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一中高一学年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
文综-地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1-2题。

1.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A.网状分布B.之”字形分布C.线状分布D.环状分布
2。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3.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下图为“五月份穿着舒适的裤子"的漫画。

读图,回答4—6题。

4. 造成“五月份穿着舒适的裤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短缺B。

人口增长过快C。

生活水平下降D。

全球气候变暖
5. 漫画反映了大气的热状况发生变化,其变化的主要表现是()A.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反射增强
C. 大气逆辐射增强
D. 地面损失热量增多
6. 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提高穿衣指数B。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C. 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D。

加强重工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7.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

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 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8. 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判断下列关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温暖期长,寒冷期短B。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C。

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D. 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9—10题。

9。

图中反映了该地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湿-干冷—温湿交替变化
B.干冷—暖湿—干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10。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D.海平面下降
11. 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
①范围会越来越广②方式会越来越多③依赖性会越来越强④利用率会越来越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2。

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

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

这一事实说明()
A。

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

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

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

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下图反映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读图完成13—14题。

13。

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约在()
A. 1850年前后B。

1870年前后 C. 1910年前后D。

1890年前后
14。

从长远来看,能源消费结构将进入()
A. 化石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B。

非可再生资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C。

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D. 生物能源为主的多样化阶段
15。

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B。

林业灾害 C. 农业灾害D。

洪涝、干旱
16. 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台风B。

虫灾C。

水体流失 D. 泥石流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回答17题。

17。

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地势差异 B. 距海远近不同 C. 人口、城市多少D。

经济发展水平
18。

下列做法不利于避免或减轻长江洪水造成损失的是()
A。

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B。

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 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D. 加固堤坝
19。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B。

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早晚不同
C. 南北温差大D。

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早晚不同
读图,温差20—21题。

20。

如果图中四点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如果图中四点表示一个区域人口发展的不同阶段,且只有回家一直没有被破坏,则回家人口容量最小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

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

读表完成22—23题。

22。

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 瑞士B。

巴西 C. 英国D。

意大利
23。

英国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 养老金制度B。

医疗卫生条件 C. 婚姻生育观D。

生产力发展水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据此回答24—25题。

24. 放开“单独二胎”可( )
A. 大幅提高我国青少年的比重
B. 减缓我国老龄化的速度
C. 快速增加我国劳动力人口的数量
D. 彻底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
25。

下列受“单独二胎”政策影响较小的省区为()
A。

黑龙江 B. 河南C。

广东 D. 西藏
26.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省区人口承载力分布图,下列省级行政区2025年粮食可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或预测人口数量的有()
①四川②云南③广西④湖南⑤广东⑥江苏
A。

①②③ B. ②④⑥C。

①④⑥D。

②③⑤根据下表,回答27—28题。

27. 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

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 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C。

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D。

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28. 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为()
A. 水资源
B. 矿产资源C。

消费水平 D. 科技条件
29. 人本地狭人稠,以下属于对其人口容量提高有利的因素是()
①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对外开放程度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30。

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

城市人口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 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31. 2017年3月1日,一列火车从西安开往上海,以下是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参观游览
B。

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
C. 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 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
32。

若上图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是() A.地广人稀的西北内陆地区 B. 经济发达的城市
C。

人口众多的农村D。

风景优美的山区
33。

下列看迁移现象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B。

攀枝花等城市形成过程中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C. 我国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 二战后,美国接收大批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
读“美国本土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
34。

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
①手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
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5.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春运旅客主要属于,春节前人口的主要流动方向为.( )
A国际人口迁移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B.国内人口迁移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C.省际人口迁移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人口流动现象城市→农村,城市→城市
36.黑龙江省退休老年人冬季到海南居住,夏季回来生活,过着“候鸟式生活”,影响这种人口流动的因素是( )
A.气候 B. 水 C. 经济D。

文化
37。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

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在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和人口结构加速老化的压力下,“只生一个好"的生育政策,正被“二胎”新政替代.读图,完成38—39题。

38。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内,劳动适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社会抚养率较低,负担较轻,读上图可知,2015
年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可能会出现()
①计划生育政策适度放宽②退休年龄延迟③医疗费用支出增加④人口增长规模发生变化⑤劳动力过剩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39.针对上题所述问题,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大力引进外来移民 B.积极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C。

鼓励生育,大力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40。

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有()
①“多子多福”②男性偏好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④重视子女质量
⑤重视自我发展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①②③⑥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D。

①②⑤⑥
二、非选择题(60分)
121。

读下面所列图表,回答问题。

(每空2分,共10分)
(1)A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存在的人口问题是。

(2)B国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应采取的措施为。

122.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共10分)
(1)修建从B村到A村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设计方案中,较为合理,理由是.(2)修建从B村到D村公路,不走直线,而是绕道C村,其主要原因是。

(3)在山区E地发现了煤田,准备在F村新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需要条件做保障。

佳一中高一学年第二学期4月份月考
文综—地理试题地理答案
选择题:
1-5DCDDC 6-10BBCAD 11—15BDDCD 16—20DABDC 21—25DBDBD 26-30CCADB 31-35BBCBD 36—40ACABA 综合题:
121.(1)高--低--高(2分)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2选1,2分)
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2选1,2分)
(2)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2选1,2分)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2选1,2分)
122。

(1)2(2分)
②坡度小/②沿等高线修建,可以避开陡坡或①地形起伏大/坡度大(2分)
(2)公路尽可能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2分)(3)修路/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2分)科技(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