优秀演讲者,鼓励大家在演讲方面不断进步。
四、诗歌朗诵4.1 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经典诗歌,了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4.2 每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诗歌朗诵,通过朗读诗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4.3 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朗诵技巧和理解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五、戏剧表演5.1 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戏剧表演技巧,如角色塑造、台词记忆等,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2 每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戏剧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3 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戏剧表演比赛,评选出优秀表演团队,鼓励大家在戏剧表演方面不断提高。
通过以上五个部份的活动,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a59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d.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我们特制定本册语文实践活动教案。
本教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听、说、读、写、思、用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力求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表达,提升思维品质。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1.1 活动主题:欣赏古典诗词1.2 活动目标- 能够流利地朗读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
- 学会品味诗词中的意境,体会诗词的美感。
- 能够根据自己的感悟,描绘诗词中的画面。
1.3 教学内容- 《江雪》- 《渔家傲·秋思》-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4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及诗词背景。
2.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词大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意境,品味诗词美感。
4. 学生描绘诗词中的画面,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第二单元:写作与创作2.1 活动主题:我心中的美好家园2.2 活动目标- 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描绘出心中的美好家园。
-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家园的美好氛围。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教学内容- 写作指导:如何描绘美好家园- 学生创作:撰写心中的美好家园2.4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2. 教师讲解如何描绘美好家园,进行写作指导。
3. 学生现场创作,撰写心中的美好家园。
4.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5.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3.1 活动主题:讲述历史人物3.2 活动目标- 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知。
- 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教学内容- 历史人物的选择- 口语交际技巧3.4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2. 教师讲解如何选择历史人物,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
六年级 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
![六年级 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https://img.taocdn.com/s3/m/5efd66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8.png)
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标题: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引言概述: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一、朗读比赛1.1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2 设置不同级别的朗读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1.3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歌或文章进行朗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课外阅读推广2.1 组织学生一起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2 设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每周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或文章。
2.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写作比赛3.1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设置不同主题的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3.3 提供写作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四、语文游戏竞赛4.1 设计各种有趣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
4.2 设置团队竞赛和个人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3 鼓励学生通过游戏竞赛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语文知识竞赛5.1 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
5.2 设置不同难度的竞赛题目,让每个学生都有挑战的机会。
5.3 提供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
结语:通过以上活动计划,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共同进步。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56e67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b.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展开探讨。
一、活动准备阶段1.确立活动主题在准备阶段,首先需要确立一个符合学生兴趣和实际需要的活动主题。
主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实践性,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例如,“走近名人”、“探索家乡文化”等主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名人事迹、家乡历史,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2.制定活动方案在确定活动主题后,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方案应包括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要素。
同时,方案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3.准备活动资源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充足的活动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此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实践工具,如采访本、录音笔等。
二、活动实施阶段1.指导活动过程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2.引导表达与交流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交流,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3.及时总结与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
总结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三、活动评价阶段1.制定评价标准为了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教师需要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
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鲁迅》
![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进鲁迅》](https://img.taocdn.com/s3/m/2cf692a6ce2f0066f4332277.png)
《走进鲁迅》活动设计方案抚顺市东方德才小学杨光一、活动主题走进鲁迅二、活动主题设定背景在课内五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识了鲁迅”。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对其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有迫切更深入的了解的欲望。
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通过了解鲁迅先生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坚持正义的人格精神。
三、活动内容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走进鲁迅四、活动目标1.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在搜集有关鲁迅方面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其崇高的精神。
2.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整理筛选、运用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同时积极与其他学科整合,以多种方式与同学有序有重点地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让鲁迅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3.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活动重点1.在“走进鲁迅”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以及作品以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与所作贡献;2.了解鲁迅的精神内涵,以及其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所代表的地方文化与精神;3..提高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的能力,体会自主学习和实践参与的乐趣。
六、活动难点1.实践活动的材料搜集,各小组搜集的资料要有联系且丰富多样,在自主、合作、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2. 通过了解鲁迅先生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坚持正义的人格精神。
3.能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思考,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七、活动准备1.利用学生调查表向学生征求《走进鲁迅》的活动方案。
2. 指导学生从课文入手,可适当提供一些选题,开阔思路。
如:别人眼中的鲁迅;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作品等。
3.教会学生搜索资料的途径,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于鲁迅的相关资料。
4. 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确定组长。
组长召开小组会议,结合选题,具体分工。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一课为例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一课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c8dda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9.png)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一课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立足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六大“学习任务群”。
其中,“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落实到课程内容上,就是建立以“跨学科学习”为主线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语文跨学科学习课程实施,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京剧趣谈》一文为例,在解读这一文本时,笔者就有考虑到艺术类京剧与语文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这课所在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之美”,其优势是鼓励拓展学科领域,引入跨学科学习。
为此,笔者试以《京剧趣谈》为例,聚焦于它的课程设计和实现,以强调产出的“成就学习”理论为路径选择,论述小学语文融入多学科学习的策略。
一、学科整合提炼学习主题跨学科的学习模式,第一,注重学科分支的拓展。
就是指“学习意识由某一主科延伸到其他学科,又延伸到同类型的有关学科,学科间的关联性可以通过内容或方法加以解释。
”跨学科学习本身就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学科统整。
唯有立足语文学科本位,以教学主题为支撑,实现学科融合,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京剧趣谈》在经过各个领域间的内容整合后,实现“跨学科学习”学科拓展。
主要体现为单元的人文内容和选文的人文内容。
(一)单元的人文内容:艺术魅力与文化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之美”,该单元编排了三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角度反映了艺术的韵味。
此外,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以及《语文园地》。
笔者将这个单元的人文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做了一个梳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时可以整合音乐、绘画、戏剧、书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54782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9.png)
⼩学六年级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六年级语⽂《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门)》教案后⼭镇海坝学校:李强⼀、课题来源1、近年来,学校为拓宽学⽣语⽂学习渠道,开发了《经典诵读与阅读》校本教材,并开展了“学⽣诗词吟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丰富了孩⼦们的课外积累,激发了学⽣对祖国⽂字的学习热情。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轻叩诗歌的⼤门》就是来⾃于学校打造书⾹校园、⽂化校园系列活动之⼀——诗歌吟诵活动。
2、本学期的语⽂教材第11册中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恰好也是《轻叩诗歌的⼤门》,学⽣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对诗歌产⽣了浓厚的兴趣,探究诗歌的欲望⾮常强烈。
于是我召集全班同学进⾏座谈,在充分交流意见、⾃由讨论后,和孩⼦们⼀起将主题确定为了《轻叩诗歌的⼤门》。
(评析:课题来源于⽣活,来源于学习,综合性实践活动课题来源⼴泛。
)⼆.活动⽬标: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能搜集并按⼀定标准给诗歌分类,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诵读诗歌,⼤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三、实施过程本次活动⽤时四周时间,本次活动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1、明确活动内容和⽬标。
引语:同学们,诗歌是⽂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今中外的名⼈名家,⽤妙笔⽣花写下了⽆数诗篇,叩击这⼀代⼈⼜⼀代⼈的⼼灵。
我们⾃从⼀年级就开始了“每周⼀诗”的诗歌校本课程的学习,随着年级的上升,同学们从读诗、背诗、赏诗到⾃创诗,诗歌陪伴我们度过了五年的童年时光,和我们⼀起经历了异样的快乐。
今天,就让我们对诗歌知识进⾏⼀个综合实践活动,⼀起去轻叩诗歌的⼤门吧。
2、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引语:在进⾏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项⼗分重要的⼯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家回忆⼀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3、学⽣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0618916cc7931b765ce151a.png)
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语文综合活动案例-------第五单元综合活动酒泉市南关小学郭秀萍一、教材活动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紧紧围绕“冲突”来写。
这种冲突可能来源于国家之间,也可能来源于亲人之间,也可能就来源于自己。
通过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人们的生活处处都存在矛盾冲突,学生通过回忆、整理、归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矛盾,讨论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力求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同时在学生的回忆、辩论、聆听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怎样对待矛盾?怎么化解冲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三、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了解怎样对待矛盾?怎么化解冲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四、活动难点:在回忆、整理、归纳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矛盾,讨论解决矛盾的方法,力求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引导学生调整自己,找到化解冲突的最好办法。
五、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矛盾,与长辈,同学或者邻居,也经常会产生一些冲突。
怎样对待矛盾?怎么化解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本课的设计旨在以“对待矛盾”、“化解冲突”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矛盾,找到化解冲突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
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使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六、活动过程设计:1、说一说,一吐为快理解矛盾:(1).谈话交流揭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长辈,同学,或者邻居,也经常会产生一些冲突。
怎样对待矛盾?怎么化解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谁愿意来说说?【请1----2名学生发言。
】[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畅所欲言,将心中的郁闷一吐为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过渡:是啊,生活中让人生气、烦恼、痛苦的事情太多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ea1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1.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教案目标本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帮助六年级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
活动一:阅读小说目标通过阅读小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活动步骤1. 选择一本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小说,如《小王子》。
2. 学生每天阅读一定篇章,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3.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评估每周组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程度。
活动二:写作练目标通过写作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步骤1. 每周给学生一个写作题目,如《我最喜欢的季节》。
2.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整理自己的思路。
3.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评估每次写作活动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和评价。
活动三:口语表达目标通过口语表达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活动步骤1. 设置一些日常生活或校园话题,如《我的家庭》或《我的学校》。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3. 学生在小组内用中文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4.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活动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实践活动,帮助六年级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c539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2.png)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和感受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案,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提供指引。
二、活动内容1. 诵读经典诗词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
在活动中,可以选择一些简短易懂的古诗词,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诵读,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感情,让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到诗歌的美和内涵。
2. 观察写景活动在校园或周边进行观察写景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花园、公园等环境优美的地方,让他们用五感感受周围美丽的风景,并用语言描述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笔头表达能力。
3. 阅读推广活动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通过朗读和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推荐给其他同学。
4. 写作活动组织写作活动,让学生动笔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题目,例如写一篇描写家乡的文章或写一封给父母的信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作文,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5. 语言游戏活动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寓教于乐的语言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进行词语接龙游戏、成语猜谜游戏等,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
三、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笔头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活动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将这些实践活动嵌入到语文课堂中,使其与正常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每个实践活动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建议每个活动时间不少于40分钟。
五、活动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
第12周语文实践活动
![第12周语文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b38e6f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3.png)
六年级语文第12周实践活动任务同学们,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自主梳理第五单元的内容。
(认真规范书写)二、文言文阅读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给这则小古文加标题,下面最合适的是( )。
A.囊萤映雪B.尊师重道C.程门立雪D.雪中送炭2.对照译文,照样子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例:杨时见.程颐于洛(求见)(1)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 (2)颐既觉.( )3.你从杨时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什么?像这样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试着再写出三个。
多多益善上①尝②从容③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④。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⑤?”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汉高祖刘邦。
②尝:曾经。
③从容:随口。
④差:差别,高下。
⑤禽:同“擒”,捉住,这里引申为控制。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于君何如( )(2)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4)何为为我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2)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则短文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与韩信谈论将领才能的故事。
B.韩信由开始的夸耀自己到后来在刘邦的反问下收敛臣服。
C.刘邦由开始的“从容与信言”到最后用“笑曰”的反问,来使韩信处于下风。
D.文中“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中三个“将”字的意思相同。
4.通过文中两个人物的对话,你更喜欢谁?说说理由。
以荻画地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六年级 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六年级 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44bee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2.png)
六年级语文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引言概述: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有趣的语文活动。
这些活动将涵盖语文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正文内容:1. 朗读比赛1.1 学生自选篇目进行朗读,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2 分为初赛和决赛,选拔出优秀的朗读者,并给予奖励。
1.3 通过朗读比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语文知识竞赛2.1 设计有趣的题目,涵盖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多个方面。
2.2 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既考察个人知识水平,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3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
3. 课外阅读活动3.1 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借阅活动,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3.2 设立阅读记录册,记录学生的阅读成果和感悟。
3.3 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
4. 语文写作比赛4.1 提供多种写作题目,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2 分为初赛和决赛,评选出优秀的作文,并进行评比和点评。
4.3 通过写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5. 语文剧表演5.1 学生根据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剧本,并进行排练和表演。
5.2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演能力。
5.3 通过剧表演,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的语文活动,我们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朗读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课外阅读活动、语文写作比赛和语文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同时,这些活动也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合作意识。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语文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实践
![小学语文课堂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7627e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9.png)
小学语文课堂实践
一、小学语文课堂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践,学生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因此,教师在教
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将学生分
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者一个项目。
通过小组合作,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带领学生
走出教室,到实地进行考察。
比如,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遗址
等地方进行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语文知识的
应用,增强学习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语文水平。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语文课堂实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小学六年级语文实践活动作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实践活动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d3b7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9.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实践活动作文
今天,我们来到了世纪东方广场举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爱你--中国汉字。
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汉字。
来到集合地点,组长韩煦和我们的父母一起摆好了一个还算大的摊位,放上先前准备好的字谜。
这时来的人比较少,韩煦妈妈便传授经验给我们:"你们要大声吆喝,把路人吸引过来才行。
”我这时才恍然大悟: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真没说错。
于是我壮着胆子扯开嗓门喊道:“猜字谜,猜字谜,猜对有奖,快来看啊!”果不其然,不一会儿我们的摊子前围满了人,连附近的“服务员都来看了。
这时我见到人群里有三、四岁的小朋友,就加了一句:“小朋友不认字可能让爸爸妈妈帮着猜哦!”马上,一个叔叔拿着一条字谜上来:“这个是不是'观’字?”我忙找答案看:“对了!恭喜!”然后拿着气球和小礼物送过去。
人越来越多了,爸爸妈妈们也来帮忙了,加上韩煦她们拿着汽球吸引过来的人,我们忙得满头大汗。
这时有一位阿姨对着条条字谜怎么猜也猜不中,急得身边的小朋友哇哇大哭,于是我们便递给他一个气球,小朋友马上眉开眼笑了。
又一波过去了,这次轮到我和胡研琪去吸引路人过来猜字谜了。
我来到一个小朋友面前,用手里的气球成功地吸引了他的目光:“小弟弟,要气球吗?我们一起去猜字谜,猜对有奖哦…”我用手中的气球把更多的小朋友吸引到摊位前猜字谜。
猜中的拿着气球和奖品兴高采烈地离开了,猜不中的有点泪吏...
不知不觉间,时间到了中午,我们也必须结束这次快乐有趣的实践活动了。
安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安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a0b85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3.png)
安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通过课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课文解读和分析:通过课文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文阅读和讨论:通过课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 作文写作: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 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密切的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
教学评价1.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活动和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2.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
时间安排本教学计划为期一学期,按照每周5节语文课的安排进行教学。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课文朗读和背诵:每周一节课,每节课30分钟。
- 课文解读和分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课文阅读和讨论: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作文写作: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实践活动:每周一节课,每节课60分钟。
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安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作为教学参考。
2. 辅助教材:根据需要使用一些辅助教材,如课外阅读书籍、课外习题等。
3.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如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实践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十四节气》-通用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十四节气》-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65ef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7.png)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十四节气》 - 通用版一、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四节气。
2.能够分辨不同节气的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比较等能力。
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适用对象适用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三、活动内容3.1 引入活动1.老师在课前可以与学生先谈论一下季节变化,并让学生谈谈他们身边的“春、夏、秋、冬”。
2.引入十四节气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猜测不同节气的含义和特征。
3.2 活动主体3.2.1 学习十四节气名称和特点1.给学生分组介绍十四节气的名称和特点。
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课本寻找资料,自行学习并归纳总结。
2.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获得的知识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3.2.2按季节制作手工1.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按照季节要求制作手工。
2.可以提供不同材料,让学生自行选择,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3.所制作手工可以展示在班级中,学生可以分享和交流。
3.2.3 调查不同节气的传统习俗和食物1.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搜集相关节气的传统习俗和食物。
2.学生可以通过家长的帮助或自己搜寻相关资料。
3.将学生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在班级中展示和交流。
3.2.4 比较不同季节的特点1.组织学生分组,根据自己对不同季节的理解以及眼前所见和感受,对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比较。
2.学生可以通过画画、写篇文章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3 结束活动活动结束后老师需做出相应的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以及不足之处。
四、教学资源1.学生笔记本。
2.手工制作所需材料。
3.相关课本和网上资料。
五、教学效果1.提高学生的历史及文化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能力。
3.提高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4.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优良品质。
六、教学注意事项1.活动中需要老师适时引导学生,避免学生产生歧意。
2.活动前老师需提前准备好所需资源。
小学六年级语文整本书共读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六年级语文整本书共读实践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61f2c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b.png)
小学六年级语文整本书共读实践活动总结——书香熏染生命,经典塑造心灵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书籍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内心深处最黑暗的角落,能指引一个人前进的方向,能点亮一个人的未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为己任,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爱上阅读,并从中汲取生命成长所需的力量。
多年来在阅读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读整本书的重要性。
整本书篇幅长,故事情节生动,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
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说:“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好的童书能提升孩子们的生命气质,让他们的精神得以丰盈,让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懂得热爱生活,成为一个睿智、儒雅的人。
从2021年开始,我就在现任班级实施整本书阅读,但由于指导方法的欠缺,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只停留在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书,并没有深入挖掘书本能带给学生的生命价值,也没有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和他们充分交流,所以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浅层次和表象上,没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2022年金秋,某书院中级课程——整本书共读,招募新学员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经过近半年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魏老师的理论教学,让我明白了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学生人格的建构和思维的培养”;不同的书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们阅读的童书”;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居,把自己带入故事中”从而受到教育、启发,完成自我成长,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等等。
魏老师在第十七讲中讲到的高段综合课程:整本书共读+阅读策略+自由写作或应用文写作,为我的整本书共读实践课程提供了明确的框架,他设计的《西游记》共读课程的三个板块,以及具体的任务群,使我对开展这本古典名著的共读有了明确的思路。
严老师和张老师,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课例,不仅让我读懂了这些童书的内涵,影响了我的生命气质,还教会了我开展整本书共读的具体策略,真的是收获满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 ),如来捉拿假行者。(人名)
.
抢答题
月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 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 晴彩辉煌映画栏。
.
出自《 》
.
.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方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
.
.
)
一进荣国府 (人名)
3、a 、“各无异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国安民,若有存不
仁者,天地不容,神灵灭顶”。说的是《 》中( )将,以
( )为首的( )聚英雄。
b 、大刀( )败走麦城。(人名)
பைடு நூலகம்
4、a、( )草船借箭。(人名)
b、《 》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 )的光辉形象,
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作品。其中第十六回( ) 二
——学习古诗文语文实践活动
李老师
.
.
.
.
.
1、a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瑾尘世何
须出( )(人名)出自《 》。
b、( )醉闹五台山。(人名)出自《
》。
2、a、《 》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神话小说。它《三国演
义》、《 》、《 》一起被誉为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奇书”。
b、《红楼梦》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