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教育功能摭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 陛。通过整合已学知识 、 已有经验 , 落实对“ 如果 把糖类和脂肪比作大额支票 ,T A P则相当于现金 。你 认 为 这种 比喻有 道理 吗 ? 这个 知识 点 , 而培养 学生 ” 从
的发散思维能力 、 创新意识 , 并将“ 生物与生活” 牢牢 扎 根 学生心 中 , 2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 归纳总结所学 内 容的能力 “ 思考与讨论 ”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 和 掌握 , 明确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提高思维能力 , 根 据学生的实际, 对他们提出恰 当的要求 , 鼓励学生 自 己独 立钻研 , 给 以指 导 。有 时教 师可 组织 学生 进行 并 讨论 ,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 讨论问题的能力 , 而不是由 教师包办、 由教师讲给学生 , 都 能让学生 自己概括、 推 理、 证明的, 应该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去作 。“ 思考与讨 论 ” 目为 培养 学 生 独 立思 考 的 能力 、 纳 总结 所学 栏 归 的内容提供素材 。 ・ 例如必修 l细胞与分子》 14页的“ 《 第 0 思考与讨
感性认识 , 并引导学生定 向思考它们与内环境稳态的 关系 ,使学生获得对内环境稳态重要性的感性认识 ,
丰富学生对 内环境稳态重要性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
“ 为什么要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及为什么要喝盐水” 等, 进而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 , 树立“ 学好生物 , 服务
生活 ” 的价值 观 。 22 培 养 学生的创 造 思维 能力 .
则相 当 于现金 。你认 为这 种 比喻有 道理 吗 ? 栏 目通 本
不仅明确新学习任务 , 而且明确学习的意义 , 同时通 过对方法的归纳 , 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 例如必修 2 遗传与进化》 10页的“ 《 第 0 思考与讨 论”与杂交育种相 比, : 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 因突变 的特点 , 谈谈 诱变 育种 的局 限性 。要 想 克服这 些局限 陛, 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本栏 目通过与杂交育 种比较 , 讨论出诱变育种的优点及局限性既是对本节 内容 的归纳整理 、 延伸拓展 , 同时又为后续 内容的学 习埋下伏笔 , 逐步让学生养成要学好生物必须具备用 分类 比较 思想指 导学 习 的习惯 。学 生通 过 比较 知道 : 诱变育种因能产生新基因而产生新形状 , 由于诱变 但 程中, 突变 的不定 向性导致盲 目性大 , 需要大量的供 试材料 。那么如何把这种不定向性转变为定 向性 , 从 而为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的学习埋下伏笔。 同 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杂交育种 、 诱变育种 、 单倍体育 种: 多倍体育种在原理 、 方法、 优点、 缺点 、 应用等方面 进行 比较 、 归纳 , 从而使生物育种方法这个教学难点 在后续“ 基因工程育种” “ 、植物细胞杂交育种” 教学中 得以发散与完善 。 3 “ 思考 与讨论 ” 目提 升教师的 教 育智 慧与素 养 栏
发学 生 学 习兴 趣 、 培养 学 生 良好 的科 学态 度 、 辑 思 逻 维能 力 、 括 总 结 能力 和 想象 能力 等科 学 素 养 、 概 逻辑 思维 能力 、 概括 总结 能力 和想 象能 力 等科学 索养 最直 接 、 有效 的途 径 。 最 21 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 深学生对 生物概念 的理解 . 加
与价值 观 、 学 风格等 多方 面素 质 高度个 性 化 的综 合 教 体现。
所 、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等方面有什么区别?
( )光反应和暗反应 阶段之 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联 系 2
是怎样 的?本栏 目旨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 意 在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 明确光
积 极 主动地 获 取生 物知识 、 识 和理解 生 物 问题 的 重 认
既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冲击 , 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 的 挑战 , 它也必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 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 2 “ 考与讨 论 ” 目培 养学生 的创 新精 神 和实践 能 思 栏 力, 全面 提升 学 生的科 学素 养 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 , 围绕教学 内容进行的“ 思 考与讨论” 的一系列活动 , 都离不开用脑想、 用手做 、 用眼看、 用耳听、 用嘴说。这种亲身经历与体验 , 是激
要实践活动。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思考与讨
论” 通过 给 学 生 一个 或 多 个 开放 性 的问 题 , 学生 通 让
现代学 习理论指出 , 学习需要感知 , 但感知并不
是 学 习 的根 本 原 因 . 习的根 本原 因在 于 问题 。 因为 学
过合作 , 对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 , 对获得的信 息进行处理 , 出结论。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被 得 动 地 、 械 地学 习相 比 ,思考 与 讨 论 ” 强 调 的是 学 机 “ 更 生 的 自主学 习与过程 体验 。 例如必修 3 稳态与环境》 1 《 第 7页的“ 思考与讨 论 ” ( )碳 在 自然界 以什 么形 式存 在 ? 2 :1 ( )碳 是 如何 分别进 出生产者 、 消费者 、 分解者各个环节 的( 以什么 形式、 通过哪种生命活动 、 形成哪些产物等) ?请用关 键词、 段 、 线 箭头 、 框等 表示讨 论 的结 果 。本 栏 目安 方 排在学生对物质循环的重要性及二氧化碳的去向等 知识有 了完整的感性认识后 , 出了“ 提 碳的存在方式
认识 与 理解 。
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只有具
有 发表 自己见解 的意识 和 勇气 ,学 生才 能有 所发 现 、
2 帮助学生深化拓展所学知识 , . 4 扩大其知识面 “ 思考与讨论” 目可承上启下 , 栏 为今后的教学做
好铺 垫 。 通过对 本栏 目问题 的思考 、 讨论 与交 流 , 生 学
样的后果 ?3 (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 乏力、 心跳 加快 甚 至血压 升高 等症 状 , 为什 么 ?这说 明外 界 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栏 目通过列举 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生活实例 , 让学生初步达 成人类 的一些不 良反应或症状都与环境稳态有关的
建生物概念模型的过程。 它融合 了新课程的知识与技 能 、 程 与方 法 以及 情 感 、 度 与价值 观 的 内容 。 过 态 “ 思考与讨论“ 不是也不应是单纯体验过程和训 练方法 ,而是结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来进行 。 它承载着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 情感 、 态度与价值 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 势必成为科学素养 与三个维度 目 标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教师很好地运用” 思考与讨论”
及其 在 生物 群落 与无 机环 境 中如何 循环 ” 问题 。学 的 生通 过 阅读课 本 内容 ,积极 主 动地 通过 小 组 内交 流 、 亲 自动手 实 践 , 身体 验概 念模 型构 建 的思 路 与方 法 亲
,
只有问题 , 才能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望 , 促使学生深 入 探究 和思 考 。 “ 考与 讨论 ”栏 目正 是根 据这 一理 思 论 , 各个 学 习环节 中 , 置若 干个 问题 , 过 问题设 在 设 通
第2 7卷 第 6期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拄
中学生 物学
Mi d e S h o o o y d l c o l Bil g
Vo.7 No6 1 . 2
2 1 01
文件 编号 : 0 3—7 8 ( 0 1 0 10 5 6 2 1 )6—0 6 0 3—0 2
“ 思考 与讨论 " 目的教 育功 能摭谈 栏
置 来创 设 问题情 境 , 激发 学生学 习的欲 望 。而且 栏 目 中的 问题指 出了学 习的 目标 和方 向 , 能很 好 地 吸引学 生 的注 意力 , 发 学 生 进行 意 义 学 习 的心 向 , 激 对新 知 识 的学 习起 到定 向和引导 作用 。
例如必修 3 稳态与环境 》 9页 的“ 《 第 思考与讨 论” ( )你有过高烧的经历吗? :1 . 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 感受 。 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积极 、 分 地 开 展 “ 充 思考 与 讨 论 ” 动 , 求教 师 活 要
过计算 出 1 o 葡萄糖 释放能量 与 1 ml 分子 A P释放 T
能量 的倍数关系 , 再妙用生活实例中的支票 、 现金分 别类 比葡萄样、 脂肪及 A P 可谓匠心独具 , T, 使学生明 白学 习生物知识可 以借助 日常生活 中的具体实例来 分析与理解 。接下来的活动极具开放性 , 思维极具有
论 ”( )光 反 应 和 暗反 应 阶段 在 所需 条 件 、进行 场 :1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 才能在 以学生为主题 的教学 活动 中扮演好 指 导者 、 组织 者和参 与 者 的角 色 。 给学 “ 生一杯水 , 自己要有一桶水 。 “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 教 师更要 创新 思维 。”思考 与讨论 ” 目对 于 改变 学生 “ 栏 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 知识 结 构 和教 学 水 平对 生 物课 程 改 革成 效 起 着 至关 重要的作用 , 因此教师的智慧和素养始终是教学活动 的关键 因素 。智慧不能象知识一样直接传授 , 但它需 要在获取知识 、 经验的过程 中, 不断得到开启 、 丰富和 发展。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 的 产物 ,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魅力基础上长期时间、 感 悟、 反思 的结果 , 也是教师教育理念 、 知识 素养 、 情感
的措 施 ? 2 ( )大量 出汗 或严 重腹 泻后 , 如果 只 喝水 , 不 补充 盐 , 内环 境 的渗透 压 出现什 么变 化 ?这会 带来 怎
再 得 出结 论 , 象 出物 质 “ ” 生 物 群 落 与无 机 环 抽 碳 在
境之 间 的循 环过程 , 个过 程 即是一 个 完整 的 自主 构 整
有所创造 。教材中的“ 思考与讨论 ” 是编者精心设计 的, 目的是通过师生对问题的讨论 , 使学生进一步加 深对生物规律和概念的理解 , 分散教学难点 , 培养学 生发 表 见解 的意识 和勇 气 。在教 学过 程 中 , 师应 该 教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 , 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 不可 包办代替或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 例如必修 1 细胞 与分子》 9 《 第 0页的“ 思考与讨 论” :在 细胞 内 ,葡萄糖彻底 氧化分 解后 ,释放 出 27 J 80K 的能量 。 1 ( )计算 : 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 1 解 所 释放 的能 量 是 A P水解 所 释放 能 量 的 多 少 倍 ? T ( )有人说 ,如果把糖类和脂肪 比作大额支票 , T 2 AP
钟 良江 ( 海南省 昌江黎 族 自治县 昌江中学 海南三亚 5 20 ) 77 0
学生对生物知识 的建构必然要借助一定 的操作 对象 ,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 提供丰富的相关材料 , 要给学生提供能引发深入思考 的素材 , 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参与和发展 。教师要 紧密 联 系社会生活实际 , 把学 习置于真实 的、 复杂 的情境 之中。 新课 程人 教 版生 物教材 中的 “ 考与 讨论 ” 目 思 栏 很好地为教师提供 了这一素材。 1 “ 思考 与讨 论 ” 目促进 学生 学 习方式 的 改变 栏 “ 思考与讨论” 贯穿于整个学 习活动 中, 把知识以 “ ” 问 的形式 展 开 , 学 生进行 多 角度 、 层次 的分 析 、 让 多 讨论 , 独立或合作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和获取 ; 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