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管理(幻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产 蛋期管理
管理目标:稳定压倒一切
§让鸡群顺利开产; §迅速进入产蛋高峰; § 减少应激、避免意 外事件发生。
产蛋期管理要点(1)
◆创造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
*开产是母鸡终生的重大转折,是很大的应激。 在没有自由的笼养条件下,临产前3-4天,小母 鸡的采食量一般下降15-20%,开产本身会造成 母鸡心理上的极大应激。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7)
◆预产期的管理
系予付饲养阶段,实现鸡的产前的两大战略储 备。供给高品质的饲料以满足鸡体对营养的充 分需求。
*钙的储备:蛋鸡产蛋高峰期25%的钙依赖于髓骨 产前储备的有效钙的补充,饲料中除蛋白、能 量达到高峰料水平外,钙的含量应提高2%。
*能量储备:高峰期蛋鸡能量的供给一部分从采 食中摄取,另一部分需动用体脂来满足,因此 控制开产后的体重关系重大,体重不足或均匀 度差,应适当推迟光照。调整开产体重、产蛋 最佳日龄、光照等是保证鸡群高产稳产的关键 措施。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8)
◆ 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尽可能维持较长时时间的峰期。
*开产后,在4—5周迅速达到高峰。为促使高峰 期的尽早到来,延长峰期,应供给高能量、高 蛋白、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为增加鸡 的营养需要,可采取自由采食,应在熄灯前和 产蛋前喂足料、饮足水。产蛋期应努力确保饲 料品质、饲喂方法等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应 激的发生。产蛋峰期应努力,蛋鸡负担重,抗 病力差,需经常补充营养素,并每月进行一次 预防性投药(产蛋初期及高峰期)。要坚持消 毒,做好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提升工作,维持鸡 群健壮体质。
(2)关注贼风,通风口设挡风板,一般冬季通风 口应设在鸡舍上方,并利用挡风板将冷空气吹 向上方,与舍内暖空气混合后降到鸡身上。
(3)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同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因 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失 去正常防卫机能,成为微生物的繁殖地。
蛋鸡的日常管理(10)
▲数字化管理
落实生产记录,体现鸡群变异及原因、产蛋数 量、料耗量、当日主要工作及发生特殊情况等。
(4)在自然状态下,秋季是鸡停产换羽、准备 越冬的时机。注意稳定环境,减少停产换羽鸡 只的出现。
(5)做好越冬的准备:提前做好防寒准备,迎 接首次寒流的袭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9)
▲冬季管理
(1)冬季管理重点:防寒。维持8度以上的温度 是必要的。对老鸡(背、颈部羽毛损失多), 在低温下散热过多,采食增加15-20%。一般20 度以下舍温每降低1度,鸡的采食量增加1。2%, 提高舍温,利于节省饲料。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3)
▲夏季管理
*综述:高温高湿的夏季是蛋鸡一年中最 难过的季节。酷暑使蛋鸡长时间喘息, 饮水大增,采食下降。采食不足造成蛋 率及体质下降,影响抗病力。故:该季 节中心工作是防暑,创造条件使鸡安全 渡夏。并把鸡喘息视为受热应激的标志, 鸡只每天喘息的时间越长,对生产和体 质的影响越大。
综述
蛋鸡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多方位有机结 合的系统性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 在疏漏都可能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 完善、科学的蛋鸡管理是成功饲养蛋鸡 的关键。由于蛋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随 鸡苗质量、管理水平、栏舍条件、营养、 环境、疫病等诸多因素变化而受到影响。 加强标准化管理、量化管理、微观管理, 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养殖行业不得 不走的治富之路。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10)
◆产蛋中后期的管理
产蛋鸡40周,一般情况下,蛋率缓慢下降,蛋 重相对增加,饲料中蛋白水平可适当降低,以 避免鸡体重增加和脂肪沉积对产蛋的影响。可 适当增加麸皮的用量,降低用量,减少破损率 和死淘率。随着后期蛋鸡对钙吸收能力的下降, 蛋壳品质恶化,应提高有效钙至3。5%以上, 并注意补给VD3、Vc等。为充分挖掘蛋鸡的产 蛋后劲,可延长光照至17小时,并重视鸡的体 重控制。要定期称重,掌握体重变动情况。40 周前体重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要下降,体 重的下降,往往导致蛋率的快速下降,产蛋峰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6)
提高蛋白的质量而非提高粗蛋白得数量,通过 添加蛋氨酸、赖氨酸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3)、添加倍量维生素,料中加Vc(150ppm), 提高鸡的抗热应激能力。
(4)、鸡的长时喘息,血中CO2不足,血液酸 碱失衡,并影响蛋壳质量,添加0。2—0。3% 碳酸氢钠可得以改善。水代谢增加带走肠道的 盐分,添加补液盐、氯化钾(0。2%),维护 消化道的电解质平衡。
(8)、酷暑期间,应尽量避免给鸡接种疫 苗等造成的应激。必需实施时,应尽可 能在气温较适宜的时间进行。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8)
▲秋季管理
饲料营养。夏季饱受煎熬的鸡,需恢复体质,为 让鸡群能安全度过冬季,秋季正是恢复体力, 养精蓄锐的时机。为使鸡群有充沛的体力,维 持持久高产,入秋后,仍应根据鸡群情况给予 适当的营养,对仍在产蛋高峰的鸡及体况不好 的鸡,在关注营养浓度、营养平衡的同时,需 补充维生素。
(5)、饮水量过大,消化液被稀释,使消化道 的消化和防卫功能减弱,需定期添加抗生素预 防消化道疾病或使用益菌素维护消化道菌群平 衡。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7)
(6)、暑期微生物大量繁殖,因卫生问题 影响生产成绩。加强消毒,重视水槽清 洁,清除潮湿结块饲料。
(7)、饲料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购入或 配制的饲料,存放时间不应超过1周,避 免有效成分的损失。
◆光照管理
需根据青年鸡的光照情况决定。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5)
*非密闭鸡舍:如育成鸡转群处于自然光渐
增季节,且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 转群时光照数已达10小时或以上,转入
蛋舍时,不必补以人工光照,待到自然
光照开始变短时再加人工光照补之。补 光进度0。5小时/周,最多1小时/周,也 可15分钟/周。当自然光加人工光照共计 16小时,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如转
产蛋鸡管理要点(2)
*18周左右(以体型发育为参照)换高峰料,使 其产前储备足量的营养和体力。临产前体重略 高于标准体重是有益的(尤其高峰期在夏季的 鸡群)。青年鸡自身体重、蛋率和蛋重的增长 趋势,是产蛋前期成为母鸡一生中机体负担最 重的时期。
◆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18周左右,母鸡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在性激素 的刺激下,骨腔中开始形成髓骨,髓骨约占性 成熟小母鸡全部骨髓重量的72%,是一种供母 鸡产蛋时调用的钙源。从18周左右开始,及时 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促进母鸡髓骨的形成, 利于母鸡顺利开产,避免高峰期出现瘫鸡,减 少笼养疲劳症的发生(料中钙的含量在2%左)
温不利于体热散发。有条件的可采用湿帘降温,效果 颇佳。
3、利用清凉的地下水。用乳头饮水器的鸡舍,隔2小时 在水管末段放水一次,降低管中水的温度。
4、改善鸡群体况。 (1)、提早喂饲(4:00—5:00) (2)增加营养浓度,添加吸收率高的油脂。侧重利用提
高蛋白的方法不利于防暑,过多的蛋白、多余的氨基 酸在转化为能量利用时,会增加产热。科学的方法是:
*入夏前的防暑准备
1、设法增加墙壁及舍顶隔热能力,减少太 阳辐射热。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4)
2、窗外搭遮阳棚,或用黑色编织 物遮窗口光。
3、舍间及舍顶绿化,种高大树木。 4、及时清除粪便,减少鸡粪在舍
内产热。 5、改善通风条件,加大通风量。
启动纵向通风设施。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5)
*防暑措施 1、增加舍内风速(1-1。5米/秒),减轻鸡的热应激。 2、在一定风速下,采用喷雾降温。风速不大时,喷雾降
群处于自然光渐短的季节,虽自然光照 已10小时或更长,仍需立即补加人工光 照。补光进度0。5小时/周,最多增1小时 /周至16小时后维持恒。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6)
*密闭饲养且完全人工控制光照的育成鸡, 18周转入同类鸡舍时,按 0。5—1小时/ 周增光至16小时恒定即可。
*产蛋期的光强
产蛋期的光强比育成期强一倍(20勒克 斯)。鸡获得光强与灯距、灯高、瓦数、 有无灯罩、灯的清洁度有关。用自然光 照时间与窗户大小、窗间距、窗台高低 和窗户数量有关。人工光照的设置:灯 距2。5—3。0米,灯高1。8—2。0米, 灯泡功率45瓦,行与行间应错开排列。 尽可能获得均匀的照明效果。每周至少 擦一次灯泡,并及时更换坏的灯泡。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1)
综述:鸡对能量的需求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较大,当环境温度高于适宜温度区上限 时,鸡的能量需求量降低。据测定,环 境温度每上升1度,鸡维持需要的能量降 低4%。舍温低于适宜温度下限时,鸡对 能量需求增加,温度每下降1度,维持需 要的能量增加0。6%。产蛋鸡的适宜温 度区为10—25度。不同季节里要根据气 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及鸡群自身情况,调 整日粮并采取综合性措施来管理鸡群, 以确保产蛋高峰期里鸡的优良生产性能 得到充分发挥。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9)
*注意事项:
1、以维护鸡群健壮的体质为管理中心,确 保高产鸡所需的健康、体力充沛。
2、注意营养品质,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鸡 群的采食量、蛋重、体重及产蛋率的变 化,调整好饲料的营养水平。
3、维持鸡舍稳定的环境,减少应激因素的 干扰。
4、重视卫生管理,无脏、乱、差现象。
5、根据鸡群情况等因素适时进行必要的预 பைடு நூலகம்性投药。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11)
期缩短。40周后体重也不能下降,否则会 加速蛋鸡蛋率、蛋重的下降。产蛋期应 注意控制环境条件,产蛋期温度以18度23度为宜,冬季应高于8度,并注意保温, 做好防寒工作及通风换气。夏季可采用 早晚饲喂,并勤换凉水,增加采食,减 少应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产蛋鸡 创造安稳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2)
△春季管理
*春季由冷变暖,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步增长, 是鸡群产蛋的好季节。予产前期和高峰前期的 鸡需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其产蛋及增重的需 要。该阶段平均日增重3-5克,日采食仅为9095克,应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
*初春,昼夜温差大应逐步撤去保温设施,避免 鸡群受寒。
*春季是蚊蝇滋生及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多 风多雨的气候特点利于疾病传播,搞好环境卫 生和加强防疫应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入春后应 加强环境治理及消毒工作。
*整个产蛋前期是母鸡一生中负担最重的时期。 该时期母鸡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青春期体 重继续增加(大体增重400-500克)。蛋重的渐 增、蛋率的速增,对母鸡而言,在生理上是一 大应激。
*要缓解母鸡开产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 解决母鸡在适应环境和抗病机能相对下降的处 境,必须尽可能减少外界的一切干扰,减少各 种应激,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产蛋鸡管理要点(4)
的需要时,首先表现蛋重增长缓慢,下小蛋, 接着表现体重增长过缓或停止增长,甚至体重 下降,在体重停止增长或有所下降时,即没有 体力来维持长久的高产,随后蛋率停止上升或 开始下降。蛋率一旦下降,即使采取补救措施 也难于复原。应尽早关注鸡的蛋重变化和体重 变化。凡是体重能保持品种所要求的增重趋势 的鸡群,就可能维持长久高产。定期在1-2周坚 持称重一次,掌握体重动态是必要的。在正常 情况下,开产鸡的蛋率每日能上升3—4%左右。
▲观察鸡群:采食、饮水、精神状况、异常呼吸 音、粪便状况等。
▲定期称重:育雏、育成期每周称1次,产蛋鸡 25周前每周称1次,25周后定期称重。依据抽 测结果,比较标准体重调整饲料供应,结合胫 长达标情况制定换料时间。
▲适时调整、优化鸡群,淘劣增效。
对体弱的鸡集中饲养,推迟换料时间,给予一 定营养补给是其达标。对病残及无生产能力的 鸡无论在何阶段均应及时处置,必要时予以淘 汰,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产蛋鸡管理要点(3)
*对峰期在夏季的鸡群,需配制高氨基酸高
能量饲料,在气温达35℃以上时,可添加2%油 脂,气温在30-35℃时,可添加1%的油脂。油 脂含能量高,极易消化吸收,并可减少饲料中 的粉尘,提高适口性。利于增强鸡的体质,提 高产蛋率和蛋重。
*检查饲料是满足青年母鸡营养需要的标志。检 查饲料是否满足了鸡的需要,不能只看蛋率情 况,青年母鸡群,即使采食营养不足,也会保 持旺盛的繁殖机能,完成其繁衍后代的任务。 在此情形下,小母鸡会消耗自身的营养来维持 产蛋。且蛋重会变的较小。当营养不能满足鸡
蛋鸡的日常管理(11)
▲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带鸡消毒、环境 消毒、饮水消毒)。
*消除蚊、蝇、鼠、雀。
*处置好粪便、死鸡。
*处置好疫苗瓶及用于清洗接种过疫苗的 注射器的污水。
▲免疫管理
参照母原抗体水平、本地病原流行情况、 本地具体实际情况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 序,采取最佳的免疫途径、接种方法 严 格执行。
管理目标:稳定压倒一切
§让鸡群顺利开产; §迅速进入产蛋高峰; § 减少应激、避免意 外事件发生。
产蛋期管理要点(1)
◆创造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
*开产是母鸡终生的重大转折,是很大的应激。 在没有自由的笼养条件下,临产前3-4天,小母 鸡的采食量一般下降15-20%,开产本身会造成 母鸡心理上的极大应激。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7)
◆预产期的管理
系予付饲养阶段,实现鸡的产前的两大战略储 备。供给高品质的饲料以满足鸡体对营养的充 分需求。
*钙的储备:蛋鸡产蛋高峰期25%的钙依赖于髓骨 产前储备的有效钙的补充,饲料中除蛋白、能 量达到高峰料水平外,钙的含量应提高2%。
*能量储备:高峰期蛋鸡能量的供给一部分从采 食中摄取,另一部分需动用体脂来满足,因此 控制开产后的体重关系重大,体重不足或均匀 度差,应适当推迟光照。调整开产体重、产蛋 最佳日龄、光照等是保证鸡群高产稳产的关键 措施。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8)
◆ 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尽可能维持较长时时间的峰期。
*开产后,在4—5周迅速达到高峰。为促使高峰 期的尽早到来,延长峰期,应供给高能量、高 蛋白、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为增加鸡 的营养需要,可采取自由采食,应在熄灯前和 产蛋前喂足料、饮足水。产蛋期应努力确保饲 料品质、饲喂方法等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应 激的发生。产蛋峰期应努力,蛋鸡负担重,抗 病力差,需经常补充营养素,并每月进行一次 预防性投药(产蛋初期及高峰期)。要坚持消 毒,做好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提升工作,维持鸡 群健壮体质。
(2)关注贼风,通风口设挡风板,一般冬季通风 口应设在鸡舍上方,并利用挡风板将冷空气吹 向上方,与舍内暖空气混合后降到鸡身上。
(3)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同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因 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失 去正常防卫机能,成为微生物的繁殖地。
蛋鸡的日常管理(10)
▲数字化管理
落实生产记录,体现鸡群变异及原因、产蛋数 量、料耗量、当日主要工作及发生特殊情况等。
(4)在自然状态下,秋季是鸡停产换羽、准备 越冬的时机。注意稳定环境,减少停产换羽鸡 只的出现。
(5)做好越冬的准备:提前做好防寒准备,迎 接首次寒流的袭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9)
▲冬季管理
(1)冬季管理重点:防寒。维持8度以上的温度 是必要的。对老鸡(背、颈部羽毛损失多), 在低温下散热过多,采食增加15-20%。一般20 度以下舍温每降低1度,鸡的采食量增加1。2%, 提高舍温,利于节省饲料。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3)
▲夏季管理
*综述:高温高湿的夏季是蛋鸡一年中最 难过的季节。酷暑使蛋鸡长时间喘息, 饮水大增,采食下降。采食不足造成蛋 率及体质下降,影响抗病力。故:该季 节中心工作是防暑,创造条件使鸡安全 渡夏。并把鸡喘息视为受热应激的标志, 鸡只每天喘息的时间越长,对生产和体 质的影响越大。
综述
蛋鸡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多方位有机结 合的系统性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 在疏漏都可能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 完善、科学的蛋鸡管理是成功饲养蛋鸡 的关键。由于蛋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随 鸡苗质量、管理水平、栏舍条件、营养、 环境、疫病等诸多因素变化而受到影响。 加强标准化管理、量化管理、微观管理, 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养殖行业不得 不走的治富之路。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10)
◆产蛋中后期的管理
产蛋鸡40周,一般情况下,蛋率缓慢下降,蛋 重相对增加,饲料中蛋白水平可适当降低,以 避免鸡体重增加和脂肪沉积对产蛋的影响。可 适当增加麸皮的用量,降低用量,减少破损率 和死淘率。随着后期蛋鸡对钙吸收能力的下降, 蛋壳品质恶化,应提高有效钙至3。5%以上, 并注意补给VD3、Vc等。为充分挖掘蛋鸡的产 蛋后劲,可延长光照至17小时,并重视鸡的体 重控制。要定期称重,掌握体重变动情况。40 周前体重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要下降,体 重的下降,往往导致蛋率的快速下降,产蛋峰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6)
提高蛋白的质量而非提高粗蛋白得数量,通过 添加蛋氨酸、赖氨酸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3)、添加倍量维生素,料中加Vc(150ppm), 提高鸡的抗热应激能力。
(4)、鸡的长时喘息,血中CO2不足,血液酸 碱失衡,并影响蛋壳质量,添加0。2—0。3% 碳酸氢钠可得以改善。水代谢增加带走肠道的 盐分,添加补液盐、氯化钾(0。2%),维护 消化道的电解质平衡。
(8)、酷暑期间,应尽量避免给鸡接种疫 苗等造成的应激。必需实施时,应尽可 能在气温较适宜的时间进行。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8)
▲秋季管理
饲料营养。夏季饱受煎熬的鸡,需恢复体质,为 让鸡群能安全度过冬季,秋季正是恢复体力, 养精蓄锐的时机。为使鸡群有充沛的体力,维 持持久高产,入秋后,仍应根据鸡群情况给予 适当的营养,对仍在产蛋高峰的鸡及体况不好 的鸡,在关注营养浓度、营养平衡的同时,需 补充维生素。
(5)、饮水量过大,消化液被稀释,使消化道 的消化和防卫功能减弱,需定期添加抗生素预 防消化道疾病或使用益菌素维护消化道菌群平 衡。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7)
(6)、暑期微生物大量繁殖,因卫生问题 影响生产成绩。加强消毒,重视水槽清 洁,清除潮湿结块饲料。
(7)、饲料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购入或 配制的饲料,存放时间不应超过1周,避 免有效成分的损失。
◆光照管理
需根据青年鸡的光照情况决定。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5)
*非密闭鸡舍:如育成鸡转群处于自然光渐
增季节,且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 转群时光照数已达10小时或以上,转入
蛋舍时,不必补以人工光照,待到自然
光照开始变短时再加人工光照补之。补 光进度0。5小时/周,最多1小时/周,也 可15分钟/周。当自然光加人工光照共计 16小时,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如转
产蛋鸡管理要点(2)
*18周左右(以体型发育为参照)换高峰料,使 其产前储备足量的营养和体力。临产前体重略 高于标准体重是有益的(尤其高峰期在夏季的 鸡群)。青年鸡自身体重、蛋率和蛋重的增长 趋势,是产蛋前期成为母鸡一生中机体负担最 重的时期。
◆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18周左右,母鸡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在性激素 的刺激下,骨腔中开始形成髓骨,髓骨约占性 成熟小母鸡全部骨髓重量的72%,是一种供母 鸡产蛋时调用的钙源。从18周左右开始,及时 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促进母鸡髓骨的形成, 利于母鸡顺利开产,避免高峰期出现瘫鸡,减 少笼养疲劳症的发生(料中钙的含量在2%左)
温不利于体热散发。有条件的可采用湿帘降温,效果 颇佳。
3、利用清凉的地下水。用乳头饮水器的鸡舍,隔2小时 在水管末段放水一次,降低管中水的温度。
4、改善鸡群体况。 (1)、提早喂饲(4:00—5:00) (2)增加营养浓度,添加吸收率高的油脂。侧重利用提
高蛋白的方法不利于防暑,过多的蛋白、多余的氨基 酸在转化为能量利用时,会增加产热。科学的方法是:
*入夏前的防暑准备
1、设法增加墙壁及舍顶隔热能力,减少太 阳辐射热。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4)
2、窗外搭遮阳棚,或用黑色编织 物遮窗口光。
3、舍间及舍顶绿化,种高大树木。 4、及时清除粪便,减少鸡粪在舍
内产热。 5、改善通风条件,加大通风量。
启动纵向通风设施。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5)
*防暑措施 1、增加舍内风速(1-1。5米/秒),减轻鸡的热应激。 2、在一定风速下,采用喷雾降温。风速不大时,喷雾降
群处于自然光渐短的季节,虽自然光照 已10小时或更长,仍需立即补加人工光 照。补光进度0。5小时/周,最多增1小时 /周至16小时后维持恒。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6)
*密闭饲养且完全人工控制光照的育成鸡, 18周转入同类鸡舍时,按 0。5—1小时/ 周增光至16小时恒定即可。
*产蛋期的光强
产蛋期的光强比育成期强一倍(20勒克 斯)。鸡获得光强与灯距、灯高、瓦数、 有无灯罩、灯的清洁度有关。用自然光 照时间与窗户大小、窗间距、窗台高低 和窗户数量有关。人工光照的设置:灯 距2。5—3。0米,灯高1。8—2。0米, 灯泡功率45瓦,行与行间应错开排列。 尽可能获得均匀的照明效果。每周至少 擦一次灯泡,并及时更换坏的灯泡。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1)
综述:鸡对能量的需求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较大,当环境温度高于适宜温度区上限 时,鸡的能量需求量降低。据测定,环 境温度每上升1度,鸡维持需要的能量降 低4%。舍温低于适宜温度下限时,鸡对 能量需求增加,温度每下降1度,维持需 要的能量增加0。6%。产蛋鸡的适宜温 度区为10—25度。不同季节里要根据气 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及鸡群自身情况,调 整日粮并采取综合性措施来管理鸡群, 以确保产蛋高峰期里鸡的优良生产性能 得到充分发挥。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9)
*注意事项:
1、以维护鸡群健壮的体质为管理中心,确 保高产鸡所需的健康、体力充沛。
2、注意营养品质,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鸡 群的采食量、蛋重、体重及产蛋率的变 化,调整好饲料的营养水平。
3、维持鸡舍稳定的环境,减少应激因素的 干扰。
4、重视卫生管理,无脏、乱、差现象。
5、根据鸡群情况等因素适时进行必要的预 பைடு நூலகம்性投药。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11)
期缩短。40周后体重也不能下降,否则会 加速蛋鸡蛋率、蛋重的下降。产蛋期应 注意控制环境条件,产蛋期温度以18度23度为宜,冬季应高于8度,并注意保温, 做好防寒工作及通风换气。夏季可采用 早晚饲喂,并勤换凉水,增加采食,减 少应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产蛋鸡 创造安稳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2)
△春季管理
*春季由冷变暖,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步增长, 是鸡群产蛋的好季节。予产前期和高峰前期的 鸡需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其产蛋及增重的需 要。该阶段平均日增重3-5克,日采食仅为9095克,应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
*初春,昼夜温差大应逐步撤去保温设施,避免 鸡群受寒。
*春季是蚊蝇滋生及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多 风多雨的气候特点利于疾病传播,搞好环境卫 生和加强防疫应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入春后应 加强环境治理及消毒工作。
*整个产蛋前期是母鸡一生中负担最重的时期。 该时期母鸡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青春期体 重继续增加(大体增重400-500克)。蛋重的渐 增、蛋率的速增,对母鸡而言,在生理上是一 大应激。
*要缓解母鸡开产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 解决母鸡在适应环境和抗病机能相对下降的处 境,必须尽可能减少外界的一切干扰,减少各 种应激,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产蛋鸡管理要点(4)
的需要时,首先表现蛋重增长缓慢,下小蛋, 接着表现体重增长过缓或停止增长,甚至体重 下降,在体重停止增长或有所下降时,即没有 体力来维持长久的高产,随后蛋率停止上升或 开始下降。蛋率一旦下降,即使采取补救措施 也难于复原。应尽早关注鸡的蛋重变化和体重 变化。凡是体重能保持品种所要求的增重趋势 的鸡群,就可能维持长久高产。定期在1-2周坚 持称重一次,掌握体重动态是必要的。在正常 情况下,开产鸡的蛋率每日能上升3—4%左右。
▲观察鸡群:采食、饮水、精神状况、异常呼吸 音、粪便状况等。
▲定期称重:育雏、育成期每周称1次,产蛋鸡 25周前每周称1次,25周后定期称重。依据抽 测结果,比较标准体重调整饲料供应,结合胫 长达标情况制定换料时间。
▲适时调整、优化鸡群,淘劣增效。
对体弱的鸡集中饲养,推迟换料时间,给予一 定营养补给是其达标。对病残及无生产能力的 鸡无论在何阶段均应及时处置,必要时予以淘 汰,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产蛋鸡管理要点(3)
*对峰期在夏季的鸡群,需配制高氨基酸高
能量饲料,在气温达35℃以上时,可添加2%油 脂,气温在30-35℃时,可添加1%的油脂。油 脂含能量高,极易消化吸收,并可减少饲料中 的粉尘,提高适口性。利于增强鸡的体质,提 高产蛋率和蛋重。
*检查饲料是满足青年母鸡营养需要的标志。检 查饲料是否满足了鸡的需要,不能只看蛋率情 况,青年母鸡群,即使采食营养不足,也会保 持旺盛的繁殖机能,完成其繁衍后代的任务。 在此情形下,小母鸡会消耗自身的营养来维持 产蛋。且蛋重会变的较小。当营养不能满足鸡
蛋鸡的日常管理(11)
▲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带鸡消毒、环境 消毒、饮水消毒)。
*消除蚊、蝇、鼠、雀。
*处置好粪便、死鸡。
*处置好疫苗瓶及用于清洗接种过疫苗的 注射器的污水。
▲免疫管理
参照母原抗体水平、本地病原流行情况、 本地具体实际情况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 序,采取最佳的免疫途径、接种方法 严 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