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该掌握的100个经典论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孔子说: “关于任何事情认识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
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不厌其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 “把所学的东西静静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讨厌,教育
他人而不感觉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以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用要的矛盾、恼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亲母亲教育我们做人办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当恭顺的倾听。
做错了事,父亲母亲责怪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长辈勿呼名对长辈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号长辈,不可以够直呼姓名,在长辈眼前,要谦虚有礼。
24.子曰:“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睦。”《论语》
【译文】孔子说: “君子重视和睦而不强求完整同样,小人强求完整同样而
不重视和睦。”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易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易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名过其实为羞耻。
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62.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周易》
【译文】天体运转,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同样,自我力图上进,永
不暂停。
63.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虚心会获得利处。
6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预先有准备就会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靠近你,真切的良友良友反而渐渐疏远退却了。
5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惹起戒备。
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
舍不得付出。假如他人有能力,不可以轻视,更不可以忌妒。
5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若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
所生万物滋生的, 应当不分你我, 相助合作,才能保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
体。
5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良友却《弟子规》
【译文】假如一个人听到他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他人夸赞自己就欢
41.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同等仁爱,并且亲密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
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以的事, 若是做了以后, 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 就应当好好
的学习六艺等其余有利的学识。
42.财物轻怨何生语言忍忿自泯《弟子规》
【译文】与人相处不锱铢必较财物,恼恨就无从生起。语言能够包含谦让,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 “当官有了余力就能够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能够当官
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 “朴素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朴素就会流于浮
华。文彩与朴素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复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认识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称勤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团结人而不互相勾通;小人互相勾通而不可以
广泛地团结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念书而不深入考虑就会茫然无所知;不过幻想而不读
书就会产生迷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 “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
65.玉不琢,不可以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
理。
66.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礼记》
【译文】学习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课以后才会知道疑惑的地方。
6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译文】只需做人光明正大,那么到哪里都有公正。
的身份及场合,更要权衡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7.年方少勿喝酒喝酒醉最为丑《弟子规》
【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够喝酒。成年人喝酒也不要过度,试看醉汉疯言
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赶忙忙慌慌乱张,由于忙中简单犯错,不要畏苦怕难而
踌躇退却,也不可以够轻率,随意对付了事。
【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实情以前,不要轻易发布建议,对事情认识得
不够清楚理解时,不可以够随意流传,免得造成不良结果。
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
【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即使当前能力
相差好多,也要下定信心,渐渐追上。
53.己有能勿自个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能够服务大家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
35.子曰:“巧舌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能败坏品德。 小事不可以忍受就会败坏大事情。 ”
36.子曰:“道不一样,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一样,不可以在一同互相谋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好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青时,血气不决,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虚弱,要戒贪得。”
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译文】孔子说: “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能否理解,听的要考虑能否清楚,神色要考虑能否温暖,态度要考虑能否谦和, 语言要考虑能否忠诚,做事要考虑能否敬业,疑问要考虑怎样向人讨教, 内心不平常要考虑能否有所患,获得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5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连忙修理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实时挽救。
60.鹬蚌相危,渔翁得利。《战国策》
【译文】指在一个圈套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敌手争强好胜,免得忘了更大
的、共同的仇敌。
6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译文】仁爱的人察看事物, 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察看事物,
【译文】孔子说: “有利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
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利的。结交谄谀迎合的人,结交表面奉
承而背后诋毁人的人,结交擅长甜言蜜语的人,是有害的。”
3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 “我十五岁发奋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 五十岁认识并适应了自然规律, 六十岁听到他人说话就能明辨是
非真假,七十岁能够为所欲为,又不高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叹息说:“光阴的流逝就像这河水同样啊!日夜不断
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 “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
己身行不正,固然发号布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译文】曾子说: “知识分子不可以没有广阔的胸襟和坚毅的毅力,由于他担
负侧重要的历史使命并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
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能够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极罕有仁义之心。”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困而没有牢骚很难做到,富裕而不骄傲简单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可以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他人不认识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争吵,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4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译文】借用他人的物件,必定要预先讲明,请求赞同。假如没有预先征采
赞同,私自取用就是盗窃的行为。
50.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译文】张口说话,诚信为先,赞同他人的事情,必定要恪守承诺,至于欺
骗或甜言蜜语,更不可以使用。
5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 “干不义的事获得了财产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
同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此中必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
选择此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此中不好的就更正过来。”
【译文】孔子说: “有利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克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他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是有利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纵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不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 “志士仁人,不可认为求生而伤害仁德,只好牺牲自己来成
全仁德。”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若是没有长久打算,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他人。”
45.不可以够炫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译文】清晨要尽量早起,夜晚要晚点睡觉,由于人生的光阴很有限,光阴
简单消失,少年人一转瞬就是老年人了,因此我们要珍惜此刻可贵的光阴。
4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意齐整,不用讲究昂贵、名牌、华美。穿著应试量自己
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但凭语言来荐举人, 也不但凭人来取销他的言论。 ”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能够终生推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宁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人。”
【译文】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安静,勤恳做事而说话慎重,到有贤德的人那边去匡正自己,能够说是勤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睦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他人不认识我,就怕自己不认识他人。”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莫非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襟广阔坦荡,小人永久局促忧虑。”
20.曾子曰:“士不可以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认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尔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68.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认真地咨询知识,慎重的思虑知识,明确地分辨
反思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蚀和月食同样啊:有了过失,人人都看见了;更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
伴。”
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不厌其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 “把所学的东西静静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讨厌,教育
他人而不感觉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以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用要的矛盾、恼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亲母亲教育我们做人办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当恭顺的倾听。
做错了事,父亲母亲责怪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长辈勿呼名对长辈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号长辈,不可以够直呼姓名,在长辈眼前,要谦虚有礼。
24.子曰:“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睦。”《论语》
【译文】孔子说: “君子重视和睦而不强求完整同样,小人强求完整同样而
不重视和睦。”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易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易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名过其实为羞耻。
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62.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周易》
【译文】天体运转,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同样,自我力图上进,永
不暂停。
63.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虚心会获得利处。
6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预先有准备就会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靠近你,真切的良友良友反而渐渐疏远退却了。
5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惹起戒备。
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
舍不得付出。假如他人有能力,不可以轻视,更不可以忌妒。
5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若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
所生万物滋生的, 应当不分你我, 相助合作,才能保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
体。
5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良友却《弟子规》
【译文】假如一个人听到他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他人夸赞自己就欢
41.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同等仁爱,并且亲密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
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以的事, 若是做了以后, 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 就应当好好
的学习六艺等其余有利的学识。
42.财物轻怨何生语言忍忿自泯《弟子规》
【译文】与人相处不锱铢必较财物,恼恨就无从生起。语言能够包含谦让,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 “当官有了余力就能够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能够当官
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 “朴素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朴素就会流于浮
华。文彩与朴素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复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认识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称勤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团结人而不互相勾通;小人互相勾通而不可以
广泛地团结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念书而不深入考虑就会茫然无所知;不过幻想而不读
书就会产生迷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 “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
65.玉不琢,不可以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
理。
66.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礼记》
【译文】学习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课以后才会知道疑惑的地方。
6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译文】只需做人光明正大,那么到哪里都有公正。
的身份及场合,更要权衡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7.年方少勿喝酒喝酒醉最为丑《弟子规》
【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够喝酒。成年人喝酒也不要过度,试看醉汉疯言
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赶忙忙慌慌乱张,由于忙中简单犯错,不要畏苦怕难而
踌躇退却,也不可以够轻率,随意对付了事。
【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实情以前,不要轻易发布建议,对事情认识得
不够清楚理解时,不可以够随意流传,免得造成不良结果。
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
【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即使当前能力
相差好多,也要下定信心,渐渐追上。
53.己有能勿自个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能够服务大家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
35.子曰:“巧舌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能败坏品德。 小事不可以忍受就会败坏大事情。 ”
36.子曰:“道不一样,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一样,不可以在一同互相谋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好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青时,血气不决,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虚弱,要戒贪得。”
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译文】孔子说: “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能否理解,听的要考虑能否清楚,神色要考虑能否温暖,态度要考虑能否谦和, 语言要考虑能否忠诚,做事要考虑能否敬业,疑问要考虑怎样向人讨教, 内心不平常要考虑能否有所患,获得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5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连忙修理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实时挽救。
60.鹬蚌相危,渔翁得利。《战国策》
【译文】指在一个圈套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敌手争强好胜,免得忘了更大
的、共同的仇敌。
6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译文】仁爱的人察看事物, 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察看事物,
【译文】孔子说: “有利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
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利的。结交谄谀迎合的人,结交表面奉
承而背后诋毁人的人,结交擅长甜言蜜语的人,是有害的。”
3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 “我十五岁发奋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 五十岁认识并适应了自然规律, 六十岁听到他人说话就能明辨是
非真假,七十岁能够为所欲为,又不高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叹息说:“光阴的流逝就像这河水同样啊!日夜不断
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 “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
己身行不正,固然发号布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译文】曾子说: “知识分子不可以没有广阔的胸襟和坚毅的毅力,由于他担
负侧重要的历史使命并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
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能够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极罕有仁义之心。”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困而没有牢骚很难做到,富裕而不骄傲简单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可以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他人不认识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争吵,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4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译文】借用他人的物件,必定要预先讲明,请求赞同。假如没有预先征采
赞同,私自取用就是盗窃的行为。
50.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译文】张口说话,诚信为先,赞同他人的事情,必定要恪守承诺,至于欺
骗或甜言蜜语,更不可以使用。
5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 “干不义的事获得了财产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
同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此中必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
选择此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此中不好的就更正过来。”
【译文】孔子说: “有利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克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他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是有利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纵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不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 “志士仁人,不可认为求生而伤害仁德,只好牺牲自己来成
全仁德。”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若是没有长久打算,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他人。”
45.不可以够炫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译文】清晨要尽量早起,夜晚要晚点睡觉,由于人生的光阴很有限,光阴
简单消失,少年人一转瞬就是老年人了,因此我们要珍惜此刻可贵的光阴。
4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意齐整,不用讲究昂贵、名牌、华美。穿著应试量自己
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但凭语言来荐举人, 也不但凭人来取销他的言论。 ”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能够终生推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宁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人。”
【译文】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安静,勤恳做事而说话慎重,到有贤德的人那边去匡正自己,能够说是勤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睦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他人不认识我,就怕自己不认识他人。”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莫非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襟广阔坦荡,小人永久局促忧虑。”
20.曾子曰:“士不可以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认为己任,不亦重乎?死
尔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68.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认真地咨询知识,慎重的思虑知识,明确地分辨
反思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蚀和月食同样啊:有了过失,人人都看见了;更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
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