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
台湾产业向大陆 大陆经济的发展,投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
转移
资环境改善
机会
广东边远地区的 珠三角地区生产成本 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相对
产业集群效应 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落后地区扩散,缩小地区差别
高考考法 全突破
考法 1 通过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考查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背 景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布局
4.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
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A.机械制造业
B.传统服务业
C.创意文化产业
D.石油资源的开发
5.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
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产业转 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对区 施。
移对区域 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形式 3.人地协调观:在工业化、
地理环境 多样,如 2016·全国卷Ⅰ·T2~3,城市化过程中注意保护环
的影响。 2016·全国卷Ⅱ·T3~5 等。
境,树立正确人地协调观。
基础知识 全通关
[教材内案例] 珠江三角洲地区
1.经济发展快
答案
[教材外案例] 1.江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1)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①江苏省概况 a.位置: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 b.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②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 a.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较高,进程明 显加快。 b.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 世界的平均水平。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a.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b.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 c.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 d.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 e.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②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a.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b.“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c.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d.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 础。 e.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 增值。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解题流程] [尝试解答] 4.A 5.C
尝试解答
考法 4 通过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问题与对策
6.(2019·南京模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城市
群。阅读两三角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 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夯实基础和稳步发展两个阶 段。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B.原料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市化的推 工业化发展条件、产业结构变 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
进过程, 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 2.地理实践力:分析所在地
产生的主 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本部 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
要问题及 分往往与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联 条件,并对工业化、城市
解决措 系在一起考查。
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具
施。
2.以区域图、统计图等为背景,体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措
7.2000 年到 2012 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
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
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
(1)问题:生__态__环__境___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__复__建__设__突出。
(2)对策
措施
内容
治理污染,保护_生__态__环__境_ 治理环境污染,保护水土资源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 极发展_第__三__产__业___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城镇规模要 适__度___,城镇应_合__理__布__局__
[规律方法] 图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 推动的过程。
考法 3 通过区域一体化产业布局示意图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进 程及特点
(2019·蚌埠模拟)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 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 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 1 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共赢发展。读下图,回答 4~5 题。
解析答案
1.B 2.D [第 1 题,珠江三角洲发展条件有区位、政策、侨乡优 势,又适逢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遇,该区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 第 2 题,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两个阶段分别以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 为主导。]
考法 2 通过区域工业与城市发展变化统计图考查区域工业化与 城市化的关系
3.湖北省总面积 18.59 万平方千米,近年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 迅速的省份之一。下图为湖北省工业和城市发展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
我国重要的_轻__工__业__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 经济地位
济区 第一产业比重呈_下__降___趋势,第三产业比重明显_上__升__, 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体系 形成以_轻__工__业___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经济特征 以外贸为导向,发展_外__向__型___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
下列问题。
(1)归纳湖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主要表现。 (2)说出湖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3)简述湖北省城市化对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
[解析] 第(1)题,工业化迅速发展表现为工业总产值及其占 GDP 的 比重增加,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是城市化率的显著提升。第(2)题,区 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第(3)题, 城市化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可从 市场需求扩大方面分析,不利影响可从农业用地减少方面分析。
(2)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 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 合理措施。
(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 展?
解析
[解析] 第(1)题,酸性气体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 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措施应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减 少排放、增加回收等方面归纳。第(2)题,针对问题,从构建城市群和加 强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3)题,为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 城镇化的进程,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发展城郊农业; 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业结构调整
分工与合作 地理环境 业空间分布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 发展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优势产 将重化工 就业机会向国 发
转移,使国内的生产 业,发展处于开发 业向国外 外转移,减少 达
要素集中到新的主 期和增长期的产 转移,环境 了国内就业机 国
导产业,为产业结构 业,进行产品的设 污染状况 会,引起失业 家
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计和组织营销 得到改善 人口增加
答案
[答案] (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 气体排放量,并进行回收利用(推广原煤脱硫技术、工业废气脱硫处理); 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大 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答出 3 点即可)
(2)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提高核心城市 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合作等。(答出 3 点即可)
在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大陆 经济的增长极,但近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据此回答 1~2 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适逢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原因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 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 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③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会开辟国际 市场。
②主要驱动因素 a.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 b.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c.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 等。
③近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
类型
主要原因
影响
沿海企业向内地 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 促进迁入区发展,也会对生态
的迁移
本
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答案
2.城市化水平高 (1)城市化进程
缺乏大、中 型城市,城 ← 市密度_很__低__
城___镇__人__口_和城镇数量 不断增加,_城__镇__规__模__ → 不断扩大,形成以_广__州___
为中心的城市群
(2)城市化动力 _工__业__化__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答案
3.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01
栏 目
02
导 航
03
基础知识全通关 高考考法全突破
随堂小测
最新考纲
考法指南
核心素养
1.区域工 1.以区域图、区域产业结构图 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地理
业化和城 等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 要素综合分析区域工业化
(3)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加大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城市 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生产;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 高效农业。
考法 5 通过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的变化图,考查经济发达地区的 可持续发展措施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
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读图,完成 7~8 题。
答案
[答案] (1)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占 GDP 的比重增加。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城市化率的显著提升。
(2)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工业化。 (3)有利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对农产品的 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带来广阔的市场。不利影响: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使农业用地减少,影响农业产值和农产品产量。
发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 发展劳动密集型、 接受产业
大量吸收国际
展 转移,加快本国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 转移的同
产业转移,有
中 结构调整,缩短产业 发展处于成熟期和 时,也接受
助于缓解就业
国 升级时间,加快工业 衰退期的产业,组 了环境的
压力
家 化进程
织产品的加工 负面影响
(5)我国的产业转移 ①路线
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解析答案
7.A 8.A [第 7 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 2000 到 2012 年间,第 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 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增加,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 加。A 正确。第 8 题,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 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A 正确。]
(3)产业转移的规律 ①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 劳动密集型产 资源密集型产业和 技术密集 业和轻工业 ―→ 资金密集型产业 ―→ 型产业 ②产业转移的方向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其差异
如下表所示。
促进区域产
促进区域产业 改变区域 改变劳动力就
(1)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
南部沿海,毗邻_港__澳__,与东南亚相邻
平原广阔
自然条件优越
_热__量___丰富,降水丰沛
河流纵横交错
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
社会经济条件
侨乡 __政__策___优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2)经济发展成就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