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灭火救援作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灭火救援作战研究
作者:张博
来源:《消防界》2023年第05期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外墙保温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能效。

然而,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对建筑和人员安全也带来了巨大威胁。

火灾发生时,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及燃烧产物使得灭火救援工作变得十分复杂和危险,加大了滅火难度和风险。

因此,对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灭火救援作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灭火方法选择、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救援策略以及制定灭火救援作战指南,从而为扑救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灭火救援
引言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外墙保温材料在提高建筑能效和舒适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一旦发生火灾,其燃烧性能和燃烧产物对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由于外墙保温材料的特殊性质,传统的灭火方法往往无法有效灭火,而且灭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和有害物质,对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本文将深入研究灭火救援作战策略和方法。

首先,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案例进行研究;其次,分析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危害;最后,制定具体的灭火救援作战策略,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展开灭火救援工作。

一、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案例研究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地区都曾发生过相关的火灾事件,以下是一些国内外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案例[1]。

(一)上海瑞安国际广场火灾(中国)
2010年11月,上海瑞安国际广场发生了一起外墙保温材料火灾。

事故发生时,整个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起火,燃烧产生的有毒烟雾严重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

消防部门迅速出动大批灭火力量进行灭火,最终成功控制火势,并开展了全面的救援工作。

(二)格伦费尔塔火灾(澳大利亚)
2014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格伦费尔塔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

由于建筑外墙采用了可燃保温材料,火势迅速蔓延,并伴有烟雾弥漫。

火灾使建筑内部迅速损毁,救援人员花费了数小时才将火势完全扑灭,并进行人员疏散和救助。

(三)格林菲尔大火(英国)
2017年6月,英国伦敦的格林菲尔大楼发生了一起致命火灾。

该建筑外墙采用了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建筑。

火灾造成了至少72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建筑防火安全的高度关注,并对相关的建筑防火规范进行了修订和升级。

以上这些案例表明了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危害性和复杂性。

由于外墙保温材料的特殊性质,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并伴有大量烟雾和有害物质释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建筑防火安全,各国纷纷加强了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审批和标准要求。

一些国家对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的使用进行了禁止或限制,鼓励采用不燃或难燃的材料进行保温施工。

此外,加强灭火救援能力、制定科学的灭火救援方案、改进建筑消防设施和加强人员培训等举措也必不可少。

通过不断加强科学研究、推广创新技术和加强法规标准制定,可以预防和减少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危害性分析
(一)外墙保温材料的常见类型和特点
外墙保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旨在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能源效益。

然而,一旦发生火灾,外墙保温材料的特性将对火灾的发展和救援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以下是外墙保温材料的常见类型和特点。

聚苯板(EPS):聚苯板是一种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具有轻质、导热系数低、施工方便等特点。

聚苯板在火灾中容易燃烧,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且具有火势快速蔓延的特点;聚氨酯泡沫(PUR):聚氨酯泡沫是一种高效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机械强度。

聚氨酯泡沫在火灾中易燃,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增加了火灾事故风险;玻璃棉:玻璃棉是一种无机纤维保温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和阻燃性。

在火灾中,玻璃棉不易燃烧,并且能够阻止火势蔓延,减少火灾对建筑的破坏;矿棉:矿棉是一种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和隔声性能。

矿棉含有大量的非结晶性纤维,易燃且燃烧产生的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害。

聚乙烯(XPS):聚乙烯是一种闭孔式泡沫塑料,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和耐候性。

它在火灾中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不易燃烧,降低了火灾的蔓延速度。

(二)火灾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影响
火灾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影响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危害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火灾发生时,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特性是影响火势蔓延和灭火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某些保温材料具有较高可燃性,如聚苯板和聚氨酯泡沫,容易燃烧并释放大量热量和有毒烟雾。

而其他
材料,如玻璃棉和聚乙烯,具有较低燃烧性能,能够抑制火势蔓延,减少火灾危害。

其次,火灾中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是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危险性的重要表现。

保温材料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有毒烟雾,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各种有害气体。

这些烟雾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直接威胁,增加了火灾救援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最后,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和火焰能够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保温材料的燃烧会导致外墙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引发外墙和内部结构变形、脱落和破坏,增加了建筑物的崩塌风险[2]。

(三)火灾对建筑和人员的威胁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给建筑和人员带来了严重威胁。

首先,火灾对建筑的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结构破坏: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可能导致外墙和内部结构变形、脱落和破坏,进而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建筑物倒塌风险;扩大火灾范围: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和火势蔓延特性使得火灾迅速蔓延,从而扩大火灾范围,增加了建筑内其他部位的火灾风险;隔热性能降低:外墙保温材料的受损或破坏会导致建筑的隔热性能下降,影响建筑能效,增加能源消耗。

其次,火灾对人员的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命安全威胁:外墙保温材料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会严重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并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热辐射:火灾产生的高温环境和火焰会对人体造成热辐射伤害,导致烫伤和灼伤,甚至引发烟气中毒;逃生困难:火灾导致的烟雾和火势蔓延会影响人员逃生和疏散。

人员可能因为困在楼内、无法找到逃生通道或被火势阻隔而导致逃生困难;心理创伤:火灾发生时,人们可能面临紧急的逃生情况和丧失财产的风险,这可能引发心理上的创伤,如:惊恐、恐慌和焦虑等。

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救援作战指南
(一)火灾情况评估
火灾情况评估是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救援作战指南中的关键步骤。

它旨在快速、准确了解火灾发生地的情况、火势蔓延程度以及受困人员情况,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1.火灾发生地定位。

救援人员首先要确认火灾发生的具体地点和范围,通过收集火警报警器、报警电话、消防系统等信息,确定火灾发生位置。

这有助于救援人员准确判断火势、制定救援路线和调配资源。

2.火灾火势评估。

火灾发生后,救援人员需要迅速评估火势的规模和扩散情况。

通过观察火焰的高度、颜色、密度等,评估火势大小和燃烧物质类型。

同时,了解建筑物构造、材料和外墙保温材料类型,以便更好应对火势的蔓延。

3.人员受困情况。

了解火灾现场是否有人员受困是救援行动的重要一环。

通过与报警人员、目击者或居民进行沟通,了解是否有人员无法自行撤离,或者是否有人员被困在建筑物内部。

此外,还需了解受困人员的具体位置和数量,为下一步的救援行动提供指导。

4.建筑结构和通道评估。

对建筑物的结构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外墙保温材料的安装情况和强度。

同时,评估主要通道和逃生通道的通畅性和可用性,判断是否有可能受堵塞、烟雾浓度高等因素影响。

5.灭火途径和资源评估。

根据火势评估情况,评估可能的灭火途径和资源需求。

确定可用的灭火器材和救援器械,并估计所需人力、物资和技术支持。

同时,将火灾情况与现有的应急救援资源进行对比,评估所需资源的供应能力。

(二)重点防护目标确定
重点防护目标确定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救援作战指南中的重要步骤。

它旨在确定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救援中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和目标,以确保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3]。

1.安全区域划定。

救援人员需要根据火灾的发生地点、火势评估结果和建筑结构等因素,确定安全区域范围。

这些区域可能包括人员密集区、逃生通道、安全避难点等。

划定安全区域是为了保护火灾现场内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为救援行动提供安全操作空间。

2.重点建筑物保护。

根据火灾情况评估和建筑结构信息,确定重点保护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可能是有人员受困或火势蔓延风险较大的区域,如人员密集的办公区、住宅楼等。

重点建筑物的保护目标是尽可能避免火势蔓延到这些区域,并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3.防护措施规划。

为保护重点区域和建筑物,救援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设置临时遮挡物、挡风帘、阻火带等,以减缓火势的蔓延速度。

同时,要确保逃生通道通畅和安全,以便人员能够顺利撤离。

4.物资和资源调配。

在确定重点防护目标后,救援人员需要合理分配和调配救援资源和物资,包括灭火器材、救援器械、人员配备等。

根据重点防护区域的需求和救援资源的供应能力,确保资源合理利用。

(三)救援行动展开
救援行動展开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救援作战指南中的重要环节。

救援人员根据火灾情况和重点防护目标,采取相应的灭火和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减少救援人员、受困人员的伤亡和损失。

1.灭火行动。

救援人员根据火灾情况评估和重点防护目标,采取有效的灭火行动,包括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械、喷水灭火设备等灭火装备,对火源进行扑灭。

在灭火行动中,需要注意灭火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确保自身安全。

2.救援行动。

救援人员根据火灾情况评估和重点防护目标,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逃生通道、救援器械等方法,对受困人员进行安全撤离和救援。

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需要保持冷静和专业,同时配合指挥中心进行协调。

3.通信与联络。

确保现场通信畅通,与指挥中心和其他救援单位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和联络。

救援人员通过无线电通信、手机等工具,保持与指挥中心的沟通,并及时反馈火灾现场情况和救援进展。

4.事后处理。

救援人员需要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进行事后处理工作,包括清理现场、检查和维护救援装备、记录救援数据等。

同时,要及时总结救援行动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

(四)安全撤离和疏散
安全撤离和疏散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救援作战指南中的重要环节。

它旨在确保受困人员能够迅速、有序离开火灾现场,避免人员伤亡。

1.疏散路线规划。

根据建筑物结构和逃生通道的位置,制定合理的疏散路线规划。

优先考虑主要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人员能够迅速离开火灾区域。

疏散路线需明确标示,并确保通道足够宽敞,能够容纳大量人员流动。

2.疏散指令发布。

通过广播、警报器或喊话等方式,向受困人员发布疏散指令。

指令内容包括疏散方向、主要通道和紧急出口的位置以及快速有序疏散的原则。

指令应清晰明了,语言简明扼要,避免引起恐慌和混乱。

3.疏散组织与引导。

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疏散组织和引导。

这些人员需要熟悉建筑物的疏散路线,能够迅速指引受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同时,还需配备适当的疏散工具和救援器械,如手电筒、绳索等,以确保疏散过程的安全。

结语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灭火救援作战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本文通过对灭火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消防员能够选择的最有效灭火手段,以提高灭火效率,降低火灾蔓延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灭火救援作战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
实践和探索。

未来的工作应该着重于完善灭火技术和装备,推动建筑行业安全发展,提高应对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素质能力,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守江.建筑外墙有机保温材料及系统火灾行为大尺寸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
[2]赛尔江·斯提哈力.浅析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灭火救援作战[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3):68-69.
[3]王新彦,刘丹宇.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安全对策研究[J].中国消防,2023(01):5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