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活动《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美术活动《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家乡的夜景》是主题五《我的家乡》次主题一《家乡真美》的一节美术活动。

通过环境创设及主题墙的设计等,幼儿对自己的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及了解。

本节活动旨在欣赏家乡美景的同时让幼儿通过刮画这种新的形式表现家乡夜景的美丽,产生爱家乡、画家乡的美好愿望。

活动目标
1.感受、欣赏家乡美丽的夜景,产生爱家乡、画家乡的美好愿望。

2.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学习资源⑤第8-9页、《家乡的夜景》ppt
2.幼儿作画工具:刮画纸、刮画棒。

活动过程
一.审美感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夜朦胧,灯朦胧,灯笼忽闪出草丛。

”小朋友你们这是什么小动物呢?(萤火虫)(出示夜空下萤火虫的图片)看到这样的夜景,你们有什么感觉?
二.审美想象:欣赏“家乡的夜景”ppt,感受白天与夜晚景色的不同。

1.观察家乡的夜景,看看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广场)晚上的广场是什么样子?晚上的街道同白天的有什么不同?到了晚上房子里是什么样子?(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天上有星星和月亮,还有路灯)
2.家乡各个角落,在灯光的照射下整体上是什么样子的?
三.审美创作:欣赏范例,讲解作画步骤。

1.欣赏范例: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工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出示刮画纸和刮画笔)刮画纸就像是我们这一片黑黑的夜空,在夜空下,我就要用这枝神奇的魔笔来画出美丽的家乡夜景,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画纸现场做画),我用魔笔刮破黑夜,一颗小星星钻了出来,又钻出一颗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2.讲解作画步骤
先确定作画主题,然后再画轮廓,最后进行粗细等细节的勾勒。

在使用作画工具时,可先用木棒较细的一头进行小面积的勾线,再用
木棒较粗的一头进行大面积的刮画,强调要有主次,先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事物画出来,用不同的方法凸显主体物,再添加周围背景物。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进行绘画,在天空中画出星星、月亮、建筑物里灯光,作画时注意画面色彩的明亮与阴暗。

四.作品赏析: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让幼儿说说喜欢谁的作品,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一课二研反思:
《家乡的夜景》是一节美术活动,本节美术活动的主要材料是刮画纸和刮画笔,活动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因此在上这堂课时,幼儿欣赏完课件上的图片之后,教师进行示范,简单的画了小房子,又画了些小星星代表夜空。

之后就让幼儿动手作画。

在巡视指导的时候,我发现了问题: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只是画了小房子、小星星和一些小烟花,画面凌乱,没有主次,只能说是在随意的刮画,幼儿只是在享受刮画纸带来的乐趣。

可想而知,结果幼儿的作品几乎与《家乡的夜景》这一主题没有什么关系。

点评:
由于教师是初次带美术活动,经验不足,而且对美术教育目标也不清楚,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范画教授,而且语言表述不清,幼儿不知道要画什么、怎么画。

第二次活动:1.在刮画前,安排一节线描画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加深线描画的点、线、面的运用,这样对刮画是有帮助的(都是运用点、线、面来处理画面内容),2.增加欣赏的时间,让幼儿对夜景要有深层感受(强调各种事物的外轮廓在灯光的照射下有什么变化,事物本身在夜晚哪些地方时亮亮的等这些问题)。

3.教师做示范的时候,边画边不断的用语言引导、强调画面上的主次关系(先主后次),运用最丰富的方法对主要事物进行加工,合理安排画面的整体内容。

4.
作画之前,让幼儿思考2分钟,学会先构思再作画,画面巡视指导时,适时的展示幼儿的优秀作品,给其他幼儿以参考、学习。

点评:
通过调整以后,第二次活动幼儿抛开了教师范画的束缚,2分钟的思考也起到了作用,幼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自由表达着。

在绘画技巧方面,有了之前线描画的学习,幼儿在对画面的处理方面也得心应手了,从第一次只是勾勒出外轮廓,到第二次活动能够有意识的运用点、线、面的关系丰富整个画面。

幼儿在这个过程既自由的表达了自己,也掌握了有关技能方法,教师的转变令人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