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朗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文解析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 朝廷抛弃在那里。
更多的那么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 物。
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 等。
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
意境:
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 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 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 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 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 的艺术境界。
详析:“长精神〞,向朋友说明态度,既是对友人 关心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尾联不仅表现诗人 坚决的意志各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 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颈联突然振起,尾联 顺势而下,点明酬赠的题意
品析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沉舟〞“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
诗人自己,而“千帆〞“万木〞那么比 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慨身世的愤激之语, 由于它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 律,其意义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 了哲。理:以自然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开展,没落的
思 考: 对故土来人的询问,可以很多很
多,为何诗人独问梅花是否开花?
近人王文濡评论:“即此寻常通问,而 游子思乡之念,昭然假设揭。〞
却何巴君 话当山问 巴共夜归 山剪雨期 夜西涨未 雨窗秋有 时烛池期 。,。,
夜
雨
寄 北 李
商 隐
作者简介及题解 李商隐,字义山,号 玉溪生。在晚唐诗人 中,他的诗歌艺术成 就最高,和另一位著 名诗人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也是唐 代诗人中的“三李〞 之一〔李白、李贺〕。 他擅长律诗,绝句。
哀而不伤,孕豪迈于悲凉,在别离的伤 感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评 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 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 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 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 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所寄内作〞诗,“歌内典〞即雅其华夫人美。,现传各 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形方象的人鲜,明或为,妻工子,于或比为友兴人,。 有读人 ,认似为乎该更诗确是切写。给长安友人的;深但于以诗寄之托内容,,具按“有寄独内〞特来解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答复,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你 成语故事:
知 一字之师
道
吗?
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 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淮上与友人别
❖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于悲凉,别离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
小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 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 己,天涯假设比邻〞两句,至今还常 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 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 恻。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名诗 人,有“诗豪〞之称,曾做 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 柳〞。晚年与白居易并称 “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 用比喻寄托手法。他的家庭 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 香门第,有?刘梦得文集?。 名篇?陋室铭?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 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 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 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 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 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 无定论。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 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期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沉船的旁边有千帆竞发,〔在〕枯 萎的树前头有万木逢春。
详析:颈联突然振起,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 景象壮丽,一改前面伤感消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 的气概。诗句借用自然景物 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开展, 蕴含哲理。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借长这今(zh一天ǎn杯听g)美了精酒你神振为:奋我振精吟作神诵精吧的神。诗。歌长,:暂增且长举,杯振,作。
作者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作 者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qí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 无须,不要。
岐路: 分手的路口。
沾巾: 沾湿手巾,指哭。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 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 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 巾。
独特风格
扬子江头杨柳春,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 “与友人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 字那么点明了季节。
杨花愁杀渡江人。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 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数声风笛离亭晚,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 宴上正要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 千钧愁情。
杂诗 王维 君自故土来, 应知故土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 【注释】 ▪ 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
定题目的诗。 ▪ 2.来日:来的那一天。 ▪ 3.绮(qǐ)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
的丝织品。 ▪ 4.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 5.著花:著〔zhuó〕,开放;著花,开花。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 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 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 便,一旦别离,再会难期,就连 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 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古 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qu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吟:徒然地吟诵。 归来后,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
地吟诵?思旧赋?表示悼念。 回到故土后,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
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典故〔用典〕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 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 勾起了对故人的思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 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思念已死去的 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守愚,袁州宜 春〔今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 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那 么有赋咏〞。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 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 887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 他写的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 称。他与许棠、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 诗名颇盛,被誉为“芳林十哲〞。
君向潇湘我向秦。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却 要往长安而去。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春天里的 离别
依依惜别的 深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选自?王子安集?
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 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 后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往海南探父, 因溺水受惊而死。有?王子安集?二十卷。其诗偏 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 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结构图示
酬
乐 天 初
首联:回忆贬谪生活 颔联:感慨时事变迁
悲愤怅惘
旷 达
逢 席 上
颈联:憧憬美好未来
豪
尾联:近日振作精神 积极进取 迈
见
赠
〔1〕修辞:用典:闻笛赋,烂柯人 比喻:“沉舟〞“病树〞“千帆
〞“万木〞同时也是比照
〔2〕表达方式:事、情、景、理熔于一炉 事那么坎坷遭遇,政治失意。情那么哀乐 相生。景那么:“沉舟〞“病树〞“千帆 〞“万木〞并举。理那么意高蕴深。情因 事发,景以情生,借景说理。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 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 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 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 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 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 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 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 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城阙: 指长安,送别之地。 五津: 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表达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 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hu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 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 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大意: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
▪ 【赏析】
诗歌【赏析】
▪ 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 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 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事情分外热 烈、急迫的心情。那么,身在异地的异客,最 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 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 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 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表达了诗人独 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 诗味浓郁。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 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 绵绵深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
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述说今夜“我〞思“君 〞而不得归的情景。
而今“我〞只身独处遥远异乡,什么时 候回到长安,夜晚与妻剪烛夜谈“我〞 在巴山夜晚听雨思乡的愁情。这两句是 虚写,想象回家后与妻子团聚时的情景。
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开展起来, 社会总要向前开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前景无限 美好.
感悟中心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自己20多年被贬谪 至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流露出了遭 弃置的无限辛酸与对友人的思念。
同时,诗人以“沉舟〞“病树〞 自喻,但并不甘心寂静,表现出旷达 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 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在这诗人突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
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 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 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 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 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诗五首》PPT课件
《诗五首》PPT课件
诗 五 首
杂诗 夜雨寄北 淮上与友人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诗鉴赏指要: 1、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 2、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 4、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
诗歌中的意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巴山夜雨涨秋池。
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
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 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 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 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 的秋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烂柯人
愤愤不平
C
辛酸 闻笛赋
题目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作者 体裁
王勃 五律
内容
送别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