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吉水县城南小学曾小芳
【教材简析】
《识字3》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独立识字课。

它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硕,歌颂了祖国的悠长历史、大好河山,表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兴盛的强烈愿望。

三字经的形式,节拍整齐,韵律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学生朗读体会,有利于培育语感,识记生字,积累辞汇。

【学习目标】
熟悉“神、州”等12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育酷爱祖国的情感。

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进一步锻炼自主识字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1.布置搜集资料或问人,了解中国还被称为何。

2.制作PPT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特点,创设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识字读文的踊跃性。

运用多样化的策略引导学生科学识字,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在情境中识字,随文识字,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酷爱。

【教学进程】
谈话导入,情感铺垫。

1.出示导语,学生自读,再教师引读。

引读:祖国是咱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

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谈话:咱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她拥有悠长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美的河山。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路去欣赏祖国的几处大好河山,具体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二、创设情境,识字学文。

(一)识记“神、州、川”,学习第一句。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在交流中引导识记“神、州”。

2.(1)你熟悉这幅地图吗?你感觉它像什么?
(2)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称号吗?从哪儿知道的?
3.(3)按照交流出示“神州”“华夏”“中华”,先自主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熟悉“神、州”两字的。

4.【设计用意:课文中的生字,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有些学生是“生”字,而对于另一些学生已是“熟”字。

因此,创设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记生字,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5.谈话:咱们的祖国土地十分辽阔,山川十分壮美。

在一年级时咱们曾经学过这样一首小诗:“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教师引诵,学生齐诵)这首小诗生动地描述了神州大地的辽阔和壮美。

大家再来读一读下面的三字经,看看它写的是什么。

6.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有不熟悉的字问同窗或老师,想一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2)指名读,正音,学习“川”字,读准字音,初识字形。

(3)说说读懂了什么,相机引导运用象形联想法识记“川”字的字形和字义。

(4)高声朗读句子。

【设计用意:温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把句子中的三个生字分开,采用不同的策略识记,“神、州”两字在学习句子之前识记,“川”字随文识记,这样做,是在分散识记、降低难度的同时,考虑到了课文内容的特点,把识字学词,朗诵感悟充分结合,相辅相成,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习第二句,识记“涌、耸”。

1.你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儿,为何?
2.过渡:此刻,老师和大家一路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

3.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别离是哪儿。

4.引导观察图片,说说每一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5.结合图片交流识记“涌、耸”。

“涌”是形声字,字义与水有关,可以与“勇”比较识记;“耸”字可用会意法结合图片联想识记。

6.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朗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设计用意:运用图片激发学生识字读文的兴趣,结合图片理解感悟,借助图片识记生字,再观察地图引导朗诵感悟,加深体会,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在有效的情境中展开,使学生学得有味,学得轻松。


学习第三句,识记“岛、隔、峡、与、陆”。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熟悉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知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份。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3.指名读句子,再引导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可用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鸟──岛、夹──峡、写──与;分类识记:隔、陆。

4.结合地图,朗读体会。

【设计用意:充分发挥“地图”在本课学习中的作用,用一幅地图将读文识字活动贯穿起来,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进一步熟悉了中国版图,又通过看图片、读句子感受了祖国的山川壮美,还识记了更多祖国的文字。


识记“民、族”,学习第四句。

1.出示词语“民族”,请熟悉的同窗读一读,并介绍一下自己是在哪儿熟悉的,再引导交流识记方式。

2.谈话:咱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3.按照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第四句,反复朗诵、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高声朗读。

【设计用意:“民、族”两字形、义比较抽象,因此在初识时就采用反复呈现的策略,让学生多见面,多读牢记。

见得多,读得多,印象自然深。


整体朗读课文。

1.自主朗诵,自主体会。

2.同位合作朗读,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感受三字经的节拍和韵律。

3.男女生分行合作朗诵。

4.看地图和图片,师生合作朗读,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齐诵两遍。

三、巩固识记生字。

1.集中出示12个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卡片认读。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3.“抽签”组词。

学生抽到一个生字,先认读,再组词,比比谁组的词多。

4.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巩固。

(1)自主读。

(2)同桌互读。

(3)开火车读。

【设计用意:本课的识字教学整体采用分散识记,集中巩固的策略。

开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记生字、随文识记生字,然后集中巩固识记,识字进程层次安排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1)自读田字格中的字并观察字形。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以为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提示学生注意“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

2.引导发现。

(1)相似的字:川、州。

(2)难写的字:争、民、族。

“争”字中间一横右边要出头;“民”字的第三笔是竖提,不能写成撇(讲解时避免强化错误写法),“族”字右边分上下两个部份。

3.范写指导。

(1)夕:撇要短,横撇的横要短,撇要长;
(2)与:竖折折钩要写正,宽窄适度;
(3)川:第一笔是竖撇,中竖要短,右竖要长;
(4)州:第一点向左,另外两点向右点;
(5)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伸展。

4.学生先描红,再练习。

5.展示评价。

教师拿着红笔全班巡视,发现写得好的打五角星表扬,发现六个字都写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鼓励学生认真写字。

【设计用意:识字教学中的写字训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更要注意和强化学生写好字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教师不吝啬时间,范写学生难以写好的字,不吝啬表扬,鼓励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持久的学习品质,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