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3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3.1细格栅
3.1.1设计说明
格栅系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上、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

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格栅的进出水水质见表3-1所示。

表3-1 格栅进出水水质
水质指标BOD5COD SS
进水6400 13000 2000
去除率0 0 10%
出水6400 13000 1800
3.1.2设计计算
本工艺采用矩形断面调节池前细格栅一道,采用机械清渣。

(1)栅前水深的确定
式中,Q——设计流量,设计中取为0.0289m3/s;
h——栅前水深,m;
v1——栅前渠道水流流速,设计中取为0.6m/s。

(2)细格栅的栅条间隙数
式中,n——格栅栅条间隙数,个;
Q——设计流量,m3/s;
α——格栅倾角,(o);
b——格栅栅条间隙,m;
h——格栅栅前水深,m;
v——格栅过栅流速,m/s。

过栅流速采用为0.7m/s,Q=0.0289m3/s,栅条间隙b=0.01m,栅前水深为0.16m,格栅安装倾角α=60o,则
个,取为个。

(3)格栅槽有效宽度(B)
式中,B——格栅槽有效宽度,m;
S——每根格栅条的宽度,m。

设计中采用Φ10mm圆钢为栅条,即取S=0.01m,则
,取为。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设进水渠道宽B1=0.25m,渐宽部分展开角=20o,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在~范围之内,符合要求。

则,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5)出水渠道的渐窄部分的长度
(6)过栅水头损失
式中,h1——水头损失,m;
β——格栅条的阻力系数,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β=2.42;
k——格栅受污物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采用k=3。

(7)槽后明渠的总高度
式中,H——槽后明渠的总高度,m;
h2——明渠超高,m,设计中取h2=0.3m。

(8)格栅槽总长度
式中,L——格栅槽总长度,m;
H1——格栅明渠的深度,m,H1=h+h2。

(9)每日栅渣量
式中,W——每日栅渣量,m3/d;
ω1——栅渣量,取ω1=0.1m3/103m3污水。

故采用机械清渣。

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选用XWB-Ⅲ型背耙式格栅除污机。

表3-2 XWB-Ⅲ型背耙式格栅除污机性能
图3-1 格栅计算示意图
3.2调节池
3.2.1设计说明
(1)水量调节池实际是一座变水位的贮水池,进水一般为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

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进水管的设计高度,最低水位为死水位。

(2)调节池的形状宜为方形或圆形,以利于形成完全混合状态。

长形池宜设多个进口和出口。

(3)调节池不具有废水处理的功能。

3.2.2设计计算
本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取T=8h,设计流量Q=2500m3/d=104.2m3/h。

(1)调节池的尺寸
调节池体积:V=QT=104.2×8=833(m3)
取池子总高度H=5.5m,其中超高0.5m,有效水深h=5m,则池面积为
池长取16m,池宽取12m,则实际有效水深为
取超高0.5m,则调节池的实际池深H=4.3+0.5=4.8m
(2)潜污泵
调节池集水坑内设2台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QW系列无堵塞移动式潜污泵(1用1备),水泵的基本性能参数见表3-3。

表3-3 潜水排污泵性能
型号
流量
(m3/h)
扬程
(m)
转速
(r/min)
电动机功率
(kW)
效率
(%)
出口直径
(mm)
QW125-130
130 15 1460 11 62 125
(3)搅拌
为防止污水中悬浮物的沉积和使水质均匀,可采用水泵强制循环进行搅拌,也可以采用专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

水泵强制循环搅拌,是在调节池底部设穿孔管,穿孔管与水泵压力水相连,用压力水进行搅拌。

水泵强制循环搅拌的优点是不需要在池内安装其它专用搅拌设备,并可根据悬浮沉积的程度随时调节压力水循环的强度。

其缺点是穿孔管容易堵塞,检修不方便,影响使用。

目前工程上常用潜水搅拌机进行搅拌。

根据调节池的有效容积,搅拌功率一般按1m3污水4~8W选配
搅拌设备。

本工程取5W,调节池选配潜水搅拌机的总功率为2500×5=12.5(kW)。

选择5台晨容环保公司出产的QJB型潜水搅拌机(不锈钢),均匀安装在调节池内。

表3-4 潜水搅拌器电动机性能
型号功率
(kW) 电流
(A)
叶轮直径
(mm)
叶轮转速
(r/min)
重量
(kg)
QJB2.5/8-400/3-7408 2.5 9 400 740 70
3.3竖流沉淀池
3.3.1设计说明
竖流沉淀池是利用污水从沉淀池中心管流入,沿着中心管向下流动,经中心管下部的反射板折向上方流动,污水以流速v自下向上流动,污水中的颗粒以沉速u向下沉降,当u>v时颗粒开始下沉,u=v 时颗粒悬浮污水中,u<v时,颗粒随污水流出。

上升至沉淀池顶部的
污水用设在沉淀池四周的锯齿形三角堰流入集水槽排出。

竖流沉淀池由进水装置、中心管、出水装置、沉淀区、污泥斗及排泥装置组成。

其进出水水质见表3-5所示。

表3-5 竖流沉淀池进出水水质
水质指标BOD5COD SS
进水6400 13000 1800
去除率25%20%50%
出水4800 10400 900
3.3.2设计计算
设计中取1座竖流沉淀池,设计流量。

(1)中心进水管面积与直径
式中,A0——沉淀池中心进水管面积(m2);
Q——设计流量(m3/s);
v0——中心进水管流速,设计取为0.03m/s。

d0——中心进水管直径(m)。

(2)中心进水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式中,h3——中心进水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m);
v1——污水从中心进水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速度(m/s),一般取为0.02 m/s~0.03m/s;
d1——喇叭口直径(m),一般采用。

设计中取,。

(3)沉淀池总面积及沉淀池直径
式中,A1——沉淀池的沉淀区面积(m2);
v——污水在沉淀池内上升流速(m/s);
D——沉淀池直径(m)。

设计中取,。

(4)沉淀池的有效沉淀高度,即中心管的高度
式中,h2——沉淀池有效水深(m);
t——沉淀时间,设计取为1.5h。

校核沉淀池径深比:D/h2=7.3/3.78=1.93<3,符合规范。

(5)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式中,Q——污水流量(m3/s);
C1——进水悬浮物浓度(mg/L);
C2——出水悬浮物浓度(mg/L);
——污泥容重(t/m3),约为1;
p o——污泥含水率(%)。

设计中取T=1d,p0=97%
(6)污泥斗及污泥斗高度
污泥斗设在沉淀池的进水端,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为防止污泥斗底部积泥,污泥斗底部直径取为0.5m,污泥斗倾角取为600。

污泥斗高度
污泥斗容积
式中,V1——污泥斗容积(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