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藤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须藤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易荆丽;张嘉家;周毅生;王嵩;赵永恒
【摘要】目的研究龙须藤乙醇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筛选出龙须藤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热板法和冰乙酸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龙须藤醇提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龙须藤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能较好抑制炎症的组织液渗出.结论龙须藤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可能是龙须藤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extract in mice, and screen out its effective fractions. Methods Two models that hot plate and writhing test caused by glacial acetic acid in mice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The model that ear swelling caused by dimethyl benzene in mice was adopted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 Results The ethanol extract from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obviously showed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Ethyl acetate extract and n-butanol extract exhibite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inhibited effusion of tissue fluid caused by inflammation. Conclusion Ethyl acetate extract and n-butanol extract may be the effective parts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for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8)006
【总页数】5页(P647-651)
【关键词】龙须藤;镇痛;抗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
【作者】易荆丽;张嘉家;周毅生;王嵩;赵永恒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龙须藤为豆科苏木亚科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Benth.的干燥藤茎。
别名又称为:过岗圆龙、九龙藤、羊蹄藤、梅花入骨丹等,性味甘、微苦、温,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的功效[1]。
该药在我国多个少数民族中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疗效显著[2]。
民间该药常作为豆科含羞草亚科榼藤属植物过岗龙[1]使用。
龙须藤药材中主要含有黄酮、氰苷、没食子酸[3-4]。
目前对龙须藤的药效基础研究还不够深入,其抗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不清,极大限制了该药材在临床上的应用。
本实验为考察龙须藤药材的镇痛抗炎作用,筛选出龙须藤的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采用热板法、冰乙酸扭体法作为观察镇痛作用的药理模型,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法作为观察抗炎作用的药理模型。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SPF级KM小鼠,体质量18~22 g,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20。
1.2 药品与试剂
龙须藤药材由广东罗浮山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经广东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李书渊教授鉴别为豆科苏木亚科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Benth.的干燥藤茎。
取龙须藤药材100 g,打粉,过2号筛得粗粉,用75%(φ)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3次的提取液,回收溶剂,得到乙醇提取物浸膏(出膏率约28.05%);取部分乙醇提取物浸膏加水分散后,用石油醚、氯仿、乙酸
乙酯、正丁醇依次按极性大小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
罗通定片(四川康福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10501);吲哚美辛(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901);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冰乙酸、二甲苯、乙醇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日本岛津SHIMADZU系列电子天平(深圳市同奥科技有限公司);501超级恒温水浴(金坛市宏华仪器厂制造);RE-52A 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2 方法
2.1 龙须藤乙醇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研究
2.1.1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取预选合格[(55±0.5) ℃,5~30 s内舔后足][5]的KM 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龙须藤乙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6、12 g/kg)、阳性对照罗通定组(剂量0.04
g/kg)。
实验前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连续灌胃给药4 d,每天1次,给药容量
20 mL/kg,第4天给药后在第30、60、90、120分钟测量小鼠的痛阈值。
2.1.2 对冰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取KM小鼠50只,体质量18~22 g,雌
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情况及给药方法同“2.1.1”项。
第4
天末次给药30 min后,腹腔注射0.6%(φ)冰乙酸10 mL/kg,记录20 min内小
鼠扭体次数[5]。
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按下式计算各组的镇痛抑制百分率,
结果见表2。
抑制率
2.1.3 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取KM小鼠50只,体质量18~22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情况及给药方法同“2.1.1”项,但阳性对照药为吲哚美辛(剂量0.007 5 g/kg),只灌第4天,1次。
各组末次给药60 min后将二甲苯(0.02 mL/只)均匀涂在每只小鼠右耳正反两面致炎,左耳不涂作对照,致炎后30 min脱颈椎处死小鼠,沿耳郭基线剪下双耳,用直径9 mm的打孔器在相同位置取左右两耳片于分析天平上称质量,按下式计算肿胀度及抑制率[5]。
肿胀度(mg)=右耳片质量-左耳片质量
抑制率
2.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实验结果用表示,样本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满足方差齐性检验条件者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龙须藤镇痛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
2.2.1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取预选合格[(55±0.5) ℃,5~30 s内舔后足]的KM雌性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龙须藤乙醇提取液的石油醚萃取物组(剂量为含生药量15 g/kg)、氯仿萃取物组(剂量为含生药量15 g/kg)、乙酸乙酯萃取物组(剂量为含生药量15 g/kg)、正丁醇萃取物组(剂量为含生药量15 g/kg)、水层萃取物组(剂量为含生药量15 g/kg)[5]、罗通定为阳性对照组(剂量为0.04 g/kg)。
实验方法同“2.1.1”项。
2.2.2 对冰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取KM小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组参照“2.2.1”项下内容分为相同的7组,实验方法同“2.1.2”项。
2.2.3 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取KM小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组参照“2.2.1”项下内容分成相同的7组。
阳性对照药为吲哚美辛(剂量为0.0075 g/kg,给药容量20 mL/kg),实验方法同“2.1.3”项。
2.2.4 统计学处理方法同“2.1.4”项。
3 结果
3.1 龙须藤乙醇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研究结果
3.1.1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从表1结果可看出,龙须藤乙醇提取物的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中、高剂量组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中剂量组在60 min、90 min时,与空白对照组及自身给药前痛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作用较强。
并且受试药物组随着剂量的增大,发挥镇痛作用的时间越快。
表明龙须藤乙醇提取液对热刺激小鼠致痛反应有镇痛作用。
表1 龙须藤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on analgesic test in mice induced by hot 组别剂量/(g·kg-1)给药前痛阈值/s给药后不同时间痛阈值/s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空白对照组-16.42±3.9914.01±4.75 14.65±6.00 13.53±5.86 13.69±5.39 提取物低剂量组
315.43±3.7917.40±3.5819.84±3.8719.91±4.6019.02±6.01 中剂量组
617.10±4.0923.79±3.34 26.94±5.38**△△ 25.23±5.86**△△21.30±5.43△ 高剂量组1218.08±2.96 29.29±3.61**△ 32.90±5.19**△△
20.81±4.78**20.04±6.31*阳性对照组0.0417.62±4.74 34.96±5.02**△
52.12±6.75**△△ 42.84±6.64**△△ 29.86±7.52**△△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给药前痛阈值比较:△P<0.05,
△△P<0.01。
3.1.2 对冰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从表2结果可看出,龙须藤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均能对抗冰乙酸刺激所致的疼痛反应,对小鼠的抑制率分别为48.20%、53.00%、56.97%,有较好的剂量相关性,以龙须藤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
表明龙须藤提取物对冰乙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抑制作用。
表2 龙须藤乙醇提取物对冰乙酸致小鼠疼痛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on writhing test in mice induced by glacial acetic 组别剂量/(g·kg-1)扭体次数抑制率/%空白对照组-41.02±3.25-提取物低剂量组321.25±5.1748.20 中剂量组6 19.28±4.26*53.00 高剂量组12 17.65±5.82*56.97阳性对照组0.04 13.10±4.37**68.06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1.3 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影响从表3结果可看出,低、中、高剂量组均能使小鼠耳郭肿胀度明显降低,抗炎效果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抑制率分别为3
4.71%、52.52%、58.16%。
其中龙须藤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P<0.01),其抗炎效果最为接近阳性对照组(吲哚美辛),表明龙须藤提取物可对抗二甲苯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
表3 龙须藤乙醇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on ear-swelling in mice induced by dimethyl 组别剂量/(g·kg-1)肿胀度/mg抑制率/%空白对照组-22.01±2.93-提取物低剂量组314.37±5.02*34.71 中剂量组
610.45±4.21**52.52 高剂量组129.21±5.22**58.16阳性对照组
0.00757.63±4.33**65.33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2 龙须藤镇痛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结果
3.2.1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从表4结果可看出,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及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均能提高小鼠痛阈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热刺激致小鼠疼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正丁醇萃取物组作用快且持久。
表4 龙须藤不同极性部位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fractions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on analgesic test in mice induced by hot 组别剂量/(g·kg-1)药前痛阈值/s给药后痛阈值/s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空白对照组-18.2±2.3716.6±2.10 20.5±2.85 17.9±1.88 18.6±1.60 石油醚组1515.5±2.2017.4±1.99 19.7±2.72 16.7±2.25 18.9±3.27氯仿组1516.6±2.5721.6±1.98* 17.7±2.01 16.1±1.47 16.5±2.29乙酸乙酯组1515.8±1.7722.7±4.51 28.5±4.21*△ 30.6±6.16*△ 33.4±5.26**△△正丁醇组1515.6±1.4326.0±4.13*
29.4±4.99*△ 30.4±4.24*△ 31.9±5.83*△水组1514.9±1.4417.1±2.15 12.9±1.35 12.9±1.15 18.2±1.92阳性对照组
0.0417.6±1.5035.0±4.75*△ 52.1±4.35**△△ 42.8±5.26**△△29.9±3.33*△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给药前痛阈值比较:△P<0.05,
△△P<0.01。
3.2.2 对冰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从表5结果可看出,乙酸乙酯组和正丁醇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率均超过50%,表明这两个部位均能对抗冰乙酸刺激小鼠所致的疼痛反应,使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乙酸乙酯组更为明显;石油醚组、氯仿组、水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抑制率没有达到50%,表明这几组对冰乙酸导致的小鼠扭体的抑制作用不够强。
表5 龙须藤不同极性部位对冰乙酸致小鼠疼痛的影响Table 5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fractions of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on writhing test in mice induced by glacial acetic 组别剂量/(g·kg-1)扭体次数抑制率/%空白对照组-33.20±2.89-石油醚组1518.78±4.02* 43.43氯仿组1523.30±1.90*29.82乙酸
乙酯组15 11.80±2.14** 64.46正丁醇组15 16.10±3.14** 51.51水组15
18.00±2.96** 45.78阳性对照组0.04 10.20±2.74** 69.28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2.3 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影响从表6结果可看出,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和阳性对照组对二甲苯所引起的小鼠耳郭肿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抑制率分别为62.38%、6
4.24%、72.45%。
其中乙酸乙酯组和正丁醇组其抗炎效果最为接近阳性对照组(吲哚美辛),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可明显对抗二甲苯所致的炎症反应。
表6 龙须藤不同极性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的影响Table 6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fractions of Bauhinia champoinii Benth on ear swelling in mice induced by dimethyl 组别剂量/(g·kg-1)肿胀度/mg抑制率/%空白对照组-
8.64±1.45 -石油醚组155.55±1.43*35.76氯仿组156.64±1.5023.15乙酸乙酯组153.25±1.15**62.38正丁醇组153.09±1.10**64.24水组1510.08±1.52 -16.67阳性对照组0.0075 2.38±0.54** 72.4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4 讨论
本实验前曾采用热板法、冰乙酸扭体法及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法3种模型对龙
须藤药材的50%乙醇提取浸膏(出膏率约30.12%)、75%乙醇提取浸膏(出膏率约28.05%)、95%乙醇提取浸膏(出膏率约13.21%)以及水提取浸膏(出膏率约
32.26%)的镇痛抗炎作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龙须藤50%、75%乙醇提取浸膏、
水提取浸膏均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考虑到后面要筛选龙须藤有效部位,水提取液的成分复杂萃取过程较麻烦,50%乙醇提取液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得率低,所以确定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为75%。
目前龙须藤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中,主要是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没食子酸等鞣质类、槲皮苷等黄酮苷类[7-8]。
这几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报道中,有指出多甲氧基黄酮[9]脂溶性好,易吸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在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抗诱变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它通过抑制诱生型-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的活性产生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抗风湿性关节炎密切相关。
本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藤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对炎症中出现的变质渗出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3种药理模型也初步筛选出龙须藤乙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可能为龙须藤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
但有关龙须藤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二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91-92,114-115.
[2] 贾敏如,李星炜. 中国民族药志要[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85.
[3] CHIEN C C,YUH P C,HONG Y H,et al. New flavones from 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J]. Chem Pharm Bull,1984,32(1):166-169.
[4] CHIEN C C,YUH P C,HONG Y H,et al. Bauhinin,a new nitrile glucoside from Bauhinia championii[J]. J Natur Prod,1985,48(6):933-937.
[5] 陈奇.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55-386.
[6] 欧阳胜,申作洁,潘琳娜.白桂木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筛选[J]. 中草药,2010,41(11):1852-1853.
[7] 白海云,詹庆丰,夏增华,等. 九龙藤化学成分研究(Ⅰ)[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2-44.
[8] 白海云,詹庆丰,夏增华,等. 九龙藤化学成分研究(Ⅱ)[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4):312-313.
[9] 周芳,彭朵花,杜方麓,等. 多甲氧基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 中南药学,2008,6(6):7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