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变化
作者:任桂枝
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10期
摘要:论文在介绍准则修订背景的基础上,主要对准则修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准则对于审计工作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准则内容;积极作用;应对
2016 年12 月23 日,财政部印发关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 项新审计准则( 下称“新审计报告准则”) 的通知,要求该新准则采取分批,分步骤实施,对于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出具审计报告的A+H 股公司以及纯H 股公司从2017 年1 月1 日起实施,其他的主板公司、中小板公司等应于2018 年1 月1 日起执行,同时,允许和鼓励提前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
在此次发布的12 项审计准则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增加了关于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事项的规定,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要项目予以单独说明。
除此之外,对审计结论和报告、持续经营等涉及的6 项准则做出实质性修订,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等5 项做出一些文字性的调整。
一、新审计报告准则的修订背景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遭受重创。
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在积极反思原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对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的重要性认识,审计报告的改革应运而生。
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满足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保持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2016 年12 月23 日,财政部发布了12 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改变以往对于审计报告标准化的要求更加强调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增强其对于报告使用者的有用性,加强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的沟通,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风险。
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主要内容
( 一) 新制定准则的主要内容
新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 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实体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部分,用于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1) 准则对关键审计事项予以明确定
义并给出了其如何决策的整体思路。
2) 明确要求单设“关键审计事项”段,说明其原因,应对策略
3) 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有关的关键审计事项
4) 不得在审计报告的关键事项部分沟通的其他相关事项
( 二) 实质性修订的准则的主要变化内容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
1) 审计报告要素顺序发生变化,将审计意见作为审计报告的第一部分,并要求在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增加了“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2) 增加了有关管理层评估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责任。
3) 改进了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责任和工作的表述,增加对“合理保证”、“重要性”,尤其是关键审计事项等审计概念的核心阐述。
4) 增加“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段落,根据具体情况改为“形成保留/ 否定/ 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
5) 增加关于披露项目合伙人姓名的要求,要求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注明其项目合伙人。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1) 涉及与关键审计事项相关的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时,不允许其审计报告中包含关键审计事项部分。
2) 在发表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时,不得包含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部分。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3号——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1) 规定增加强调事项段的前提是不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无保留意见,以及该事项未被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
2)“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不再列入强调事项,而要求单独作为一部分分列,使得强调事项段适用的范围变窄。
3) 明确了增加其他事项段的前提,并将其他事项段单独作为一部分予以列报。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
1) 扩展了与治理层的沟通事项,将影响审计报告形式和内容的情形( 如有)也包括到了沟通事项当中,并且特别指出还应包括识别出的特别风险。
2) 对沟通的对象以及沟通的形式和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1) 增加了第十六条,要求注册会计师就其获取的关于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进行评价。
2) 增加了第十九条,如果注册会计师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认为识别出的影响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对这些事项或情况作出充分披露。
3)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以“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单独部分。
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1) 名称修订为“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
2) 将其他信息的范围进行了限定,明确了财务信息初步公告、证券发行文件不使用该准则条例。
3) 增加了注册会计师获取其他信息的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到似乎存在重大错报的迹象时要保持高度警觉。
4) 增加了注册会计师面对可能增加审计风险的事项的应对措施。
5) 将“其他信息”作为单独、的一部分进行报告。
( 三) 仅作出文字调整的准则项目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第1111 号、1131 号、1301 号、1332 号、1341 号,分别
就审计业务约定、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期后事项、书面声明作出了一些文字性的调整,
以便信息使用者更易于理解。
三、新审计报告准则的积极作用
( 一) 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增强其决策相关性
新审计准则新增加的关键事项段,能够进一步的说明被审计单位的某些重要事项,使信息
使用者更加全面和详尽的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从而提高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金量,也是的使
用者的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
这些变化更便于信息使用者进一步的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增强其决策的相关性。
( 二) 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拉近社会公众的距离
过去的审计报告采取标准的格式和内容,实际上造成了与社会公众一定程度上的隔阂,社
会公众很难从其中发现其想要获取的更多的有价值的,针对自身特点需要的信息,此次新修订
的审计准则,尤其是增加的关于关键事项的沟通问题,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更易于理解审计报告
的内容,增强社会公众对审计行业的认识,使审计报告更接地气。
( 三)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提高审计质量,弥补了之前对于持续经营、其他信息等方
面的不足,更加关注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新的审计准则对于报表使用者关注的持续经营、其他信息等给于明确的规定,并且强调了
注册会计师对于独立性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其关注的重点邻域的信
息需求,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质量,降低了审计风险。
四、应对新准则挑战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一方面确实是缩小了信息使用者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差距,另一
方面也给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带来极大的挑战。
首先,在事务所层面就要在思想层面深入开展工作,更新和增强领导层的责任意识,培养
事务所的合伙文化,在加强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质量控制方面,要投入充足的资源,并且要
求对复杂交易要予以重点关注。
同时,还要切实做好新审计报告的学习和实际实施工作,组织
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
其次,就注册会计师个人而言,如何恰当的描述审计意见中的关键事项,就需要注册会计
师自身能够正确界定关键事项的性质和背景,能够运用清楚、简洁、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得使用者能够理解。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就必须女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可能对其文学功底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