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颜色诱捕器对直纹稻弄蝶的诱集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207203
基金项目:河南省农科院高新技术产品孵化项目(豫农科推〔2007〕19号)
作者简介:蒋月丽(19822),女,河南杞县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

不同颜色诱捕器对直纹稻弄蝶的诱集效果
蒋月丽1,武予清1,段 云1,魏永平2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紫、蓝、黄、绿等6种不同颜色诱捕器对直纹稻弄蝶的诱集效果。

结果
表明:紫色诱集效果最好,达到了(26.333±2.028)头/盆,其次是蓝色,为(12.000±1.528)头/盆,均显著高于其他颜色。

关键词:颜色;诱盆;粘虫板;直纹稻弄蝶中图分类号:S47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3268(2009)1220086203
The Effect of Coloration on Trapping Parnara guttata in Field
J IAN G Yue 2li 1,WU Yu 2qing 1,DUAN Yun 1,WEI Y ong 2ping 2
(1.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China ;2.C 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Northwest Sci 2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 angling 712100,China )
Abstract :Field experiments of trapping Parnara guttata with six different coloured traps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lor traps on trapping Parnara gutt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urple color had the best effect on trapping the insect ,with (121000±11528)head/basin ,and the next was blue color ,with (26.333±2.028)head/basin.The number of the insects trapped by purple and blue tra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trapped by the other color traps.K ey w ords :Color ;Basin ;Sticky card ;Parnara g utt at a
许多昆虫具有趋光性,有辨别不同波长的能力,而且对各种光波的敏感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农业上经常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集昆虫,或用于害虫测报,或作为害虫防治措施以压低成虫数量等。

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敏感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1],一般昆虫有2种视觉色素:黄-绿和蓝-紫,而昼出昆虫蝶类、蜜蜂和大黄蜂则有3种视觉色素:紫外、蓝-紫和黄[2]。

与夜出昆虫对发光光源颜色表现出的感受能力不同,昼出害虫趋色性是对不发光物体颜色的感受性。

利用昆虫的趋色性诱集微小昆虫已早见报道,比如黄板诱集蚜虫、斑潜蝇、粉虱等,蓝色诱集蓟马等[3]。

但有关蝶类害虫对颜色的趋性在国内还未见报道。

我们用性诱剂在果园诱集果树害虫的试验过程中,发现诱盆的颜色对直纹稻弄蝶的诱集有很大的影响,且直纹稻弄蝶对特定的颜色非常敏感。

直纹稻弄蝶属于鳞翅目弄蝶科,是水稻主要害
虫之一,另外还危害玉米、茭白、高粱、大麦、谷子等。

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化学防治。

因此,研究直纹稻弄蝶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可以为直纹稻弄蝶的监测和物理防治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5种不同颜色诱盆在苹果园诱集直纹稻弄蝶
的试验
试验于2006年7月中旬到8月上旬在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试验园(苹果园)中进行,果树行间种植有三叶草,周围作物主要有玉米、花卉、李子树、桃树、蔬菜等。

在市场上购得红、黄、蓝、绿、粉5种颜色直径为25cm 的塑料盆即5个处理,3次重
复,用竹竿和细铁丝支成三脚架,诱盆放在中间,距地面约1.2m 高处,诱盆深度的中间位置钻5个孔,以免下雨天雨水满盆冲走昆虫,诱盆内加半盆清水
2009年第12期
和少许洗衣粉,随机区组排列放于试验地,设1个对照,为无色透明塑料盆。

每天上午9:00调查1次,收集盆中的昆虫,记录数量及种类,标本带回实验室鉴定,不同颜色诱盆每次调查完调换位置,盆中的水每2d换1次,连续调查10d(雨天除外)。

1.2 6种不同颜色诱盆在蔬菜田诱集直纹稻弄蝶的试验
试验于2008年7月在驻马店白菜田进行,周围作物是玉米。

在市场上购得黄、蓝、绿、粉、紫、白色6种颜色直径为25cm的塑料盆即6个处理,3次重复,诱盆深度的中间位置钻5个孔,以免雨天雨水满盆冲走昆虫,诱盆内加半盆清水和少许洗衣粉,随机区组排列直接放于试验地,设1个对照,为无色透明塑料盆。

每天上午9:00调查1次,收集盆中的昆虫,记录数量及种类,标本带回试验室鉴定,不同颜色诱盆每次调查完调换位置,盆中的水每2d换1次,连续调查10d(雨天除外)。

1.3 6种不同颜色粘板在水稻田诱集直纹稻弄蝶的试验
试验于2008年7月下旬-8月上旬在郑州郊区花园口水稻田进行,6种不同颜色的粘板即黄、蓝、绿、粉、紫、白色,规格为25cm×40cm,粘板由佳多公司提供。

6个处理,设3次重复。

用竹竿支撑,粘板距水稻顶部约10cm,随机区组排列挂于试验地,设1个对照,为无色透明粘板。

每天上午9:00调查1次,收集板上的昆虫,记录数量及种类,标本带回试验室鉴定,不同颜色粘板每次调查完调换位置,连续调查10d(雨天除外)。

114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

2 结果与分析
2.1 5种不同颜色诱盆在苹果园诱集直纹稻弄蝶的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直纹稻弄蝶对5种颜色的趋性差异非常明显,蓝色对直纹稻弄蝶的诱集效果最好,诱集总量达到了(105.330±12.220)头/盆,与红、黄、绿、粉及C K呈显著差异;另外,粉色对直纹稻弄蝶也有一定的诱集作用,诱集总量达到了(151330±3.055)头/盆,与红、黄、绿及C K呈显著差异;其他颜色红、黄、绿与C K无差异显著性,对直纹稻弄蝶几乎没有诱集作用。

由此可知,直纹稻弄蝶对蓝色有较强的趋性,对粉色有弱趋性。

表1 5种不同颜色诱盆诱集直纹稻弄蝶的效果
颜色诱虫量(头/盆)
红色 1.000±1.000a
黄色 3.330±0.577a
蓝色105.330±12.220c
绿色 1.670±1.528a
粉色15.330±3.055b
C K 1.000±1.000a
注:相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下同
2.2 6种不同颜色诱盆在蔬菜田诱集直纹稻弄蝶的效果
由表2可知,6种不同颜色的诱盆对直纹稻弄蝶的诱集效果差异非常明显,紫色诱集效果最好,诱集总量达到了(26.333±2.028)头/盆,与白、黄、蓝、绿、粉及C K呈显著差异;其次是蓝色,诱集效果也较好,诱集总量达到了(12.000±1.528)头/盆,与白、黄、绿、粉及C K呈显著差异;其他颜色对直纹稻弄蝶诱集作用很弱或几乎无诱集作用。

表2 6种不同颜色诱盆诱集直纹稻弄蝶的效果
颜色诱虫量(头/盆)
粉色 2.333±0.882a
黄色 1.000±0.577a
蓝色12.000±1.528b
绿色0.667±0.667a
白色0.667±0.333a
紫色26.333±2.028c
C K 1.000±0.577a
2.3 6种不同颜色粘板在水稻田诱集直纹稻弄蝶的试验效果
由表3可以看出,直纹稻弄蝶对6种颜色的趋性差异非常明显,紫色对直纹稻弄蝶的诱集效果最好,诱集总量达到了(22.333±0.333)头/盆,与白、黄、蓝、绿、粉及C K呈显著差异;其次是蓝色,诱集效果也较好,诱集总量达到了(11.000±1.528)头/盆,与白、黄、绿、粉及C K呈显著差异;其他颜色对直纹稻弄蝶诱集作用很弱或几乎无诱集作用。

表3 6种不同颜色粘板在水稻田诱集直纹稻弄蝶的效果颜色诱虫量(头/板)
粉色 2.333±0.333a
黄色 1.667±0.333a
蓝色11.000±1.528b
绿色0.333±0.333a
白色0.667±0.333a
紫色22.333±0.333c
C K0.667±0.577a
(下转第91页)
4)本试验是以蚕豆蚜为食料研究了南方小花蝽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主要是因为蚕豆蚜容易饲养并且繁殖快。

在贵阳地区发现南方小花蝽是西花蓟马的主要天敌,南方小花蝽取食西花蓟马时的发育和繁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包建中,古德详.中国生物防治[M].太原:山西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81
[2] 华中农学院棉虫天敌研究组.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
小花蝽的初步观察[J].昆虫知识,1978,15(5):140-1441 [3] 汤方,李生臣,刘玉升,等.微小花蝽对温室白粉虱的
捕食作用[J].昆虫知识,2007,44(5):703-7061 [4] 王香萍,雷朝亮,姜勇,等.南方小花蝽对烟蚜捕食功
能反应的研究[J].昆虫天敌,1999,21(3):118-1201 [5] G ilkeson L A,Morewood W D,Elliot D E.Current
status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rip s in Canadian green2
houses with A mbl ysei us cucumeris and Ori us t risticol2
or[J].IOBC/WPRS Bull,1990,13:71-751
[6] Tellier A J,Steiner M Y.Control of the western flower
thrips,Frankliniella occi dentalis(Pergande),with a n2
ative predator Ori us t risticolor(White)in greenhouse
cucumbers and peppers in Alberta,Canada[J].IOBC/
WPRS Bulletin,1990,13(5):209-2111
[7] Coll M,Ridgway R L.Functional and numerical re2
sponses of Ori us insi diosus(Heteroptera:Anthocori2
dae)to its prey in different vegetable crop s[J].Ann
Entomol Soc Am,1995,88:732-7381
[8] Riudavets J,Gabarra R,Castane C.Frankli niella occi2
dentalis predation by native natural enemies[J].West
Palaearctic Regional Section Bull,1993,16(2): 137-1401
[9] Tommasini M G,Nicoli G.Pre2imaginal activity of four
Ori us species reared on two preys[J].West Palaearctic Regional Section Bulletin,1994,17(5):237-2411 [10] 袁成明.贵州省蔬菜蓟马种类调查研究[J].中国植保
导刊,2008,28(7):8-101
[11] 周兴苗,雷朝亮.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捕食作用及
利用效率[J].生态学报,2002,22(12):2085-20901 [12] 魏潮生,彭中健,杨广球,等.南方小花蝽的初步研究
[J].昆虫知识,1984,6(1):32-401
[13] 郭建英,万方浩.三种饲料对东亚小花蝽发育和生殖
力的影响[C]∥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464-4691
[14] 彭成旺,宗良炳,钟昌珍,等.温度对南方小花蝽生长
发育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1988,2(15):92,1101
(上接第87页)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在没有用紫色诱集直纹稻弄蝶的试验中,蓝色对其诱集效果最好,在有紫色诱集的试验中,紫色对其诱集效果最好,蓝色次之,诱集效果较明显。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直纹稻弄蝶对紫色和蓝色都有明显的趋性,对紫色趋性最强,蓝色次之,另外直纹稻弄蝶对粉色也有弱趋性。

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已有很久的历史,对于夜出型昆虫,可以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诱集,对于日出型,则利用昆虫的趋色性,比如黄板诱蚜等,在我国“黄板诱蚜”已成为控制作物蚜害的一种有效措施。

例如,陈凤金等采用黄板诱蚜,对温室蚜虫进行防治比对照减少蚜虫210~313头/cm,效果明显,同时节省了使用农药和用工费用[4]。

对于蝶类害虫的趋色性研究的较少,有报道称,菜粉蝶在远距离寻找植物产卵时对蓝色和蓝绿色的反应强烈[5]。

这些例子说明,某些植食性昆虫在对寄主植物或者生境的定向、识别等过程中,主要利用了视觉的作用[6]。

微小昆虫对颜色趋性的应用已很普遍,但是较大昆虫如蝶类害虫趋色性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空白,本试验是在田间观察了直纹稻弄蝶的趋色性,效果显著。

但是试验是在田间进行的,结果可能存在很多偶然因素,另外对诱集到的直纹弄蝶没有进行雌雄鉴定,还不能解释直纹稻弄蝶喜好蓝色和紫色是取食还是寻找产卵场所等。

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还要验证试验结论,探讨直纹稻弄蝶趋向紫色和蓝色的定向行为原因。

对直纹稻弄蝶趋色性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特异性光谱的筛选。

参考文献:
[1] 李传仁,齐力.三种颜色诱盆在棉田的诱虫效果初步
观察[J].昆虫知识,2005,42(2):190-1921
[2] Briscoel A D,Chittka L.The evolution of color vision
in insects[J].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200146:
471-510.
[3] 许向丽,仵均祥,张世泽.粘虫板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
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06,26(2):13-15.
[4] 陈凤金,麻翠丽,是栋梁.温室黄瓜若干防污染方法研
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04-207. [5] Qin J D.The evolution and reciprocity of insect and
plant[C]∥The relation of insect and plant.Beijing:
Science Press,1987:58-136.
[6] 赵冬香,高景林,陈宗懋.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定向行
为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4,24(2):62-6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