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河(节选)
沈从文
将近坳上时,只见老水手正躬着腰,用个长竹笤帚打扫祠堂前面的落叶。

夭夭人未到身边声音先到:“满满,满满,我来啦!我在溪口捡宝贝。

满满,你看看,多少好东西!”她把围裙口袋里水湿未干的石子蚌壳全掏出来,塞到老水手掌心里:“全都把你!”
“嗨,把我,我又不是神仙,拿这个当饭吃?好礼物。


夭夭自然也觉得好笑,指了指背笼里的橘子:“这是娘要我带来送你的。


老水手说:“哎呀,那么多,我吃得了?”
两人一面说笑一面向祠堂走去。

到了里边侧屋,老水手把背笼接过手,将橘子倒进一个大簸箕里,“夭夭,这橘子真大。

你家园里的橘子树,如果生在鹦鹉洲,会发万千洋财,一家人都不用担心,住在租界上大洋楼里,冬暖夏凉,天不愁地不怕过太平日子。

哪里还会受什么连长排长保安队长欺压。


夭夭抢了个笤帚,来扫除大坪子里五色斑斓的枫木叶子。

半个月以来,树叶子已掉落了一半,只要一点点微风,总有些离枝的木叶,同红紫雀儿一般,在高空里翻飞。

太阳光温和中微带寒意,景物越发清疏而爽朗,一切光景静美到不可形容。

夭夭一面打扫祠堂前木叶,一面抬头望半空中飘落的木叶,用手去承接捕捉。

恰好远处有些船只上滩。

一群拉船人打呼号巴船上行,快要到了坳下,夭夭走过去一点,便看见了一个船桅上的特别标志,眼睛尖利,一瞥即认识出来了,于是直奔过去。

夭夭看到了哥哥晒得焦黑的肩背手臂,又爱又怜。

“三哥,你看你,晒得真像一个乌牛精!我们算得你船今天会拢岸,早上屋后喜鹊叫了大半天!”
三黑子一面扯衣襟抹汗水,一面对夭夭笑,同样是又爱又怜。

“夭夭,你好个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到我会回来!我问你,爸爸呢?”
“镇上看干爹去了。


“娘呢?”
“做了三次观音斋,纺完了五斤棉花,在家里晒葛粉。


“嫂嫂呢?”“大嫂三嫂都好,前不久下橘子忙呀忙。


“满满呢?”“他正在坳上等你,有拳头大干栗子请你吃。


“你好不好?”
“……”夭夭不说话,只咬着小嘴唇露出一排白牙齿,对哥哥笑,神气却像要说,“你猜看。


于是两兄妹上了坳,老水手一见到,喔喔嗨嗨的叫唤起来,一把揪住了三黑子肩上的纤板,捏拳头打了两下那个年青人的胸脯,眼睛眯得小小的:“说曹操,就是曹操。

三老虎,你这个人,好厉害呀!不到四十天,又是一个回转。


那年轻船夫只是笑。

老水手在祠堂中正和三黑子说笑,见来了许多小伙子,赶忙去张罗凉水,提了大桶凉水到枫木树下,一面向大家问长问短。

船夫都坐在枫木下石条凳上和祠堂前青石阶砌上,打火镰吸烟,谈下河新闻。

一个扁脸水手说:“上回我从辰州下桃源,船上有个美国福音堂洋人对我说:日本人要拿你们的地方,你们中国明年一定要和他们打仗。

打起仗来大家当兵去,中国有万千兵打日本鬼子,只要你们能齐心,日本鬼子会吃败仗的。

他们人少,你们人多,打下去上算,吃点苦,到后来扳本!洋人说的是道理,要打鬼子大家去!”
一个憨憨的小水手插嘴说:“打起仗来,我们都去当兵,哪来多少枪?”
另外一个又说:“怎么没有枪?辰溪县那个新办兵工厂,就会造机关枪,叭打叭打一发就是两百响子弹。

我明天当兵去打仗,一定要抬机关枪。

对准鬼子光头,打个落花流水!”三黑子和夭夭都默默地听,而三黑子望向那个水手的眼神逐渐坚定。

……
老水手为把那装满栗子的细篾背笼,和杨柳枝编成的篮子鸟笼,一起交给了夭夭。

三黑子见背笼分量相当重,便伸手拎起来试了一试:“我看看有多重。

”把背笼一提,不顾夭夭,先自去了。

夭夭跟在哥哥身后赶去,一面走一面向三黑子辩理:“不成的,不成的,青天白日,清平世界,可不能打抢人的。

”可是三黑子已大踏步走下了枫林坳,剩个背影在枫林树后消失了。

夭夭只好跟着走去。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边城》中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文中静美景色,都起到了衬托人性美、人情美的作用。

B. 老水手满满跟小丫头夭夭的谈话中,有责备批评,有戏谑,有疼爱,有感谢,老水手复杂的情绪折射出浓郁的人情美。

C. 三黑子没有笼统问家里近况,而是从爸爸、娘、嫂嫂、满满一个一个问,看似啰嗦的对话中流露着真切的关心。

D. 文章结尾处,三黑子有意抢了夭夭的背笼,夭夭用了“打抢”这个词,实际上懂事的她是不舍得让哥哥太累。

2. 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三黑子的形象特征。

3. 有人评论说:“《长河》总让人联想到《边城》,但又书写了一个不同于《边城》的‘现实’的湘西世界。

”请结合《边城》及《长河》选文所描述的湘西世界,分析两部作品在主题上的异同。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

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器人的斗争。

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化了。

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归于感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领域最大的难题。

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

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

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

近20年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

技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在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引诱是因为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

这种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

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创造的欲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淘宝、京东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方便”,这些“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诱导和窄化。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合作中,我们的偏好被强化。

据说阿里巴巴对每一个淘宝用户的定义,可以拓展到几千个标签。

这意味着,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欲望、需求、目的、冲动。

然而,这只是你的数码存在,这不过是由概率算法导出的一种“显示性偏好”。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人群做了无穷细分,但同时人文学者们又总是在抱怨技术把人同质化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否弄清楚,新科技究竟是把社会变丰富了还是变单一了?我个人这些年的感觉是,在表征意义上人的确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人的社会性以及社会能力却被极大地削弱了。

人们思考问题时,如果缺乏辩证思维,会偏向一极而无暇顾及另一极。

面对技术把人同质化的趋势,
如何找到反向的动力并将之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摘编自《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到科幻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容易将人与机器人的斗争当作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

B.人工智能技术当下的难点所在,是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

C.各种技术正在“重置”我们的生活,技术的发展在引诱也在逼迫着我们紧随其后。

D.概率算法导出的“显示性偏好”往往是被强化的偏好,与人的真实需求未必一致。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的问题,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通过讨论人的社会性在网络社会所受到的新挑战,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C.文章运用例证法,以淘宝、京东为例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群做出无穷细分。

D.就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问题,文章从表征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维度表明了看法。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能够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社会性的心灵所产生的问题。

B.艺术可以表现未来,科幻文化可以展现人们对未来科技、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

C.艺术创造的欲望产生于对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保持警惕,追求自主的学习与生产。

D.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在技术之外找到反向的动力,并能够把它作为“辩证的另一极”。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凶犯
[俄罗斯]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

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睛。

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

他还光着脚。

“杰尼斯·格里戈里耶夫!”审讯官开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

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

是这样吗?”
“啥?”
“事情,是护路员说的那样吗?”
“是的。


“好的。

嗯,那你拧螺丝帽干吗?”
“你别老‘啥、啥’的,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你拧螺丝帽干吗?”
“要是不干吗,我就不去拧了。

”杰尼斯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那你用螺丝帽做什么?”
“就那种螺丝帽吗?我们用它做钓鱼……”
“你说的‘我们’是指哪些人?”
“我们,就是老百姓呗……也就是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


“听着,老兄,你别跟我装糊涂了,用不着胡扯什么钓鱼坠儿!”
“我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没撒过谎,在这里我敢撒谎吗……”杰尼斯嘟囔着,眨巴着眼睛,“再说了,大人,没有坠儿能行吗?你把鱼饵或者蚯蚓挂到鱼钩上,要是没有坠儿,它能沉到水底吗?我撒谎了吗……”杰尼斯发出了一阵冷笑。

“这样说来,你拧下这个螺丝帽就是为了拿它做鱼坠儿了?”
“不为这个又为啥呢?它又不能当羊拐子玩儿!”
“你也可以拿铅块、子弹壳做坠儿啊,或者钉子什么的……”
“铅块在路上捡不到,得去买,而钉子又不合适。

螺丝帽虽然难弄,但比其他东西都要好……很沉,而且有个窟窿。


“你装什么糊涂!难道你还没弄清楚,笨蛋,你这一拧会拧出什么后果?如果护路员没有发现,火车就有可能出轨,就会死很多人!而这些人是你害死的!”
“大人!我干吗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
“在你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车出了事故呢?你虽然只拧掉了两三个螺丝帽,但也许火车就是因为这而出了事!”
杰尼斯阴笑着,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

“得了吧!这些年来,全村人都在拧螺丝帽,还不是照样平安无事?假如我撬了铁轨或是搬了一根木头放在铁路上,哎呀,那么,火车可能会被撞翻,可是啊!就那么一个螺丝帽!”
“你知道不,就是那些螺丝帽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
“这个我们……我们又没拧下所有的螺丝帽……还留着许多呢。


杰尼斯打了个哈欠,并在嘴巴上画了个十字。

“去年这里就有一列火车出轨,”审讯官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去年的火车脱轨……我终于弄明白了!”
“您可是读过书的人,所以您是懂道理的人,您刚才所说的,句句在理。

而那个护路员不过就是个乡巴
佬,什么都不懂。

他抓住我的衣领就把我给拽来了……”
“你听着,《刑法》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有可能将造成灾……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会引发什么后果……该肇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


“您当然知道得最清楚了……可我们是睁眼瞎……我们哪懂这些啊!”
“你其实什么都懂!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
“我为什么要撒谎呢?如果您不信,就到村里去问问没有鱼坠只能钓到欧鳇鱼。


“嗨,住嘴……”
整个法庭鸦雀无声。

杰尼斯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使劲儿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

审讯官在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可以走了吗?”杰尼斯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不行。

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

杰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官。

“为什么要坐牢呢?大人,我没空,我还得去赶集呢,还得到叶戈尔那里要回三卢布的油钱……”
“住嘴,别吵了……”
“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
“我烦透你了,喂,谢苗!”审讯官吼道,“把他带下去!”
“我们家三兄弟,”杰尼斯嘟囔着,两名强壮的法警正拽着他走出审讯室,“兄弟帮兄弟又不是义……兄弟交不上税,而我杰尼斯却去承担什么责……你是什么狗屁法官!……你们应该靠本事断案,不应该无中生……哪怕是该被刀剐,也得犯了事才行啊,也要凭良心啊……”
(朱宪生译,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对庄稼汉穿着、外貌的描写,既从正面交代了庄稼汉困窘的境况,又从侧面反映了审讯官与之不同的生活处境和居高临下的态度。

B. 小说多次写到审讯官与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杰尼斯的对话,但两人对话各自站的立场却完全不同,这就在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C. 小说写杰尼斯由“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到“使劲儿眨巴着眼睛”,较完整地描写了他对自己罪行认识的转变过程。

D. 小说在作品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主观态度,而是客观冷静地写人叙事,同时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空
间,这与《变色龙》相似。

8. 小说刻画了农民杰尼斯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9. 契诃夫说:“我善于长事短叙。

”请从“长事”与“短叙”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及其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解缙,宇大绅,吉水人。

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

兵乱,守义死。

父开,太祖尝召见论元事。

欲官之,辞去。

缙幼颍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

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

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谕缙:“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缙即日上封事万言,书奏,帝称其才。

已,复献《太平十策),文多不录。

成祖入京师,擢侍读。

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直文渊阁,预机务。

内阁预机务自此始。

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

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

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

帝密问缙。

缙称:“室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帝不应。

缙又顿首曰:“好圣孙。

”谓宣宗也。

帝领之。

太子遂定。

高煦由是深恨缙。

会大发兵讨安南,缙谏。

不听。

卒平之,置郡县。

而太子既立,又时时失帝意。

高煦宠益隆,礼秩逾嫡。

缙又谏曰:“是启争也,不可。

”帝怒,谓其离间骨肉,恩礼浸衰。

四年,赐黄淮等五人二品纱罗衣,而不及缙。

久之,福等议稍稍传达外廷,高煦遂谮缙泄禁中语。

明年,缙坐延试读卷不公,谪广西布政司参议。

既行,礼部郎中李至刚言缙怨望,改交阯,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缙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缙谒皇太子而还。

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帝震怒。

缙时方偕检讨王偁道广东,览山川,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

奏至,逮缙下诏狱,拷掠备至。

十三年(1415),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常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

籍其家,妻子宗族徒辽东。

后仁宗即位,出缙所疏示杨士奇曰:“人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

”诏归缙妻子宗族。

正统元年八月,诏还所籍家产。

成化元年,复缙官,赠朝议大夫。

始缙言汉王及安南事得祸。

后高煦以叛诛。

安南数反,置吏未久,复弃去。

悉如缙言。

(节选自《明史●列传三十五》,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

B. 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

C. 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

D. 引拔士类/有一普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洪武二十一年,这是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我国古代纪年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B. 内阁,明朝朱元璋时期及以前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采取的是丞相制,到明成祖时期才开始初设内阁,内阁是一个团体决策机构,它本身也是参议和执行机构。

C. 储位,本文指太子之位,太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身份,而是需要通过“册立”才能取得太子身份,我国大部分朝代实行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太子所居之地称“东宫”。

D. “诏狱”作为古代中国特有的“刑政”称谓,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或者太子亲自下诏书定罪,具有浓厚的法治属性。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福等议稍稍传达外廷,高煦遂谮缙泄禁中语。

(2)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帝震怒。

13. 请简析解缙冤枉致死的主要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②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4.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客心洗流水”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诗人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愉悦。

C.颈联处使用俞伯牙与钟子期和“霜钟”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和蜀僧濬是人生的知音,都曾具有大济苍生的抱负。

D.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和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15.诗的第二联中“挥手”和“万壑松”分别描写了什么?
16.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词人洒酒祭月,寄予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蟹六跪而二鳌,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5)姚鼐《登泰山记》中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映照下的色彩和形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园里也有很多暴走的人,不过像我们一样慢慢走着的人更多。

我们——是的,那些不知名的陌生的慢走者,其实也是我们,慢慢地走着,常常你落到我后面,我落到你后面,好像在比较着谁更慢似的。

这感觉,真好。

树叶红的红,黄的黄,有的处于黄绿之间,映着蓝天,缤纷耀眼。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太阳给树叶们镀了一层金,那颜色更是好看得不真实。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就是如此吧?不,可以把“山山”改一下,叫“叶叶唯落晖”。

有时候我会觉得恍惚,似乎这些树叶是一夜之间被染成这样的。

(2)可是,怎么可能呢?每一片叶子,都是一天又一天,由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慢慢儿地,才能变成这样的啊。

它们这么慢,我们欣赏的时候,怎么好意思快呢?
在徐州吃饭,也是要慢慢地,因为着实好吃。

好吃的东西,可不就是要慢慢地吃?烙馍卷馓子,羊方藏鱼,蛙鱼,杂拌,把子肉,羊角蜜,蜜三刀,笋干,辣汤,面疙瘩小面鱼汤……无论是软软的,脆脆的,还是筋道的,酥嫩的,都是香的。

香和香不同,各有各的香。

想要细细领略,只能在舌尖上,一口一口地,
慢慢儿去品。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大学啦——!”他兴奋地大叫着。

B. 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C. 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 “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

——还有你,我的儿!”
19. 文中标有(1)(2)的两个问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徐州吃饭时因为着实好吃总是慢慢地吃。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1.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

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

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

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孔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②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③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④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⑤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⑥墨子: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诸子语录,思想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君子”或“至人”的形象,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