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
摘要:在对民航飞机维修故障问题进行分析管控的过程中,工程师以及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明确故障原因,并且结合一系列的质量改进措施,借助PDCA循环,提高质量管控效率。
本文对民航飞机维修故障的因素进行分析,从飞机结构以及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维修材料储备层面出发,对其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识别、探讨,并且提出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如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质量改进方法,以此来提高民航飞机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故障;质量改进
一、维修故障因素分析
(一)结构复杂
民航通常采用了较多的高新技术,相关高新技术的使用需要提高飞机的运行效率,确保飞机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其次在民航中也结合了大量的飞行管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使用,从而进一步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在飞行前只需要输入特定的飞行计划以及相应的飞行指令,飞机便能够实现自动导航。
而机组人员则需要在该过程中监控飞机的飞行状态,同时在紧急状况下采取手动操作。
因此当前民航飞机内部搭载有各种各样的精密控制仪器以及精细化的操作系统,从而使得飞机上的设备变得更加复杂,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飞机维修工作的难度。
此外,民航飞机在每天具备较高的工作负荷,比如航空公司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一般飞机日均使用时间在十小时以上,即便飞机在检修环节暴露出故障问题,维修人员也无法快速有效地处理故障设备,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相关故障问题往往不现实,因此民航飞机的故障检修工作还存在相应的紧迫性,如果无法快速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则会导致航班延误,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
(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民航飞机的故障检修工作需要依托一支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维修团队,以此才能快速解决飞机当前所存在的故障隐患问题。
但是民航飞机内部具备较多的系统,任何部件出现故障均会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稳定地运作,因此相关工作的开展对维修人员的技能素养具备较高的要求,培养一名合格的维修技术人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同时由于航班停机停留时间相对较短,维修人员、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丰富的维修经验,则很难结合现有的设备完成对故障的检修。
(三)维修材料的储备
飞机作为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其中包含几十万个零部件,并且相应的零部件造价高昂,需要得到精细化的维护保养,同时为了确保飞机能够在维修过程中得到相应的零部件支撑,航空公司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采购维修器材以及相应的替换设备,当前航空公司需要确保航空器材的储备满足相应的标准,确保飞机上的某个部件在出现故障隐患问题之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更换处理。
但是由于大部分维修基地内部并未储存足够数量的零部件,当飞机出现故障问题之后还需要从其他航空公司调配相应的储存部件,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检修时长,使得航班延误。
二、质量改进措施分析
(一)加强人员培训
民航飞机作为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在人员培训板块涉及技术人员培训以及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在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相关维修人员应当严格参照培训标准,完成培训学习,飞机维修技术人员需要了解飞机内部各系统部件的组成,并且航空公司也需要像培训飞行员一样完成对飞机维修机械师全方位的系统培训和指导,同时在维修培训过程中航空公司还需要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指导,严格秉承人员上岗授权机制,确保维修人员以及检修人员在经过系统性的学习培训之后才能够开展飞机维修作业。
其次,由于飞机内部各系统之间关联程度相对较大,因此不同的维修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不同的专业化知识技能,同时相关专项人才也需要具备综合能力,能够对电子、电气、机械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学习探究,并且在当今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相关维修人员还需要具备基本的
信息素养,能够结合计算机技术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
因此在实施人员培训的过程中,航空公司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完成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尽可能实现专业交叉培训。
而在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工作进程中,相关航空公司需要加强对检验以及放行人员的培训指导,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全方位了解整个维修过程,为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质量保障。
相应的质检人员需要在工作上给予检修以及维修人员相应的支撑,确保维修工作能够正常、高效地开展,比如完成相应的物资调度、信息传递、信息流通,确保检修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稳定。
(二)质量改进方法
要想有效地提高民航飞机的检修效率,结合行之有效的质量改进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来实现质量安全管控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涉及计划、实施、检查、行动,以此来构建起一个闭环管理结构,往复循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质量管控水平。
在循环中,飞机检修人员需要严格参照工程计划、工程数据信息,完善一系列的检查评估,确保整个检修工作能够达到预计的标准,找准问题点,收集数据、分析数据,锁定质量问题。
其次,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可通过航班延误统计数据来更加高效地分析出维修故障,明确导致航班延误的具体原因,之后再锁定原因,通过直方图、走势图来完成对飞机检修故障的识别,比如可以结合相应的帕累托分析机制,完成对质量问题的有效管控,之后则需要根据质量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应对计划,提出质量改进方案。
而在执行计划、执行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则应当修订人员培训大纲,根据实际的故障问题完成对相关专项人员的教育培训,之后还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对比、识别,统计航班延误数据,尽可能减少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故障问题。
最后则需要总结经验,引入标准化工程,实现对质量问题定向化地管控,确保在后续的遇到类似的问题之后能够快速锁定故障源,解决问题。
而针对遗留的问题,则应当将其转入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给予相应的完善。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技术指导,同时明确各项技术管理标准、管理机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循环,客观审视民航飞机维修故障问题,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锁定故障源,
减少飞机非计划停止运行的时间,提高民航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在改善质量管理标准、管理机制的过程中,民航企业也需要制定成熟完善的管理计划,实现对整个管理流程定向化地广阔,从流程出发提高检修质量。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对民航飞机维修故障问题进行分析管控的过程中,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改进方法、改进措施,结合精细化的管控策略,提高民航飞机维修故障检修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诚. 民航飞机维修故障分析及质量改进方法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11):2.
[2]赵千惠, 梁海军. 民用直升机维修保障相关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研究[J]. 机电信息, 20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