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及其当代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及其当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于公元前四世纪出生于希腊尼古丁城,其学术思想在当时的西方古典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学术思想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而他关于“德性”的论断则更加值得被关注和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本质主要分为“美德”和“恶德”两个部分,前者又可分为“自然德”和“习德”两个类别,而恶德则又分为“轻微罪”和“重大罪”两个类别。
其中,自然德指的是人天生具备的优良品质,也是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法则,比如诚实、勤奋、尊重的等等;习德则是指人在长期见习中所形成的优良行为习惯,而恶德则指的是轻微罪行或重大罪行,都是人类不应当追求或遵循的行为模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应当建立在民众心中形成的一些共同的道德准则基础上,所谓的“美德”,也就是人们应当坚持的正确的行为准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当今这个社会,要想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在美德的基础上,以此来促进人们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让每一个人坚持明智、公正、礼貌、真诚和忍耐的原则,以此来增强民众对自己所属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从而减少社会素质的不均衡,以及社会冲突等社会问题出现。
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观也为当代社会指出了不少启示,即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在于建立起一种基于道德准则的社会环境,而这种环境的
形成需要民众从社会道德准则出发,从自身开始认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对政府和政策负责,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当今的社会问题,而且可以为当今的社会发展提供更优秀的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亚里士多德德性观及其当代启示》的简要介绍,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对于当今的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去参考和学习。
只有建立起一种基于道德准则的社会环境,以此来增强民众对自己所属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才能加强社会凝聚力,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