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原创)溶解度(两课时)化学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结晶现象。

【教学重点】
1、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2、固体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
【教学难点】
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形成【课前】:
%1.学案自学
1.叫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不饱和溶液。

2..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下,有没有继续溶解
的存在,如有,且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
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该溶质,振荡后加入的溶质质量并不减少,则原溶液是溶液;再将该混合物加热,未溶的溶质全部溶解,这说
明o
4.饱和溶液如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如何转化为饱和溶液?
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课中】
%1.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1.合作探究
【问题1】、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1、阅读P33《活动与探究》
2、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得出结论:。

3、交流讨论:
(1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
(2)、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2】、硝酸钾作为实验室里的化堂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1、阅读P34《活动与探究》
2、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归纳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讨论】:1.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3、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吗?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讨论写出)
五、结晶:。

观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课本p34-p35,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

[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 %1.【课堂反思】:(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1.【反馈检测】:
1.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从1L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取出lOOmL液体,则原溶液发生的变化是()
A.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
B.溶液中会析出晶体
C.溶液中只有溶剂减少了
D.溶液中溶剂和溶质都减少了
3.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极稀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5.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KN03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C后,再加入KN0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
D.在20©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0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6.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
B.加入溶剂
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
的意义。

2.使学生大致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教学重点】
建立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基本计算。

【教学难点】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区别,掌握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课前】:
%1.学案自学
1.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度表示在 ____________ 下,某固态物质在里达到时所溶解度的质量。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里的溶解度。

2.20度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含义是
3.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 0 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4.CTC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课中】
%1.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1.合作探究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哪些规律?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根据什么把固体物质分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等物质,范围是什么?
3.38页讨论题怎样回答,这些讨论题说明了什么?
4.37页和39页的资料各说明什么问题?
%1.【课堂反思】: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1.【反馈检测】:
1、在20°C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C时氯化钠溶解度是g。

2、在0笆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TC时硝酸钾溶解度是—go
4、20 °C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所以碳酸钙是__溶物质。

5、20笆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6、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7,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物质
(2)、M点表示在_-C时,A和B和溶解度__,在_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___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M点的含义是
(2):当温度为tl-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当为t3<>C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温度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