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和“亚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病”和“亚健康”
《黄帝内经》的“未病”和现在说的“亚健康”是不是一回事?
答:中医的“未病”与健康、亚健康不能画等号。
关于“未病”一词,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各有所指,其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
理解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2、“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
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程度。
3、“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4、亚健康是“未病”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起源较早,古代医贤早就认定医学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素问序》),其次才是治病。
这里所谓的“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所谓“羸劣”,即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是有病,而这些,正是人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
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
在非器质性的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的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
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防病。
所以,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经济实惠、安全有效,体现以人为本。
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体现在干预亚健康上,一方面,通过养神健体,使机体恢复健康状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规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对亚健康早期干预,应用中医中药包括针
灸、按摩等养生保健和治疗方法,以阻止亚健康向疾病转变。
5、心神失养、气虚肝郁是亚健康的核心病机
中医学的精髓是“辨证论治”,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现代医学对亚健康治疗的困惑。
因为,亚健康是一种综合的表现,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以从整体角度解决亚健康的一系列心身失衡问题。
在亚健康纷繁复杂的症状中,“心神失养、气虚肝郁”是其核心病机,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就可以得出治疗大法。
亚健康的发生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的、多种内外不良刺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神疲乏力等心神失养症状。
疲劳乏力是亚健康的另一个突出表现,与中医气虚证十分吻合。
而心理及情绪异常符合中医的肝郁病机。
因此,用这个基本病机来概括亚健康的发生与发展趋势,反映亚健康的整体特征,那么,亚健康是“未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可忽视。
6、中医中药防治“未病”,不仅独具特色,而且独具优势。
某少妇,孕二产一流一;素体瘦弱,性格内向喜思易虑,常感冒,胃口不好,失眠梦多,神疲乏力;经前脸部长痘和乳胀痛,经至即随月经干净而自去;舌苔薄腻白中稍黄,舌质淡尖边稍暗红;脉细弱中带有弦紧,要求调理。
辨属肝郁脾虚,脾虚生痰湿而化热,热扰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虚故补疲乏力易感冒。
先予丹栀逍遥散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调和肝脾为主兼宁其心;4周后诸症递减;下次月经干净后,易归芍六君子汤调肝汤做成蜜丸,早晚10克饭后温开水送服,中午加服逍遥丸。
3个月后诸症基本消失,其中以睡眠改善、胃口增加、气色变得红润、精神变得振作,经前乳房胀痛消除最为明显。
肝肾不足是根,始作佣者是肝郁(喜思易虑),因之则肝土克伐脾土而使脾气虚弱,痰湿内生;痰湿壅塞日久而化为热,热而后上扰心神。
7、因治,首先以祛邪为先,通过肝气拨除气郁之根,并同时解决滋生痰湿及其所化之热,用“逍遥三合方”治之,初战告捷;继之,则移师肝肾不足和脾虚生痰之本,用六君子补脾胃之虚和调肝汤益肝血肾精之不足,紧扣肝脾肾三两虚之源,以逍遥丸兼疏肝郁之流,故疗效稳定,逐步向愈。
点评:虚实一体,很多情况下要补泻同施。
但当能分而治之时,则应分而治之,先治邪实为主兼以补虚,为补益铺平道路;后治其虚补为主兼以祛邪,为堵截湿热痰瘀再生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