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童趣阅读答案(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童趣阅读答案(通用7篇)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得意。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以下各句划线的字。
(4分)
(1)果如鹤唳云端()(2)方出神()
(3)以丛草为林()(4)兴正浓()
小题2:指出词义一样的一项:()(2分)
A.其: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蹲其身,使与台齐
B.为:以丛草为林二虫尽为所吞
C.以:徐喷以烟以虫蚁为兽
D.于: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
小题3:请翻译以下语句(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参考答案:
小题1:果真正把兴致
小题2:D
小题3:略
《童趣》阅读答案篇二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得意。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以下画线的词语。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3)鞭数十,驱之别院()
(4)徐喷以烟()
2、文中有许多词语作为成语保存下来,请你摘录一个并说说它的意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一种寻常的景象或景物,在儿童眼里可能会变得漂亮而又奇妙,你在童年时代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写出其中的一个事例。
不少于40字。
参考答案:
1、(1)故,所以
(2)强,通僵,僵硬
(3)鞭,用鞭子打
(4)徐,渐渐地
2、解释合理即可。
(例如: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
清晰。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怡然得意:形容快乐而满意的样子。
庞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东西。
现也用来形容外表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
3、(1)心里这样想着,那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成了白鹤。
(2)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吞下。
(意思对即可)
4、略
《童趣》阅读答案篇三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A、果如鹤唳云端()
B、项为之强()
2、翻译。
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仰头观之,项为之强”,这句话中的观看对象是谁?“项为之强”一句反映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认为富有情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
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鸟鸣;通“僵”,僵硬
2、渐渐地用烟雾喷,使它们冒着烟雾边飞边叫。
3、夏蚊富有童趣、充満奇怪心与想象力、观看事物比拟专注等
4、结合课文,联系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如:要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第一要留心一切事物,他细观看;其次,要擅长联想,充分发挥自已的想像力;第三,要从联想与想像中产生美好的、奇怪的意境,使自已“乐在其中”。
(意思对即可)
《童趣》阅读答案篇四
(一)(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得意。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徐喷以烟
(3)鞭数十
1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
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
C.以丛草为林(把)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二)(9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玩耍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终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
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
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疼惜,不行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动。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解释】①刻急:苛刻严峻。
②上帝:老天。
③犹子:兄弟之子。
④家人:仆人。
⑤飧(sūn):熟食品。
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2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2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岂有不爱之理
B.驱其残忍之性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24、文中盼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17、(1)观看
(2)渐渐地
(3)打(鞭打)
18、A
19、果真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特别开心。
(意思符合即可)
20、富有情趣(得意),布满想像力。
(9分)
21、(1)让、使
(2)适合
(3)吃
22、D
23、他们的父母观察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莫非没有割心挖肉(的苦痛)吗?
24、忠厚(和善),布满爱心(有公平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童趣》阅读答案篇五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以下加粗字的含义。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
②鞭数十_____________
2.选出以下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学而时习之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观之,兴正浓
D.鞭数十,驱之别院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从三句中任选二句)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受,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熟悉。
(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屡次进展自我反省
②用鞭子打
2.B
3.①温习学过的学问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教师了。
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慧才智。
③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都被它吞了进去。
4.“略”。
(言之成理即可)
《童趣》阅读答案篇六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1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
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得意。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慌;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
解释以下划线的词语。
(4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2)果如鹤唳云端(3)盖一癞蛤蟆也(4)方出神
【小题2】。
以下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土墙凹凸处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心之所向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而置之其坐
D.何不试之以足以丛草为林
【小题3】。
用斜线(/)为下面句子断句,只限一处。
(1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小题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5】。
《幼时记趣》记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读了本文后,你能说说是怎么获得这些乐趣的吗?你的童年生活中肯定也有很多趣事,请你列举一件和我们共享共享吧。
(5分)
答案
【小题1】(4分,每题一分)(1)白色(2)高亢的鸣叫(3)原来是(4)正
【小题1】C (3分)
【小题1】故/时有物外之趣(1分)
【小题1】(1)抬起头欣赏这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3分)
(2)(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3分)
【小题1】(1)稚嫩的童心,细心的观看,奇怪的想象。
(3分)(2)略(2分)
《童趣》阅读答案篇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真鹤也;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2分)
A.余忆童稚时()B.鹤唳云端()
C.徐喷以烟()D.青云白鹤观()
小题2:写出两个出自选文的成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①仰头观之,项为之强。
(2分)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2分)
小题4:选文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2分)
小题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
”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2分)参考答案:
小题1:A、我B、鸟叫C、渐渐地 D、景观
小题2:例如:明察秋毫、怡然称快
小题3:①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此变得僵硬了。
②所以时常有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
小题4:将夏蚊拟作白鹤之趣。
(观蚊如鹤之趣)⑵
小题5:①童年的“我”,对新奇事物布满了奇怪心。
②“我”擅长观看和发觉,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
小题1:
试题分析:“余”在古文里除了用于第一人称,还有“剩余”的意思;“观”在古文中有“看”“认为”“景物”等意思,本句中是“看”。
小题2:
试题分析:两个成语,知道一个“明察秋毫”,即写出,另一个可依据成语大多是四字词的特点,在文章中查找相关的信息。
小题3:
试题分析:“项”指“脖子”(有诗“曲项向天歌”);“强”,通“僵”,
意为僵硬;“故”,所以;“时”,常常;“物外之趣”,超出事物本身所感受到的乐趣。
小题4:
试题分析:文章中写到,孩子将眼前物想像另一番景象,孩子已经忘了眼前什么物,而身临其境在想像的景象中,倍感趣味,这就是所说的“物外之趣”。
小题5:
试题分析:许多趣味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来自观赏者自己的内心。
奇怪、想像力丰富是孩子具有的特点,所以孩子很简单获得“物外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