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边城》ppt课件(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清纯美丽、天真活泼、乖巧伶俐、善良、敏感
、翠翠的生活是怎样的?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父母早逝,和外公相依为命。
、翠翠是天真活泼、‚从不发愁‛的,但是, 翠也有她的孤独与寂寞
1、‚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 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外 公,外公,你听我吹,你唱!’‛ 2、‚外公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 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实则歌声的 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3、‚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 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 独自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 上,独自装扮新娘子。‛ 4、‚外公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东西。到了 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 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 东西说个半天。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百十船夫忙着起 卸百货。这种船只比起渡船来全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 也不容易忘记。‛
边
沈 从 文
城
中国美丽的小城——
边城
吊脚楼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 俗画家‛,它的小说以恬静冲 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 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 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 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 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 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 形象。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 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 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 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 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 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 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 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被尘封的大师
——沈从文
被尘封的大师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 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 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 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 《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 等6部中长篇小说,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 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 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中国古 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 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是相 对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满着物欲金 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作者笔下的小镇,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 们没有等级功利之争,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外 公对孙女的爱怜,翠翠对傩送的纯真的爱,天保 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情, 都代表了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在自 然的明净之中,更有人情心灵的明净。 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隐含了对现实生活 古老美德和价值观失落的痛心,是对重建民族品 德和人格的希望。
被尘封的大师被尘封的大师沈从文沈从文被尘封的大师被尘封的大师沈从文沈从文沈从文沈从文190219021988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1924年开始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1946年回到北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1988年病逝于北京
文章分析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这里的人们‚往来种作‛,‚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这便 是东晋陶渊明心中笔下的理想社会。和陶渊明一 样,沈从文的心中笔下,也有一个这样美丽的世 界——《边城》
便是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边城》 所描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 (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 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 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
小说中那清澈见 底的河流,那凭水 依山的小城,那攀 引缆索的渡船,那 关系茶峒‚风水‛ 的白塔,那翠色逼 人的篁竹…… 这些富有地方色 彩的景物,构成了 自然清丽、优美如 画、似真似幻的的 世外桃源。
二、找出描写翠翠的语句,感受翠翠的形象。
、‚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 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 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 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 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 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儿子傩送, 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 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 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 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 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 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 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 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 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 送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 天回来!"。
(一)陶渊明的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 纷‛,沈从文的边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1、‚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茶峒’的小 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 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 狗。‛ 2、‚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 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 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 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 数。‛ 3、‚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
怎样理解小说的标题?
‚边城‛不只是一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 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 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从文从乡下跑到 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 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 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残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 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 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 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 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 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 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 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 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故事情节
小说环境包括自然风景、社会风俗、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即人情),本文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 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人情美上
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 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 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 里的人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孤寂,但即使是 孤寂,也是充满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