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主要气候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变化三字经
冰雪融,海面升,岛国亡,难民涌,温度升,灾害频,防御难,损失重,荒漠化,草难生,畜难牧,粮难种,台风强,雷电凶,舟难行,航班停,雨集中,洪水猛,泥石流,难逃生,冰雪冻,路难行,沙尘扬,损健康,干热风,麦粒空,雾霾起,酸雨重,天气干,林火添,干旱重,麦绝收,湿地损,鸟远离,水位降,灌溉难。

发达国,排放多,责任大,难逃脱,大中华,人口多,发展快,排放多,讲文明,不推脱,节能源,从我起,少开车,多步行,节约水,勤关灯,循环用,种树忙,高能耗,行不通,靠太阳,利用风,多发电,少烧煤,要学习,避险经,灾害来,需紧迫。

每月少开一天车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夏天空调调高1℃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
每月少喝1瓶啤酒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今年以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4个热带气旋生成,较常年同期(25.8个)偏少11.8个,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少,仅多于1998年同期(13个)。

其中有7个在我国华南沿海登陆,接近常年同期(6.8个)。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在北纬10°至20°之间的西太平洋及南海海域洋面上生成,因此这一带地区的海洋温度和大气条件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海温偏暖、大气条件合适,台风的生成和发展就有了有利条件;反之,台风的生成和活动都会偏少。

“从去年6月到今年4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大范围偏暖。

在它偏暖的同时,西太平洋的海温却是正常或偏冷的”,任福民说,海温偏低导致大气相对稳定,不利于台风的生成。

但这并不是今年的主要原因。

在今年,大气条件作为关键因素阻碍了前期台风的生成。

他解释道,往年北纬10°至20°之间的地区通常是在热带辐合带的控制之下,这样的大气条件有利于形成对流,从而利于台风的生成。

而受今年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对我国夏季天气有重要影响的副热带高压前期所处的位置相对偏南。

这使得这一地区的热带对流偏弱,所以台风的生成变得尤为艰难。

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突破近50年最高记录
夏季,全国平均气温21.5℃,较常年同期偏高1.1℃,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高温日数9.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5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全国2000多个气象观测站中有167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来罕见持续低温灾害。

京津冀地区和东北三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和次低值。

1至3月,新疆北部区域平均降水量94.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倍)、平均降水日数36天,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1月1日至3月16日,江淮、江南降水过程频繁,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5省平均降水量达31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平均降水日数为3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天。

3月19至22日,我国出现了今年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强沙尘从西北、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一路南下,蔓延至黄淮南部、江淮、江汉等地,并越洋到了台湾,涉及21个省(市、区),给我国北方地区农业、交通以及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5至7月,我国南方共出现1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广西、浙江、安徽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达800~1200毫米,福建武夷山高达1481.5毫米。

8月7日20时至24时,甘肃省甘南州出现局地短时强降水。

此次降雨过程局地性强、短时强度大、突发性强。

由于舟曲县城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植被覆盖低、地表土壤裸露,受前期重度气象干旱导致土质疏松、汶川地震导致舟曲县城周边山体松动、岩层破碎、地表
松散物大量堆积等因素影响,局地短时强降水引发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5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踪。

6月27日21时至28日20时,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降水量达260.4毫米。

前期干旱和强降水引发岗乌镇重大山体滑坡,造成42人死亡,57人失踪。

7月13日,强降水引发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

8月12至23日,四川省多次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导致汶川、映秀、汉源等地震灾区发生严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6月27日21时至28日20时,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降水量达260.4毫米。

前期干旱和强降水引发岗乌镇重大山体滑坡,造成42人死亡,57人失踪。

7月13日,强降水引发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

8月12至23日,四川省多次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导致汶川、映秀、汉源等地震灾区发生严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7月20至24日,一场区域性大暴雨使辽宁、吉林部分地区陷入一片泽国。

过程降水量普遍达200毫米以上,其中辽宁铁岭、开原、新民、台安站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24个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10月1至19日,海南平均降水量达1060.1毫米,平均暴雨日数为6.6天,均是常年同期的5倍以上,且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3个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7个站连续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强降水导致部分江河水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多个县市出现严重内涝,公路交通一度中断,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海口、三亚、万宁、琼海等地中小学停课。

12月7日08时至8日08时,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中北部及贵州、云南中东部等地将出现6~8℃降温,其中,福建中部、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江南中东部、华南东部等地有4~6级偏北风。

昨天(12月4日),江苏省气候中心公布了11月全省气候影响评价,11月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地区偏高。

月降水量全省显著偏少,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少值,淮北地区几乎滴雨未落,全省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以淮北、江淮之间的东北部地区受旱最为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