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品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品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作者:张慧
来源:《年轻人·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升,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在理念和方法上也开始逐步发展。
同时,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因此,本文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产品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构建方式,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发展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品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 (2019) 13-0014-01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1.1 知识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背景知识,而且知识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它不一定过分追求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而是更多地强调知识和专业的契合度。
无论是文科生、理科生还是工科生等不同学科类型的应用型人才,都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背景,强调在一定知识基础上更好地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能力的发展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关键,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區别与其他人才的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征。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才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要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重要,协调好社会人际关系、合理制订工作计划,有效分配工作任务等都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同时,本科应用型人才还要具备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的能力,要敢于冲破固有的模式,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有所创造。
1.3 素质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一方面,适用的知识基础、合理且稳定的能力结构、优质的专业特色和特长等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必备的专业素质,它直接影响到其专业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生活态度、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对应用型人才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发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重视个体自我发展的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体的聪明才智,更加妥善地处理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品专业课程模块化的必要性
在高校实行模块化意味着对教学结构进行重新组织。
在此过程中像授课、练习、实习、学术考察及研讨会等教学活动将被按照特定主题归纳成为独立的单元,即模块,学生经过该模块的学习就能够获取部分技能。
当然,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课程体系结构,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因此,借助于模块化这一手段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将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更是必要的途径。
3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品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3.1 参照学生个体特点设置教学模块
学校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和引入按教学工作的时间段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三个阶段。
教学前阶段主要是指在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和开展前,相关部门和教师应深入目标教学群体中开展学生需求的了解和统计工作,将提及频率较高的学生需求作为产品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的首选内容。
教学后阶段需要负责人员对本阶段教学工作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
学校通过开展教学后的分析反馈工作,能够修正产品专业模块化教学中的问题和缺陷,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现实依据,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专业模块化的教学效果。
3.2 依据教学具体内容构建教学模块
产品专业中的模块教学设计不是毫无参照依据的,应以产品专业教学的教材为参考基础,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构建教学模块,并尽可能地提升模块教学的可参与性。
一般而言,产品专业模块教学设计可以将课本内容按照知识要点进行分割,围绕各个知识要点设计安排具体的产品专业模块教学单元,从而实现整个产品专业模块教学的连贯性和由浅入深的层次设计。
针对产品专业教学课本中的对话知识单元,可进行简单的实操性教学模块化设计,这也是
当前很多产品专业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普遍使用的方法。
因此,教师应围绕着如何增强实操类模块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以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为参照,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设计。
3.3 引用现代媒体情境技术平台
加强与现代媒体模块化技术的有效融合不仅是将互联网等技术平台作为产品专业教学的一种外部工具凭借,还应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融入产品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学校依托现代媒体模块化技术,将产品专业教学中的图像、文字、影像和音乐各个组成要素有效地连接为一体,从而实现对产品专业模块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