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员工的六项思维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越员工的六项思维观后感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博雅技艺”。
我的理解是,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就必须系统性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来充实自己,要提升自己对管理的认知,武装自己的脑袋,就像老师所说的“认知水平决定思维上限”,而一个人的管理思维、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水平决定了你的行为决策,决定了你的管理是否卓有成效。
因而系统性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是有必要的。
什么叫管理?管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又是什么?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管理素质和能力是什么?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连这点都弄不清楚、搞不懂、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入不透彻的话,又何谈管理?又怎能管理好团队、管理好企业呢?
正如德鲁克所说:“企业能否成功,是否长存,完全要视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而定,因为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唯一拥有的有效优势。
”
通过学习《管理的实践》,我才认识到德鲁克先生是世界管理学的开创者,他被尊称为“现代管理之父”,是“大师中的大师”。
《管理的实践》完整说明了管理的基本理念,管理的本质,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一个整体的管理书籍著作。
我们要学习管理的系统化知识,要视管理为整体,而不应该只是片面学习管理的某个方面。
要视管理为整体,管理者必须同时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成果和绩效,因为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目标;第二是必须考虑在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即组织流程建设、管理结构建设、组织责任和权力分配等建设);第三是要考虑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管理的实践》一书,首先阐明了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或一种专业。
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
在于绩效和成果。
衡量和检验管理的唯一权威是绩效和成果,企业管理层只能以所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威。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把资源转化成产品的管理活动。
而李序蒙教授经过实践后得出新时代升级版定义:管理就是企业以战略机会为导向,把机会转化成财富的活动过程才叫管理。
管理层是企业的器官,管理层的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在制定任何决策、采取任何行动时,管理层都必须把经济绩效放在首位。
《管理的实践》重点内容是讨论管理者的三项主要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
管理者在每一项活动中总是履行着这三项职能,缺一不可,如果缺掉任何一项就不再有管理可言,也不会有企业或工业社会了。
管理者的三项职能也是贯穿全书的三条主线。
同时也谈到了“管理的结构”以及“做决策”。
通过学习我才深刻地懂得了很多关于管理知识的精髓: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市场是由企业家创造的;任何企业都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
创新就是提供给顾客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生产系统流程的创新以及服务上的创新;企业是通过营销和创新来创造顾客,因此企业管理必须具备企业家精神,企业管理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而不是一项适应性的任务。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事业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的,是由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来定义的,不是由由生产决定,不是靠公司名称、地位或规章来定义的。
企业要定方向、要设定企业目标,即目标管理。
最后我个人综合性的总结收获就是:德鲁克把45年的咨询生涯和担任诸多著名公司顾问的工作实践及研究,荟萃了管理的精髓,写成《管理的实践》,其目的就是提供给所有企业有奋发向上的管理者,来学习管理的系统化知识、观念、原则和工具,通过企业管理平台来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为企业及社会做出应有
的贡献。
所以说无论应届毕业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又或者企业的员工、管理者、技术专业人员都有必要学习管理,而且是系统地学习管理的知识、理念、原则和工具。
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就是管理的竞争。
企业真正的安全保障是未来的管理者。
所以我们要有系统的培训计划,要培训系统化的综合管理知识,培训有能力制定未来决策的管理者,为了未来的管理接班人做好准备。
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前途,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企业才能长期生存下去。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选择未来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诚实正直的品格最重要!人的品格是无法通过通才教育或管理知识、技能等培训得来。
未来的管理者在工作上越成功,就越需要具备诚实正直的人格。
管理者必须把企业的整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真正的原则置于权宜的考虑之上。
新任务要求未来管理者的每一项行动和决策都根植于原则上,管理者不只通过知识、能力和技巧来领导部属,同时也要通过愿景、勇气、责任感和诚实正直的品格来领导。
无论管理者接收的是通才教育或管理教育,由于将来情况会与过去的情况不一样,在将来最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教育,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人诚实正直的品格。
因此选择未来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诚实正直的品格,缺乏诚实正直的品格的管理者,无论他多么的讨人喜欢、乐于助人、和葛可亲,甚至才智过人、能力高强,都没有资格做管理,都不适合担任管理者, 都是“危险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