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默写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默写训练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8)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9)___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10)《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________,________”的主旨,同时也为下文的赞颂埋下了伏笔。
【答案】(1)谈笑有鸿儒
(2)独怆然而涕下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丰年留客足鸡豚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商女不知亡国恨
(7)濯清涟而不妖
(8)青草池塘处处蛙
(9)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
(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1)—(9)为识记型默写,注意易错字“鸿”“怆”“自”“缘”“豚”“濯”“涟”“戎”;⑤为理解型默写,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古诗文及名句,紧扣题干“《陋室铭》的主旨”选择名句。
故答案为:(1)谈笑有鸿儒;
(2)独怆然而涕下;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丰年留客足鸡豚;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商女不知亡国恨;
(7)濯清涟而不妖;
(8)青草池塘处处蛙
(9)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
(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
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4)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7)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8)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9)《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濯清涟而不妖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闲敲棋子落灯花
(7)朔气传金柝
(8)隔江犹唱后庭花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柳”“濯”“缘”“柝”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濯清涟而不妖;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闲敲棋子落灯花
(7)朔气传金柝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3.古诗默写。
(1)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和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2)《如梦令》中表现词人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赤壁》
(4)《庭中有奇树》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5)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
(6)烽火连三月,________。
《春望》
(7)________ ,心远地自偏。
《饮酒》
【答案】(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5)老骥伏枥
(6)家书抵万金
(7)问君何能尔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燕”、“骥”、“枥”的书写。
理解型默写(1)抓关键词“将自然现象和人的感受巧妙结合”,(2)的关键词是“对往事回忆”。
故答案为: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⑶铜雀春深锁二乔;⑷此物何足贵;此物何足贵;⑸老骥伏枥;⑹家书抵万金;⑺问君何能尔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三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4.默写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3)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6)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7)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8)苔痕上阶绿,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9)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又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
(2)造化钟神秀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丰年留客足鸡豚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凭君传语报平安
(7)不问苍生问鬼神
(8)草色入帘青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怆”、“豚”的书写。
理解型默写(9)注意抓关键词“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
故答案为:⑴独怆然而涕下;
⑵造化钟神秀;
⑶不畏浮云遮望眼;
⑷丰年留客足鸡豚;
⑸化作春泥更护花;
⑹凭君传语报平安;
⑺不问苍生问鬼神;
⑻草色入帘青;
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点评】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本题注意“怆”、“豚”的书写。
第九小题理解型默写注意抓关键词“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
5.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赋》)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8)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9)《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隔江犹唱后庭花
(2)今夜曲中闻折柳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独怆然而涕下
(6)会当凌绝顶
(7)自缘身在最高层
(8)柳暗花明又一村
(9)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重点字:“犹”“怆”“凌”“缘”“蔓”。
故答案为:⑴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今夜曲中闻折柳;
⑶闲敲棋子落灯花;
⑷落红不是无情物;
⑸独怆然而涕下;
⑹会当凌绝顶;
⑺自缘身在最高层;
⑻柳暗花明又一村;
⑼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避免出现错别字,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理解辨析识记,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
注意“犹”“怆”“凌”“缘”“蔓”的书写。
6.读下列句子,将空缺处的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3)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5)《望岳》中蕴含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6)《泊秦淮》中讽喻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谬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
(2)浩荡离愁白日斜
(3)箫鼓追随春社近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此题中注意“怆”“箫”“缘”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独怆然而涕下
⑵浩荡离愁白日斜
⑶箫鼓追随春社近
⑷自缘身在最高层
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书写,避免出现错别字,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理解辨析识记,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
此题中注意“怆”“箫”“缘”的书写。
7.读经典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名书写在横线上。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
(王维《过松源晨炊漆工店》(其五))
(3)登高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情怀。
《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台远眺,感到寂寞悲苦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望岳》中诗人表达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隔、犹、庭、怆然、畏、绝顶”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政入万山围子里;
⑶念天地之悠悠;念天地之悠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
本题中的“隔、犹、庭、怆然、畏、绝顶”等字词容易写错。
8.名句默写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陋室铭》)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了作者凌云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体现木兰聪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人不起故园情
(2)杨花榆荚无才思
(3)无案牍之劳形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荚、牍、亵、凌、览、朔、雌”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何人不起故园情
⑵杨花榆荚无才思
⑶无案牍之劳形
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9.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①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
②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③等你结婚生子,妈妈就享福了。
④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答案】(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3)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结合主题“弘扬传统•孝敬父母”活动要求,注意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父爱”“母爱”,结合平时积累选择诗句或俗语即可。
示例:母爱如水滔滔不绝,父爱如山延绵不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儿行千里母担忧。
任选其一即可。
(2)做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一定要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
材料一注意图表有一共同点,都出现了“享福”二字;从中可以看出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
材料二注意审查数据,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
结合两则材料的出研究结果: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
(3)对于开放性题目,只要按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多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故答案为: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⑵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⑶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积累,根据题干找出相关诗句是答题关键;
⑵对于此材料题,做题时一定要明确题目要求,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注意调查数据从而按要求作答。
⑶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关键是学生要在“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主题下答题,并能够看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告诉我们的道理。
10.综合性学习。
郑振铎背井离乡,在茫茫大海上,在驶向异国他乡的客轮上,借助小燕子这一可爱艺术形象,抒发了浓浓的乡愁,主题深刻感人。
(1)“乡愁”是众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请调动你的积累,默写两句关于“乡愁”的诗句。
(2)仿写。
乡愁是故乡那一对对飞翔的燕子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________
乡愁是________
【答案】(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一杯浓浓的酒
;一轮圆圆的月
【解析】【分析】(1)解答时,首先要弄懂诗句大意,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仿写能力,通过题中所给的例句,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如: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1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我爱文学”实践活动中,你们小组合作编辑了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1)你给小报起的名字是什么?
(2)设计了哪些栏目?(至少列举两个)
(3)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文学书籍,写出推荐的理由。
【答案】(1)如:火花、萌芽等
(2)如:文学处女地、名家简介等。
(3)例: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由: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
用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解析】【分析】
(1)所起的名字要富有文采,要简洁。
(2)栏目名称要符合主题内容,要富有文采。
(3)所推荐的书目要积极健康。
理由可以从书的内容、人物形象、所得启示等方面来阐述,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12.进入中学,你一定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
我们不妨来开展一次“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
(1)请仿照示例分享与友情有关的古诗词。
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2)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你愿意和哪一位历史人物交朋友?并说说你愿与他为友的理由注意要写积极向上的历史人物。
回答理由时,要写出这个人物的优秀品质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请结合实际谈谈网路交友的利弊。
【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略
(3)利:促进心灵沟通;扩大交友范围;方便信息收集;加强社会联系;
弊:遇人不淑;易于沉迷网络;扭曲心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词的积累,对古人的生活常识文学作品的了解等。
(1)平时要注意对诗词按内容分类整理,系统复习。
(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写出他们的优秀品质。
(3)关于网络交友的利弊要结合实际,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2)略(3)利:促进心灵沟通;扩大交友范围;方便信息收集;加强社会联系;弊:遇人不淑;易于沉迷网络;扭曲心灵。
【点评】考查学生对名人事迹的了解程度。
需要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