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全身推拿顺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全身推拿顺序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
身推拿
5.1头面部推拿
5.1. 1体位
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坐在受术者头侧。

5.1.1.2操作步骤
——揉印堂(约30sec)
——开天门(6~8遍)
——分阴阳(6~8遍)
——按揉、分推前额法
——点按睛明(2~3遍)
——点按印堂(2~3遍)
——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每穴2~3遍)——点按太阳穴(2~3遍)
——抹眼眶(6~8遍)
——捏双眉(1~2遍)
——捏面颊三线、按揉诸穴法
——拍前额及面颊法
——搓掌浴面法
——揉捏耳廓(2~3次)
——搓耳根(8~10遍)
——按揉、搓运太阳穴(8~10遍)
——按五经、震百会法
——按揉头部(约1 min)
——叩击头部、拉头皮法(约30sec)
——干洗头法(约1min)
——拿颈部(1~2遍)
——点按风池、风府(每穴1~2遍)
——拿肩背(1~2min)
——点按肩井穴(约30sec)
——叩击肩背(约1min)
5.2上肢推拿
5.2.1体位
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左侧后方(以操作左侧颈肩背部为例,以下同)。

5.2.2操作步骤
——按揉肩及上肢法
——拿上肢(1~2遍)
—?拿揉肩及上肢(约3min)
——按压极泉法
——摇关节、抖上肢法摇3-5圈抖上肢1min ——推按手掌及捻、拔指关节法(约1min)
——点按上肢常用穴位(每穴约30sec)
——拍打舒搓上肢
——活动上肢关节(约1min)
——拔伸、牵抖上肢(约30sec)
——叩击、拍打上肢(约30sec)
——按同样的顺序及方法做另一侧上肢
5.3 颈肩背部推拿
5.3.1体位
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受术者左侧后方(以操作左侧颈肩背部为例,以下同)。

5.3.2操作步骤
——拿颈部(约 1 min)
——弹拨颈部(约2 min)
——拿肩井(约1 min)
——按肩背部(约3 min)
——肩背部(约2min)
——点按风池、风府、翳风、天柱、璇玑、肩中俞、肩外俞、肩井(每穴约15sec)
——叩击、拍打肩背部(约1 min)
5.4 胸腹部推拿
5.4.1体位
受术者仰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头顶部及一侧。

5.4.2操作步骤
——按膻中、分推胸廓(3~5遍)
——按压双肩及缺盆
——直推任脉(6~8遍)
——分推胁肋(5~8遍)
——按揉胸胁由内向外3-5遍
——分推、揉腹部推1min 揉腹部、脐部、全腹约2-3min
——按揉腹部诸穴天枢、气海、关元(每穴1~2 min)
——摩腹法 30次或腹部发热内透为度
——提拿腹直肌自上而下3-5次
——振腹法以脐为中心掌振1-2min
——点按云门、中府、膻中(每穴3~5遍)
5.5 腰背部推拿
5.5.1体位
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一侧。

5.5.2操作步骤
——推背部(推督脉、两侧夹脊线、足太阳膀胱经的第1、2侧线)——揉背部诸穴(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以及督脉、两侧膀胱经上的穴位)(30sec)——?背部法
——弹拨膀胱经法(2~3遍)
——捏脊法
——擦腰背部(8~10遍)
——拍打腰背法
5.6.下肢(仰卧位)
5.6.1体位
受术者仰卧平躺于床面上,施术者站在受术者上肢床边的一侧。

5.6.2操作步骤:
——推下肢上下往返(3-5遍)
——点按?揉下肢上下往返(3-5遍);点按揉血海、梁丘、膝眼、足三里、三阴交、解溪等(30sec)
——拿揉下肢法上下往返(3-5遍)
——按压腹股沟(1min)
——搓下肢、摇髋法上下往返(3-5遍)
——按压、弹拨下肢(1~2遍)
——伸下肢、摇髋法上下往返(3-5遍)
——揉捏牵伸足趾
——叩击下肢上下往返(3-5遍)
——活动下肢关节(约1min)
——按同样的顺序及方法做另一侧上肢
5.7.下肢(俯卧位)
5.7.1体位
受术者俯卧位,施术者站立于受术者床边的一侧。

5.7.2操作步骤
——推下肢后侧(1-3遍)
——拿揉臀部及下肢后侧,上下往返(3-5遍)——按揉臀及下肢后侧法
——按揉臀及下肢后侧诸穴(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太溪、昆仑、涌泉等)(30sec)——?臀部及下肢后侧,上下往返(3-5遍)
——击打臀部及下肢后侧上下往返(3-5遍)——活动下肢关节(约1min)
——按上述同样的顺序及方法做另一侧下肢
6.禁忌症
6.1有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过敏性紫癜)及关节扭伤36小时
内的关节局部。

6.2皮肤病病变局部,如湿疹、疖疮及癣等的患处。

6.3皮肤破损(如擦伤、裂伤)处及水火烫伤处。

6.4妇女妊娠期与月经期的腰骶部、臀部和腹部禁用推拿操作,其它部位尤其是易于产生较强酸胀“得气”感的穴位处手法宜轻柔。

6.5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进餐饱食后、醉酒后及饥饿状态者,不宜立即接受保健推拿。

6.6身体极度虚弱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者。

6.7精神过度紧张者。

7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7.1意外情况
实施全身推拿过程中可能皮肤破损、软组织损伤及骨与关节损伤等推拿意外。

7.2处理措施
7.2.1如出现皮肤破损则要涂上龙胆紫以防感染;如出现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则应停止操作,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

7.2.2一旦发生骨与关节损伤等推拿意外应及早送往医院处理,不要随便搬动受伤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