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指弯曲畸形整形治疗3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指弯曲畸形整形治疗3例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烧伤整形科 赵剑萍 (上海201103) 关键词 指弯曲畸形 整形
先天性指弯曲畸形临床较少见。

它包括指屈曲、指侧弯、扳机指、关节挛缩畸形等。

诊断并无多大困难,但治疗上有其特殊之处。

现就我科收治的3例先天性指弯曲畸形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9岁。

患儿出生后不久即发现双手食指呈屈曲状,不能伸直,随年龄增加屈曲愈加明显。

查体:心肺(-),双耳先天性杯状耳畸形,双手食指呈屈曲状,不能完全主动伸直,被动伸直时指掌侧皮肤呈弓弦状,指横纹消失,双手食指略尺偏。

手术处理时以食指掌侧挛缩皮肤弓为轴,设计连续多个Z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出屈肌腱鞘,于近指间关节平面切开腱鞘,暴露指浅屈肌腱交叉止点部位,在此部位切断指浅屈肌腱,并切除0.5cm,断端任其回缩,即见食指弯曲明显改善,进一步切开近侧指间关节囊,则食指伸直达180°。

术中延长切口探查蚓状肌,未见异常附着,未予处理。

皮肤对偶皮瓣交错缝合,右食指处理同左侧,术后12d拆线。

见双手食指可完全伸直,各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活动自如。

病例2,男,4岁,出生不久即见左手环指、小指屈曲畸形,随年龄增加逐渐加重来院就诊。

查体:心肺(-),先天性左侧小耳畸形并外耳道闭锁。

左环指、小指呈屈曲畸形,不可伸直,当腕关节屈曲并尺偏时,环指、小指可被动伸直。

该两指皮肤正常、无挛缩、指横纹存在。

手术于前臂屈侧近腕关节处作S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屈指肌腱,找到环指、小指指浅屈肌腱后分别行肌腱延长术,见该两指可伸直达180°,分皮肤、皮下两层缝合。

将环指、小指固定于伸直位包扎。

术后10d拆线,见屈曲畸形完全得到矫正。

病例3,女,5岁,因双手先天性挛缩畸形入院。

查体心肺(),双耳正常,双手拇指内收畸形,外层受限,双手中指屈曲畸形,皮肤挛缩,指横纹消失。

被动不可伸直。

手术在全麻下行左手虎口Z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松解挛缩软组织,将拇短屈肌腱自掌指关节附着处切断,中指于近指间关节掌侧作横行切口,暴露屈肌腱鞘,打开腱鞘找到指浅屈肌腱,于止点处切断,伸直中指,继发创面取腹部全厚皮移植,伸直位固定,右手处理同左手,术后14d拆线。

2 讨论
先天性指弯曲畸形又叫屈曲指,它包括板机指(弹响指)、小指(或其它手指)的屈曲畸形,手指侧弯畸形和先天性手指关节挛缩。

本文报告的只是先天性手指屈曲畸形病例,它是一种遗传性近侧指间关节的屈曲挛缩,一般以小指为常见,也可涉及其它手指,多为双侧发病,女童多见,单侧发病时又以右侧多见。

多数表现为近指间关节屈曲,掌侧皮肤挛缩、指间横纹消失等。

该病可合并有氨基酸尿症、漏斗胸、轻度脊柱侧弯、上眼睑下垂。

但此文例1、例2中合并有耳畸形,较罕见。

2.1 原因 畸形成因一般认为是手指肌力不平衡所致。

指浅屈肌腱的短缩被认为是重要致畸原因。

另一原因是蚓状肌的异常附着,致肌力不平衡,使屈肌力量占优而造成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

还有指背伸肌腱的发育薄弱也是成因。

其它还有指间关节囊掌侧的紧缩,指节掌面皮肤发育不足等。

2.2 过程 多数病例在新生儿出生时伸肌群发育落后于屈肌群。

故早期双手呈握拳状而难于察觉。

到了3~4个月或1岁之后开始攫抓玩具时才发觉。

畸形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先是腱性挛缩,继之关节囊、韧带紧张度增加,皮肤软组织也因发育不足呈弓弦状,到成年继发有关节改变,故治疗时机越早效果越好。

2.3 治疗 早期或屈曲程度轻者,可试用弹性支架保守治疗。

效果不佳者可手术治疗。

根据畸形严重程度,一般行指浅屈肌腱止点切断术,也可将它转移到伸肌腱腱膜上,即可获得改善。

重则要切开近指间关节囊掌侧,并松解关节旁紧张
546武警医学(M 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 es e People′s Armed Po lice Fo rces)V ol.9No.91998-09出版D OI:10.14010/ ki.wjy x.1998.09.028
:-
的结缔组织,最后要探查蚓状肌有无异常附着,如有则必须切断。

皮膜挛缩可设计多个Z形切口延长或植皮补充。

术后应使用弹性支架保持伸直位6个月。

2.4 鉴别 引起手指弯曲畸形的疾病很多,要注意鉴别。

掌腱膜挛缩征也可以有指弯曲,多发于白种人,以环、小指多见,中老年人多见,远
端掌横纹皮下可扪及小结节。

Apert综合征是由颅缝早闭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颅面骨和指趾发育畸形的先天性综合畸形。

除面部表现外还可伴有并指、多指、短指、指弯曲畸形。

其它还有多发性关节挛缩征,尺神经麻痹后的指屈曲及腱鞘炎的指屈曲也要注意鉴别。

(1997-08-10收稿,1998-05-15修回,责编 徐 烨)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临床分析武警广东总队八支队卫生队 伍新民 (番禺511430)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道梗阻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道梗阻(结石、蛔虫和胆管狭窄等)感染而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凶险,常伴中毒性休克,死亡率较高。

我队自1989年7月~1997年8月共收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均经手术证实,除1例有“肾病综合征”病史,因感染不能控制,术后第4天死亡外,其余14例均经手术治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3~66岁,平均48岁,有胆道病史,除2例是首发后在6h和8h入院外,其余13例均有2a以上的病史,最短26个月,最长18a,发病到就诊时间,1d以内8例,2~3d5例,4d以上3例。

1.1 临床表现 多为上腹突然发作绞痛伴有恶心、呕吐,继之较短时间内出现寒战、高热、黄疸、肝大、休克及精神症状等。

本组除有右上腹突发性绞痛外,其中3例自述右下腹痛,重于上腹痛,全腹痛2例,莫非氏征阳性11例。

15例中,发热38℃以上14例,其中39℃以上11例, 40℃以上5例;1例低于38℃。

皮肤及巩膜黄疸13例,可扪及胆囊肿大8例,肝肿大6例;不同程度烦燥或神志淡漠、表情呆滞及昏迷7例,血压入院时收缩压低于7~8kPa8例。

1.2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人白细胞均在1.0×
L以上,其中>×L者例,>3
×104/L者3例;中性80%以上者15例,90%以上者9例,有中毒性颗粒者7例。

蛋白尿3例,有颗粒管型8例,黄疸指数30U以上11例,8~30U4例。

1.3 治疗结果 15例中14例均经手术治愈,1例因感染不能控制,在术后第4天死亡。

2 讨论
2.1 明确诊断 只要对本病的发生机理机制有一定认识,根据胆道病史结合临床典型症状、体征及病情发展异常迅速,伴有早期休克和精神症状等,一般诊断并不困难。

2.2 早期手术解除梗阻 15例住院时中毒症状明显,有休克表现5例,经门诊抢救给予大量静脉输液抗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休克仍未能纠正而直接送入手术室,当手术切开胆总管引流解除梗阻时,病情迅速好转,血压回升。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发展急骤致中毒性休克,可在短期甚至数小时内死亡。

因此,病人入院后,应边检查边给予输液、抗感染、抗休克治疗。

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手术,手术方法应对病人损伤小,以解除梗阻为主,方能很快改善病情。

对一般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可按中医辨证施治,用疏肝利胆、清热化湿、驱虫排石中药,特别重用通里攻下药物,对缓解腹痛、降温退热等,常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5收稿,63修回,责编 蔡义鸿)
547
武警医学(M edical Journal o f the Ch inese People′s Armed Poli ce Forces)Vol.9No.91998-09出版104/ 2.0104/11.01998-0-12199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