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跟踪审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跟踪审计质量
一、跟踪审计的基本概念、意义及必要性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是依据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和监督的活动;它对建设项目有计划的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结(决)算等诸多环节,进行审计监督的一种方法;它将工程建设全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或期间,审计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涉及工程造价的活动和文件进行审计,并及时作出审计评价和建议,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二)跟踪审计的意义
1、有助于建设单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防范风险、强化管理。
2、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为项目实施过程关键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3、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将传统的事后审计的关口前移,及时有效预防经济风险,促进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
(三)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1、是依法审计的需要。
目前建设项目由《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法规与建设项目相配套,在建设审计中,审计除按《审计法》的规定进行审计外,还需要按上述其他法律的要求,依法审计办事。
参与跟踪审计,可将上述法律法规有机衔接出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2、是廉政建设的需要。
重大建设项目历来为腐败行为滋生的多发区。
要做到工程优良,干部优秀,就要对工程实施过程监督和加强工程管理,跟踪审计的实施对防范腐败行为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3、是审计更好发挥作用的需要。
可以改变过去单纯只是就事论事,时间滞后的静态审计模式。
将审计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机
地结合起来,做到事前评估风险,更好地为工程造价控制服务。
审计与建设方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化解各种经济风险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
4、是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需要。
在单一阶段内改变传统审计模式的同时,也扩展了视野,拓宽了审计领域,将审计延伸到全寿命过程的其他阶段。
着眼决策、管理、经济、财务、技术不同方面,既强化了行政监督,又能对资金使用,造价构成及技术措施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奋阶段审计。
5、是管理层次决策的需要。
目前的工程建筑施工和工程监理市场还不够规范,施工和监理两者相互勾结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
进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可以实行第三方监督,从而对工程监理形成一定程度的监管。
管理层也可以增加一个意见的来源,不至于被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意见所左右,提高工程决策水平
二、跟踪审计的特点
(一)从静态向动态转化
一方面,传统审计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这是要面对各个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大量签证,工作量大。
而跟踪审计可以分时段分内容,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等进行动态审计,这样使得审核思路更清晰,也可以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工作压力。
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可在传统工作阶段范围基础上双向延伸,这样有利分析前后阶段相互影响的关联因素,可以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运作是否正常。
(二)从事后审计向与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
在传统的事后审计时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的一些细节记录不祥,很难区分清楚、判断正确。
故理不清、扯不断的现象时常发生。
跟踪审计可从源头上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审计人员及时深入现场,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作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工程过程中各种有效信息,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
(三)减少时耗,提高工效
跟踪审计人员在施工现场会同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签字认可了实测记录后,可立即计算出相应的过程数据,即随签随算,避免了扯皮和以往签字长期不签,大量积压的弊病,将较长的传统审计周期提前压缩消化在事中阶段,使过去过于集中的工作量尽可能均匀分散在施工阶段,从而加快了结算审核速度,加大了审核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如何做好跟踪审计
(一)制定严密的审计实施方案及审计实施细则
这是指导审计工作的纲领,要经过充分的审计讨论,并得到委托单位同意后,严格执行。
对于审计程序要严密、科学、规范。
1、确认审计总体思路。
要实现跟踪审计和造价咨询控制目标,首先需对本工程造价控制的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其中对于工程设计调整及变更、工地洽商、工期调整以及非标准选材等可控制因素,在工程管理中须通过不同阶段的管理及控制,降低此类因素对造价的影响;对于建材价格不稳定、汇率波动、国家法规规范变更等不可控制因素,主要通过设置适当的合同条款,将部分风险实行转移,从而降低造价控制风险。
2、制定审计工作流程
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在程序、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建设单位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为跟踪审计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3、确定审计要点。
接到审计任务后,根据工程特点及委托方要求,确认审计要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逐一落实。
(二)审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对建设目全过程审计,是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审计人员应不断学习补充新的财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注意总结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
(三)审计组应注重现场情况的监控
跟踪审计尽可能现场办公,与建设单位建立定期的例会制度,参加建设单位重要例会,审计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掌握工程进度、变更等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跟踪审计过程中资料积累要详细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审计组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报送相关资料,定期对施工单位完成的工作内容、工程量、工作质量进行核实,出具审核意见,做好审计工作底稿。
(五)审计人员内部沟通要顺畅
在审计的每个重大环节中,审计人员要及时碰头开会,集体研究解决,不留任何疑点和隐患。
在审计中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